邵夏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4)
大千世界,艺术在何处?
——大众文化批判在《鸟人》中的体现
邵夏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4)
本文用社会批判理论对电影《鸟人》从大众文化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该电影反应的正是大众文化的弊端,这些弊端使艺术失去了其艺术本质,从而得出此电影正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欺骗与操纵的结论。
鸟人;大众文化;艺术;欺骗与操纵
从马克思的时代到20世纪,“批判”已成为哲学的很普遍的特征,批判意识已成为许多哲学流派所共同强调和张扬的文化精神。人们普遍关注起大众文化批判,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大众文化批判是专门分析作为艺术或审美形式的文化的异化。法兰克福学派在文化上的基本立场是维护文化、艺术的自律性本质,捍卫文化艺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意义;进而,批判文化的经济化、商品化,反对文化与政治统治的同一关系,坚决否定和批判大众文化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1](P43)
《鸟人》讲述的是一个过气的超级英雄演员,企图借百老汇咸鱼翻身的故事,这部电影曾获得第87界奥斯卡金像奖,除此之外还获奖无数,是一部杰出的电影作品。本文在此从大众文化批判这一角度分别从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大众文化的齐一化、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大众文化的操控性和统治性这四个方面来分析此部电影,由此来探讨大众文化的操纵和欺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已经将艺术的定义扭曲。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技术世界中,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已经丧失了真正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即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2](P137)
在电影《鸟人》中,这种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得到了体现。主人公里根一直想要通过百老汇咸鱼翻身,再创辉煌。他力求完美,甚至因为一位男演员演技差而设计将他弄伤以求换演员。相比之下,他的经纪人兼制片人杰克则更看重收益,他自始至终看重的都是金钱,在他眼里这部舞台剧并不是艺术,而是一件商品,它的质量好坏并不重要,只要票房高就行。杰克一听说极具票房号召力的麦克想出演男配角便马上点头答应,可在对方开出的过高佣金下又退缩了,后来因为票房被抢购一空而毅然让麦克担当男配角。里根每次想要取消预演的时候,杰克就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求里根继续出演。这种金钱至上的心理正是大众文化商品化的特征,人们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并非艺术性和审美性。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这种商品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再加上普遍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治疗。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这确实令人惊奇的现象。”[3](P148)这种没有艺术性质的商品之所以能被冠以“艺术品”的头衔,消费者的物欲追求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正是因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从而导致了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的特征。这也使得艺术品失去了个性,不再是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个体的独创了。它们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趋于相同,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大众化商品。
在电影中,男配角受伤之后,里根在跟杰克商量要选谁来替补男配角,他发现自己的人选名单都去演超级英雄了。他在多年以前凭借超级英雄“鸟人”而家喻户晓,而之后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便都纷纷涌向荧屏。这正说明了那些好莱坞的电影都是为了大众的口味而生的,一部英雄电影成功之后,各路英雄纷至沓来。阿多诺也曾经指出,大众文化中最典型的形式:音乐和电影,因为最典型所以标准化也成为了他们的显著特点之一。一旦某些程式取得成功,此类同样的东西就会在文化工业下被反复吹捧或大肆渲染。[4](P220-221)里根的扮演者迈克尔·基顿也有着相似经历,他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电影《蝙蝠侠》而声名大噪,但在告别“蝙蝠侠”这一角色之后,他的演艺事业也跟着一落千丈。这也正说明大众文化的一个弊端:正是因为大众文化的毫无个性、随波逐流,艺术品也就失去了内涵和独创性,成为了一味附和大众口味的商品。因而艺术品即便红极一时,也会随时跌落谷底,被复制品或是大众新的口味所代替。
而在电影里,里根为了东山再起所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是改编自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说明他也在复制经典,并没能逃脱出大众文化的复制,即便他从英雄浪潮中摔下,他的东山再起也是从复制另一部经典开始。正如里根的女儿所抱怨的:里根的舞台剧是改编60年前的作品,这只是给那些有钱的白人老头看的,而他们唯一关心的只是结束之后去哪里吃点心喝咖啡。她的指责也侧面说明观众们根本不在乎这些艺术的内容与意义,他们在乎的只是这些作品是否符合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必然也会具有极大欺骗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也描述了这种欺骗性。他们指出人们通常在电影欣赏中失去了独立判断,往往认为“电影就是外面大街上发生的情况的继续”,或者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情况的不断的延长”。结果,生活和电影在人们的错觉中不再有什么区别。[2](P140)
这种欺骗性一直贯穿在电影之中,里根是凭借“鸟人”一角而红,人们已经不记得在那鸟人盔甲之下的人叫什么名字,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他也被当做“鸟人”。生活和电影在人们的错觉中不再有什么区别。这就极大地抑制了观众的判断能力,消解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2](P140)正因如此,人们开始把“鸟人”和里根混为一谈。在预演前他因为被锁在后门外而袍子也被夹住,只能无奈穿过人群从前门进场,人们对着他欢呼拍着录像,嘴里首先喊着的是“鸟人”。后来这些录像被放在网上,人们也认为是“鸟人”的炒作。但这种欺骗性不只是针对大众,更包括他自己,电影里里根如同人格分裂一般,“鸟人”已经成为了另一个他。正是“鸟人”鼓动他演舞台剧,他把打砸休息室等一系列的不理智行为归咎到“鸟人”身上,除此之外,他幻想自己可以像“鸟人”一样飞翔。最后他一枪打掉了自己的鼻子,换上了新鼻子之后,整个面部看上去更像是“鸟人”。
