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启
(河南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河南 郑州 450000)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初探
陈启
(河南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强制隔离戒毒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戒毒措施之一,新《禁毒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矫治的重要性。通过对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调查,在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戒毒不同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戒毒场所、戒毒人员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心理矫治;访谈;问卷调查;对策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把强制隔离戒毒确定为我国主要的戒毒措施之一,并进一步明确了对戒毒人员心理和不良行为矫治的工作重点。我国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心理干预及相关活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取得的成果有限,加之戒毒人员的不断增加和新问题的涌现,使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心理矫治方面的工作滞后于戒毒形势的发展。因此,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况调查
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意在了解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以便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建议,为提升戒毒人员戒毒决心和信心,降低复吸率及回归社会的心理服务提供帮助。
(一)调查实施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年龄在16至35岁之间。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70份,有效问卷69份。其中入所适应期29人,康复期35人,巩固期5人。69名问卷调查对象都是男性,20岁以下3人,20—30岁35人,30—35岁31人;小学16人,初中23人,高中28人,大专以上2人;已婚24人,未婚25人,离异20人;汉族66人,少数民族3人;有职业者22人,无业者47人;吸毒时间2年以下5人,3—5年22人,5年以上42人。
2.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分四部分共98项,包括戒毒人员基本情况、生活事件情况、社会支持情况、应对方式等。其中,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部分问题分别从杨德森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和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中选取。生活事件问题主要集中于无业、婚恋家庭、压力大、生病,分别为24人、19人、9人、5人。社会支持分值为表现形式值,总体较低。应对方式比较集中于解决问题、退避、自责、合理化几项。
3.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主要围绕吸毒原因及毒品危害、吸毒前发生的重大影响事件、成瘾后心理、戒毒的信心和决心、当前的心理状况、家庭及社会关系的态度、应对困难的方式、对当前心理矫治的看法等问题设计。选取15人进行访谈,每次访谈约30分钟,半开放式,在既定提纲下适当采用灵活问话方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吸毒的原因和对毒品危害的了解
第一次吸毒多为朋友介绍、好奇、发泄心情,13.8%的戒毒人员表示是在朋友诱导下首次吸毒,47.5%的戒毒人员因好奇心驱使,23.6%的戒毒人员或因心情不好发泄或当作时髦的事物尝试,2.1%的戒毒人员把毒品当作药品缓解病痛。对毒品危害的了解,52.6%以上基本不知道毒品的具体危害,甚至不明白何为上瘾,34.3%的戒毒人员一知半解,只知道皮毛,13.1%的戒毒人员知道毒品的危害,但认定自己不会上瘾,过于自信。关于吸毒前发生的严重事件影响,12.2%的戒毒人员因分手、离婚等婚恋原因,2.4%的戒毒人员因亲人离世、家庭失和等家庭变故,0.5%的戒毒人员因被公安机关采取过措施而自暴自弃。
2.染上毒瘾后的心理状况
认识到吸毒上瘾后,75.3%的戒毒人员表现的是害怕、悔恨,处于良心的煎熬中,觉得对不起亲人,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24.6%的戒毒人员觉得无所谓,有的吸就行。对戒毒的决心和信心,37.7%的戒毒人员表示不再吸毒,态度坚决;将近32.3%的人表示无法戒断,认为生理毒瘾好戒,心瘾难戒;30%的戒毒人员有戒毒的意愿,但信心和决心不足,认为戒毒太难。戒毒人员当前的心理状况,75.5%的戒毒人员比较安定,尤其是二进宫、多进宫的人员,心态平和,认为习惯了,时间一到就可以走,对自己的将来也不抱什么希望;20.5%的首次戒毒的戒毒人员则希望早日解戒,渴望社会的接纳和家人的谅解,对以后的生活仍保留着一定规划。
3.吸毒人员的社会支持和对问题的应对方式
亲人的关注是降低复吸率的强大动力。80.3%的复吸戒毒人员明确表示已经和亲人、朋友疏远,甚至不再联系;15.7%的复吸戒毒人员和89.2%的首次戒毒人员表示亲人和朋友并没有离弃,仍在关心、帮助他们。关于应对问题方式,50.4%的戒毒人员以消极逃避为主;33.8%的戒毒人员处于自责、幻想和自我安慰之中;只有15.8%的戒毒人员表示会正面面对,主动求助,积极解决问题,但如果正面反馈不足,问题不能圆满解决,也许他们受到的挫折会比逃避更深。
4.对当前戒毒场所心理矫治活动的认识
对于戒毒场所提供的心理咨询、讲座等心理服务,52.4%的戒毒人员表示对自己有帮助,却极少有戒毒人员主动求助,由此说明了戒毒人员缺乏主动求助的意愿,应对方式较为消极。对于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方面,80%的戒毒人员表示自己心理较为健康,不明白自己是否需要帮助或需要如何帮助,却又普遍认为其他人心理上有明显问题,由此说明了戒毒人员有所顾忌,有所保留,心理负担较重,同时也表明了戒毒场所作为强制执行机构,环境氛围较为压抑。
