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以恩施民歌为例

2016-03-15 09:56柳晶鹏吴传利李世民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恩施民歌

柳晶鹏,罗 莹,吴传利,李世民(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以恩施民歌为例

柳晶鹏,罗莹,吴传利,李世民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恩施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冲击,在此番冲击之下民歌处于弱势地位,面临消亡的危机,保护和传承民歌日益变得重要。本文在实地调查探访后得出了关于恩施民歌特点,传承现状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传承”,并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生态传承建议。

关键词:恩施;民歌;生态传承

一、恩施民歌的特点

(一)实用性

恩施市属于巫山山区,地形崎岖,起伏很大,多高山、峡谷,这样的地形地势,使得耕种的难度加大。于是,集体耕作在恩施地区是十分盛行的,经常可以看到十几人或者几十人共同在田间劳作。恩施民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产生的直接作用就是应用于劳动,主要是指挥劳动,协调统一,激发热情,愉悦身心,缓解疲劳,以及相互调侃等。并且改土归流后,民歌类型由“田歌”、“蚕桑歌”、“茶歌”、“婚俗歌”、“丧俗歌”、“劝酒歌”取代了“猎歌”、“渔歌”。从这之中,可以看出恩施民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用性。

(二)地域性

恩施由于大山的阻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甚少,以至于民歌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而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实行,使得这里开放的晚,封闭的时间长,于是民歌的地域性凸现的极强。“由于地处偏远,与外界交流少,文化难以更新,传统文化以一种集体无意识支配着千万人的生产与生活,形成较强的惰性力量,表现为文化的封闭、保守”(赵利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

(三)民族性

几千年来,各民族一直遵循着“有字传书本,无字传歌声”的规律,恩施人用歌声记录下了恩施的历史和变迁。包括这里人的饮食起居、衣着打扮、疾病治疗、应酬接待以及祝寿庆生,婚丧嫁娶、祈神禳灾、民俗禁忌和节日祭祀。如“红事”中的哭嫁歌,就反映了女儿出嫁时的对父母的依依不舍,传达了土家族婚礼上的独特礼仪。又如“白事”中的《跳丧歌》和《撒叶儿荷》就体现了“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的意思,充分表现了恩施人豁达的生死观。“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就是最生动的写照了。民歌在唱法上也独具民族特色,恩施民歌唱白夹杂,男女对唱,歌舞并举。

二、恩施民歌的传承现状

1982年,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联合发文,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以来,随着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启动,恩施民歌的传承发展迈进了新的春天。

自2006年以来,恩施各级政府及部门对恩施民歌的挖掘、保护、传承的推动力度空前。建始三里乡的薅草锣鼓、巴东的江河号子、利川灯歌等一批传统音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锣鼓、十姊妹歌、恩施五句子山歌、石工号子、宣恩高腔山歌、鹤峰穿句子山歌等跻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谭学聪、李忠和、吕守芹、黄宗平、全友发等一大批民间艺人为代表的省、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民歌的传承道路上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歌的薪火相传。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恩施民歌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特别是受外来文化冲击,在港台、流行、通俗歌曲流行潮的冲击,而且随着社会习俗变迁,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恩施民歌有了着生存土壤和空间缺失、后继乏人的“断层”隐忧,对于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生态传承”的重要及对恩施民歌的影响

(一)生态传承的含义和重要性

生态环境决定文化,这是文化生态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文化模式和文化类型的形会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就是说人类的文化必须要适应其生存环境。关于生态传承,中国社科院的贺学君女士就提出了“整体原则”即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意生态整体和文化整体。要求对某一具体事项进行保护时,必须连同与它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一起加以保护(田戌春《民俗《黄四姐》的起源、传承与保护》)。

自然环境的变化,人文环境的改变,民歌的沉寂,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那么,在此基础上探索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也就不能依靠单一的措施,必须从整体出发展开探索与研究,要更加重视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在这个生态环境中,两类人是关键。一类是传承人,民歌传承主要是“活态传承”,所以就必须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不能让民歌“后继无人”,“要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等方面给予政策和制度保障”(冯兆平)我们要对传承人的技艺全方位的记录、整理,为他们收徒、传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也鼓励传承人到大中小学校授课,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播,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周和平)

另一类是社会人。要唤醒全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觉。东南大学韦晓娟博士在《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策略》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唤醒国内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是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让青年一代意识到民歌保护工作的意义并且愿意自觉承担责任,才能使民歌真正的实现传承与发展”。

(二)生态传承对恩施民歌传承与创新的影响

构建民歌的生态环境,首先,为民歌生存和流传提供了土壤和空间,使得民歌不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恩施民歌的认知,从而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进而产生一种文化的认同和归宿;再次,为探索和研究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载体,使得研究工作有的放矢;最后,构建一个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