电影里里根关于“鸟人”的幻觉都是在里根低落或急需证明自己时。对于里根来说,“鸟人”便代表着他的存在感,当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认同时,便在幻觉之中以“鸟人”的形象来获取存在感,这一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消解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想摆脱“鸟人”的条条框框,但“鸟人”早已成为另一个他,他始终都逃脱不了“鸟人”这一标签。
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也有可能以虚假信息来欺骗观众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在电影中,里根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女记者只关心他是否为了保养皮肤而注射幼猪精液。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她在网上看到别人这样说过。即便里根极力否认,她仍想写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以求吸引眼球,而这种正是大众媒介为了达到吸睛的目的而不惜以假乱真的过程。阿多诺曾说过:“先前作为最恶劣的新闻记者特权的轻率已经成为最基本的官方文化的一部分。”[5](P71)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媒介常常为了吸引读者而制造虚假新闻,这也正说明一直以来,资本主义在文化上从未放弃对大众的引导和操纵。
技术时代的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它的商品化和齐一化特征消解了艺术的创造性和个性,同时,它的消遣娱乐特征又消解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在的超越维度。因此,虽然大众文化从表面上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它对人的操控和统治更为深入,具有无所不在的特征。[2](P141)
当今信息技术时代,人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因时代发展而越发多种多样,人类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被信息所操控和统治。在电影中,舞台剧的观众们无时不刻都在被统治和引导。男配角麦克是票房保证,他出演的舞台剧都能大卖,因此杰克才会坚持用麦克。麦克深受剧评人喜爱,观众们便随波逐流去热捧麦克,即便麦克破坏预演现场,观众们也都鼓掌欢呼,次日他更是占据报纸封面。剧评人的好评引导了大众去追捧麦克,而所谓剧评人并没有认真品味过那些舞台剧。电影里《纽约时报》剧评人狄更斯在完全没有看舞台剧和剧本的时候就决心要写评论来毁掉这部舞台剧,只是因为在她不喜欢里根。而正如麦克对狄更斯的评价:她喜欢这部剧的话,这部剧就会大红,她不喜欢的话,这部剧就完蛋。这足以说明狄更斯在舞台剧界统治着大众走向,而她关注的并非内容,而是演员招不招她喜欢。狄更斯在这里正是文化工业的代表,她在剧评中随意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调节、操纵和塑造人,为舞台剧贴上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则如同观众的指明灯。大众文化在技术化的过程中技术已经开始代替了理性,技术己经成为了一种工具理性。工具理性超越了启蒙,变成了另一种迷信。[6](P24)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现代人虽然生活在一个民主的时代,但是,大众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单向的,个人很难有能力影响文化的生产和传播。[2](P142)和麦克紧跟信息时代相反,里根则是和信息技术脱轨。在这个人人都和信息捆绑的时代,他看似自由,但这也是为什么他逐渐消失在大众视线中的原因。因为他缺少这些媒介的宣传,人们逐渐但忘了他。他的女儿认为这些媒介是人们用来寻求存在感的,里根拼命抵抗这些媒介的同时又想追求存在感,这种行为是很难成功的。她认为这些信息媒介是一种力量。里根之前不向这些力量屈服,可是后来却因为被别人拍下他在广场上的尴尬视频而在网上出了名,成为了热门话题,这次被动的卷入网络平台,见识到了“人类的力量”,并因此为舞台剧打响了名气。
由于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也由于受到了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媒技术的支持,艺术品也变成了非个性的存在,大众文化的标准化和齐一性的直接后果就是真正的艺术品所应蕴含的自由创造本质消失了,艺术品成为无个性的模仿和标准化的批量复制。[1]44大众文化是技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存在一些弊端。为了迎合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大众文化选择牺牲艺术本质与内涵。
这部电影揭露了大众文化的弊端,但并未全盘否定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已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跟我们密不可分,正如里根一样始终无法逃脱“鸟人”的框架。从大众文化批判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信息功能越发强大,人们也逐渐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对于一件艺术品的好坏与否,人们全靠听从所谓专家评论来跟风。人们的个性正逐渐被磨灭,正如艺术品一般在被批量复制,成为真正的“大众”的一员,存在感全无。人只有靠自己去判断艺术好坏,关注艺术内涵,而不是盲从于获取的信息,才能找回个性、找回存在感,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复制品。
[1]王晓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与限度[J].哲学研究,2003,(9):43-48.
[2]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马克思·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瑜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段玲.阿多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D]:[硕士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13.
[6]Theodor W.Adorno.“The schema of mass culture”,in 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