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3-15 09:5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思政思想

夏 鑫

〔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对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夏 鑫

〔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是大学生中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特殊群体,学生的个性特征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较大影响。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改革体系性教学为思想性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艺术类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对思想政治课的影响

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艺术类学生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的特殊性强化了学生的个性,自我意识突出。艺术类学生更多从艺术的角度张扬个性,崇尚自我,特立独行甚至彰显“另类”,他们关注个人发展,集体意识较为淡薄,对自身及专业以外的人和事态度较为冷漠。第二,形象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欠缺。由于专业特质,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活跃,偏向感性认识,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幻想,但由于过于感性,缺少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对问题的分析感性化。第三,情感丰富,对外界刺激敏感,易受环境影响。艺术类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凭借感觉,且易受环境舆论的干扰和影响,个别学生情绪化突出,行为偏激,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第四,艺术情结浓厚,自我感觉良好,但文化基础薄弱。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普遍低于非艺术类学生,但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深感骄傲,自我感觉良好,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而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非专业课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艺术类学生的这些特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两面性。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个性张扬、情感细腻、形象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等都是艺术创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但这些特性也给思政课教学带来难题,如学生对思政课明显缺少兴趣,旷课多,迟到多,上课说话多,玩手机的多。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诸多无奈,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肤浅,课堂发言不积极,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差异性大。其直接后果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考试不及格率较高,个别学生为应付考试甚至铤而走险,考场作弊。

艺术类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确与艺术类学生自身的特点有关。首先,张扬的个性和自我中心意识使其缺乏自我约束力,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屡见不鲜。由于专业特点,他们动起来容易,但很难坐下,其他专业学生在中学时期养成的对基础理论课踏实勤奋、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在他们身上普遍缺乏。其次,浓厚的艺术情结使其忽视思政课的学习。学生痴迷于专业,对待专业课程较为认真,但对非专业性的思政课程有排斥心理,即使人在课堂,也是心在课外。再次,活跃的形象思维和较强的感性认知影响其对政治理论的深度理解。出于专业学习的需要,艺术类学生大都注重形象思维和感知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理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不足,对问题的掌握仅限于结论,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最后,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使其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学难度大。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各省录取分数线也多有不同,这导致艺术类同一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差异很大,给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二、艺术类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思路

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艺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应采取有别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和方式方法上区别对待。笔者认为,艺术类专业思政课教学应调整思路,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改革体系性教学为思想性教学。

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理论还是教思想”“讲体系还是讲道理”的争论。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一概而论。显然,对理论和体系的掌握要高于对思想和道理的认识,掌握了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及其内在逻辑,自然也就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思政课的内容和道理。这也是教师力图完整透彻地讲解教学内容及其逻辑关系的原因。但是这种教学目标要求似乎超出了艺术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能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政治觉悟和道德判断方面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运用正确理论分析时势,而不至于出现思想上的偏离和混乱,思政课教学也就达到了应有的目的。因此,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应当以“教思想、讲道理”为主。

第二,调整教学内容,结合社会时事和理论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实际思想问题。

思政课教师普遍反映艺术类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事实上,学生是对教科书式的教学不感兴趣,原因是教科书的体系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兴趣相距甚远。思政课教师必须了解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兴奋点在哪里。艺术类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有自己的个性要求和职业追求,但他们同样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并力图对社会时事做出自己的判断,他们同样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需求。实践证明,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兴趣不在于对理论体系的透彻理解,而在于对理论热点和社会时事的评论和认识。思政课教师应根据艺术类学生的这一思想特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时事热点结合起来,通过对理论热点和社会时事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思想动向。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结合当前宗教信仰泛滥问题讲解唯物论原理,结合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讲解政治经济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结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历史。同时,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如社会道德滑坡、法治的不完善、经济发展困境、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收入差距、腐败等问题,甚至学生生活中的交往、恋爱问题等,都可以被纳入到教学中。总之,思政课教师不能回避理论热点和社会时事,应以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辨析理论热点和社会时事,切忌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而偏离正确方向。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充分适应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长期以来,在体系性教学目标下,思政课教学形成了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有悖于艺术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首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衡量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教师能否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有调查显示,艺术类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分别是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讨论,最后才是满堂灌式教学方法。[1]因此,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学,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并辅之以情感的投入,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既使是不成熟的观点,也可以变成讨论的话题,在对教学内容的讨论和交流中完成教学。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艺术类学生长于形象思维,不喜欢刻板单调,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和生动活泼的过程感知能力较强。思政课教师应充分把握艺术类学生的这一行为特点,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理解;情景教学方法,通过设定特定的情景,让学生犹如身处真实环境之中,通过对环境的亲身感受体验教学内容;专题讲座,以教材为主线,把重点内容集中起来,就某一问题开展深入研讨。

再次,结合专业知识和训练,加强教学效果。艺术类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毋庸置疑,这往往被看成是学生忽视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要原因。其实,思政课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巧妙地融入到专业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比如,在思政课教学中贯穿艺术知识的讲解,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布置艺术创作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自我认识。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

最后,适当布置作业,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思政课教学常存在教师上课进教室,下课出教室,学生上课拿课本,下课丢课本的现象,教师既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学生也没课后学习的压力。由于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仅限于课堂听讲,没有课下的学习压力,学生自然会放松对思政课的学习。因此,课后作业是必要的。课后作业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比如有关文献的阅读、小论文、话题讨论总结、甚至是反映思政课内容的艺术创作等,让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自我教育。

第四,改革考核方式,实现多样化的考核手段。

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思政课的考核往往是以考查知识为目的,一张试卷定成绩,导致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艺术类学生尤为如此。思政课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变化,要求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随之改变。艺术类专业思政课的考核,应以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观点的正确性为主。考核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没必要采取统一闭卷考试的方法,开卷考查、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甚至对学生逐一口试都是可行的;在成绩评定方面,应把考试成绩与平时学习情况结合起来,如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或课程论文完成情况等,综合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之,艺术类专业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实现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根本转变,所有的这些转变都以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这也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类专业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同时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般规律,更要掌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行为习惯;而且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唯此,才能真正提高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1]章李新.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7):134.

(责任编辑:樊 霞)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3.019

G641

A

2096-2452(2016)03-0081-03

2016-05-01

夏鑫(1967-),男,河南项城人,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艺术类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