四、构建恩施“生态传承”的建议

生态文化讲究的是人、文化和环境三者能够和谐发展,那么在构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态环境是也要做到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要构建一个丰富多样,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生态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自然的基础作用

不论是探索、研究还是传承、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自然便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它以其实实在在的物质为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我们在进行民歌的传承与创新时,首先就应该发挥自然的基础作用,没有基础,其他的便无从谈起。

以恩施民歌为例。恩施在“改土归流”以前主要以渔猎为主,相应的,这个时期的山民歌主要以“渔歌”和“猎歌”为主,渔猎元素大量存在于山民歌之中,“改土归流”以后,清政府废除“蛮不出境,汉不入侗”的禁令,汉族人口的迁入为恩施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农业迅速发展,此时,大规模的垦荒,使得渔猎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空间,如《甄氏族谱·山羊隘沿记略》记载:“禽兽逃匿,鱼鳖尽焉,追忆往昔,入山射猎,临渊捕鱼之日,不可复得”。至此,猎歌,渔歌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拉纤的号子,石工号子,薅草锣鼓等反映农耕的歌曲。从中可以看出自然基础对于民歌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二)发挥社会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要是在政策、机制等主观层面对民歌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保障,具体应该建立健全以下三个机制:

1.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切实落实和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杭州市在“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的基础上创建了五级保护体系,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可以借鉴杭州市的成功经验,在国务院规定的四级保护体系上结合自己特点适当的增加保护体系,更加完整、全面的收录民间歌曲,减少散落、失传。

2.建立健全“非遗”传承机制

“非遗”注重活态传承,区别于以往“博物馆式的传承”,活态传承首先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视和扶持。技艺在他们的身上,没有他们,就没有“非遗”的传承,恩施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黄应柏说在他看来,优秀民歌的持续传承,需要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立机制、落实措施、创新创造及大力推动,特别要加强对传承人、文艺工作者、基层文艺人才、创作人才的保护。所以相关部门机构不仅要给予他们荣誉,还要为他们收徒、传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

其次,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区。目前,一定程度上来说,“非遗”保护氛围依然沉寂,“非遗”文化生存和流传环境恶劣。设立一个生态环境保护区势在必行,通过“非遗”生态环境的设立来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池春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整体保护。宣恩县为全面系统保护土家族《十姊妹歌》的艺术形式,相继在长潭河、椿木营建立了十姊妹歌培训中心和生态保护区,目前这一措施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建立健全“非遗”保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机制的保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的地方建立“传统的村落”或者修建“民俗馆”、主题博物馆等对其进行保障。在这方面,江苏省已经取得成功,他们建立的传统村落在非遗保护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健全上述系列保障设施。

(三)发挥经济的动力作用

因”央视青歌赛”而迅速蹿红的谭学聪说:“一首有知名度的民歌就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能够带动地方发展,提升地方的影响力。对我州民歌资源的保护传承,需要在推广利用和市场促销上做文章。关键在于政府发力,对民歌资源进行盘存,认定品牌,并加大民歌的打造、包装和促销力度”。

从《龙船调》出发,打造“龙船调”这一品牌,是恩施州优秀民歌打造的成功范例。利川市文体局局长赵龙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利川市着力挖掘整理“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利川市每隔两年就举办一届的山民歌传唱大赛,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广大市民,不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踊跃参与,人人争唱山民歌已经成为利川一道亮丽人文风景。除编辑出版《龙船调》系列丛书、创办《龙船调》文艺期刊、拍摄《龙船调》音乐电视片外,与腾龙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夷水丽川》,已演出了3000多场”。以《龙船调》为主线,《古井情韵》、《清源欢歌》和《同唱龙船调》等成为海内外游客必看的经典节目。随着“龙船调”文艺品牌名扬天下,全市有近50个“龙船调”经济品牌应运而生,成为致富一方的特色产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打造品牌,发挥经济的动力作用让民歌传播的更远更广。

五、结语

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每一个时代下都会有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式和途径,但是为文化构建一个“活下去”的生态环境,使之能够达到可持续的目的是今后应该引起重点关注的。恩施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和创新也适合于“生态传承”这一提法,这不仅满足了民歌“活态传承”的要求,也符合民歌持续流传下去的要求,“生态传承”将为民歌传承与创新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注:本文系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2015年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RA016)

参考文献:

[1]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恩施州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78.

[2]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J].民族研究,2000,(6).

[3]刘魁立.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M].张庆善.中国少数民族遗产保护及当代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8.

[4]颜晓辉.浅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J].音乐创刊,2011,(4).

[5]孟宪辉.“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增刊).

[6]廖国强,何明,袁国友.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166.

猜你喜欢
恩施民歌
飞檐走壁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十送红军》不是纯粹的民歌
穿花衣 唱民歌
恩施年俗——点路烛
创新财政机制 助推“美丽恩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