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016-03-15 10:04张俊洁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张俊洁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张俊洁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逐渐的显现出弊端,不但影响教育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中坚持以人的需求为主,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教育方法创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开放、视野开阔,热衷于追求新事物、新思想,更加追求个性化与独特性。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以教师为主体,压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种教育方法显然不适合当代大学生,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人为本理念中,人需求的满足为理念核心,这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相吻合,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有利于提升教育的有效性,促使大学生全面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中缺乏以人为本思想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更多的是采用说教的方式约束学生,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等直接忽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过分注重理论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理论宣教课程,理应进行理论灌输,但需要掌握灌输的度,当太过注重时,不但不会发挥教育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第二,以无差别教育为主,高校中大学生的层次、兴趣、理解能力、心理需求等均不相同,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及需求进行因材施教,但实际教育中并未实行因材施教,而是实施无差别教育,导致学生的思想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影响教育的有效性;第三,教师重视言传、忽视身教,身教是我国教育从古至今发展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通过榜样力量,引导学生的行为,提升教育效果,但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并未重视身教,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结合性差

传统教育方法是指基础方法或一般方法,理论灌输法、实践教育法等均属于此类别,而现代教育方法是指特殊方法或增效方法,包含网络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属于新型的教育方法。[1]这两种类型的教育方法各具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需充分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提升教育效果。但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两种方法的结合性比较差,有些高校只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而有些高校过分注重现代教育方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三)方法实施的规范和指导操作性差

方法在实践中的实施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具有非常高的可实施性。纵观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在方法实施方面,可操作性还比较差,而且在实施教育方法时,规范与指导还不完善,缺乏可实施性,降低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不完善

所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应用时采用的方法。[2]无论是理论基础方面亦或是方法体系方面,均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当前,思想政治方法的理论基础及体系框架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理论方法与具体方法的研究相分离,且向着两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脱节情况比较严重,与大学生之间的适用性比较差,降低教育效果,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一)适应教育内容调整的需求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练习更加密切,由此也促使教育目标发生改变。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包含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思想观念与知识体系不断的更新与扩展,在此影响下,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对社会价值实现关注,而且对学生的发展更加关注,将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3]教育方法是完成教育内容教授、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教育方法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新的教育方法中,将会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需求,而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教育内容调整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在进行方法创新时融入进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与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相符合

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首先要对这一规律充分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政治素质。社会存在对大学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由此说明,外部客观条件与内部主管因素相互作用之下,促使大学生思想形成,在社会实践发展中,大学生思想不断的发展。基于大学生思想的不断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通过创新与大学生思想的发展相适应。

(三)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可对人思想政治素质产生影响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时的外部环境。[4]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环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应依据具体的教育环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而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当前,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所面临的大坏境为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在此背景下,要求教育要具有全面性,同时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开展。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快,许多外来的观念、信息等促使我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大学生作为受到影响比较大的群体,其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方法必须要进行创新,以全球化的角度来进行改变,最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社会不良思想滋生,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发展成熟,极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也要求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发挥正确的引导,提升大学生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

四、以人文本理念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措施

(一)基础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方法中,包含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以及批判教育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在进行理论教育法创新时,坚持的主要原则就是以理服人,通过科学的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首先,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思想需求被充分的重视,理论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被充分的尊重,教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其次,以党的中心工作为核心开展宣传教育,高校在进行宣传教育时,综合利用多种媒介形式,将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理论的学习比较枯燥和乏味,在进行理论教育时,应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育法在进行创新时,应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践当中,选择实践形式时,充分考虑大学生作为关心的领域,提升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批判教育法创新中,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发生的错误,进而积极的改正,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批评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批评,一是他人批评,在实际的教育中,要将这两种批评方法结合起来,提升批评的有效性。

(二)一般教育方法的新措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教育方法是指常用的方法,包含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以及情感教育法,在以人文本理念的指导下,一般教育方法应进行科学的创新,从而真正的发挥教育的作用。[6]榜样示范法在进行创新时,要以科学化的标准来选择榜样,选择时应让大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提升选择的民主性,从而促使榜样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利用榜样进行宣传教育时,同样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的接受性,充分的发挥榜样的力量。自我教育法在进行创新时,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在开展教育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身正确的认识,鼓励大学生坚持自我学习,并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自我调整,增强面对挫折和勇气的信心。情感教育法在进行创新时,要充分的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理解大学生,在教育中给予关爱,从而充分的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在师生中引起情感共鸣,提升教育的效果。

(三)特殊教育方法的创新措施

特殊教育方法属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进行创新时,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充分的关注,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在课堂教育中,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科学的指导,同时,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团体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心理教育的接受程度,发挥教育和引导的效果。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以学生的思想需求为创新的出发点,提升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而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课题: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H-09099;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汾阳学院毕业生问卷调查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编号:FJ201215)

参考文献:

[1]向宇婷,董娅.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念的人学化发展及取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54-57.

[2]左宁.个性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57-160.

[3]张兆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75-76.

[4]罗永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7):76-79.

[5]范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4):108-111.

[6]张利.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基于胡锦涛同志青年教育思想的视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3):17-18.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