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普遍心理特点
1.首次吸毒多为对毒品危害认识不到,好奇心驱使下引起。多数戒毒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学、中学程度为主,对毒品知识了解少,在不良朋友或别有用心之人引诱下走上歧途。
2.负性生活事件对吸毒行为有着较大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会对人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如不能理智控制,极易做出像吸毒这样令人悔恨的事。
3.缺乏对生活的规划和对未来的信心。尤其是多次复吸戒毒人员,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得过且过,只要心瘾不消除,就一直在吸毒—戒毒—复吸中恶性循环。
4.不会主动寻求戒毒场所的心理服务帮助。戒毒场所的心理咨询师兼有戒毒警察的身份,让戒毒人员心存顾虑,使得戒毒场所的心理矫治工作开展不顺。
(二)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不同阶段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
1.生理脱毒期: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对外联系,限制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加之猛然停止吸毒,使他们不仅在生理上不适,情绪上也有烦躁、沮丧等较为强烈的反应,会出现躁狂或抑郁的症状,甚至会发生较为极端的行为。
2.康复期:管理相对于生理脱毒期较为缓和,但仍然严格,戒毒人员对毒品的危害及带来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部分戒毒人员情绪较为安定,经过反思,有了愧疚感和负罪感,行为上表现为积极配合、安心接受教育,心理上状态平和。
3.巩固期:半开放的管理方式,相对自由、宽松,开始进行心理脱瘾,戒毒人员对戒毒场所的生活完全适应,反省、后悔的感情更为强烈,临近解戒,不安的情绪有所加强,部分戒毒人员还会出现回归前的不适应,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戒毒信心和决心会出现反复,表现为迷茫感、焦虑感、忧郁感。
三、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对策与建议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和病人。管理应以人为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内心的状态和变化过程。要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工作作用,让他们改变错误的认知,改善异化的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成长,以便更好地回归社会,降低复吸率。以下从戒毒场所、戒毒人员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心理矫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依法科学施教,提升戒毒场所文化氛围
1.戒毒干警要及时转变执法理念、康复理念、戒治理念
把“以人为本”的戒治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切实在生活、学习、思想上给予真诚的关怀和针对性的帮助。把戒毒人员作为身心受到伤害的病人看待,不同戒治阶段实施逐级提升的管理方法,落实分期分级管理制度,客观核算戒毒人员的日计分积累,灵活掌握戒毒人员的处遇待遇,结合醒目的标语和规范用语等场所文化,夯实戒毒人员行为养成的戒治基础,以科学、合理、适当的戒治方法帮他们逐级完成戒除毒瘾的计划,巩固教育戒治效果。
2.对戒毒人员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遇到问题,如果采取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会帮助其较好地解决问题;如果采取自责、逃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可能使问题进一步加剧,进而触发戒毒人员不良情绪,加大复吸的概率。通过心理辅导、团体活动及大(中)队点评等活动形式,在活动中让戒毒人员自我体会遇到挫折就惶恐不安的心理以及为吸毒解压找理由的错误心态等,让他们零距离感受挫折,告知他们应想办法应对挫折而不是逃避,最后培养他们应对挫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耐压能力。
3.充分开展场所兴趣小组活动,疏导不良情绪
心理矫治中心及大(中)队的心理咨询师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如宣泄、音乐疏导等帮助戒毒人员缓解对应激事件的不安、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结合谈话、心理辅导等手段转变他们敏感、消极的思维模式,养成乐观的处世态度,培养积极的心态。
4.拓宽帮扶渠道,积极为戒毒人员寻求系统支持
家庭的关爱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回归社会后强大的动力与支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积极动员他们的家人,适时开展家庭教育课堂,普及戒毒知识,签订帮教协议,建立和完善家庭支持系统,增加戒毒人员戒除毒瘾的动力和韧劲,从而进一步降低复吸率。
(二)客观认识毒瘾难戒,发挥戒毒人员主观能动性
1.克制心瘾,抵制诱惑
生理上的毒瘾相对容易戒掉,而戒掉心瘾则要靠戒毒人员自己的意志力,要时刻把握自己。帮助戒毒人员制定戒毒计划和进行抗复吸训练,根据帮教协议约定的责任,促使其身边的关系人参与进来,发挥鼓励和监督作用。
2.延伸社会支持的渠道
遇到问题,如果家庭、朋友、自身有较高程度的支持,就会有较强的正视、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社会支持程度较低,就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家人、朋友、包括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包教干警、心理咨询人员均可列为良好的社会支持,从入所接受的科学教育和戒治锻炼到回归社会,都要进一步强化戒毒人员坚定的抵御诱惑的能力,坚定戒毒信心和决心;发挥后续照管的科学外延作用,及时回访和掌控的不仅仅是记录戒毒人员的戒治率,更重要的是发挥支持系统的纽带作用,这对戒毒人员保持戒治操守至关重要。
3.大力开展感恩教育,获得社会信任
好的生活事件会让戒毒人员心生希望,坚定戒毒的信心和决心;负性生活事件会给戒毒人员带来消极影响,如果不及时疏导和消除,将对心理产生压力,引发不良后果。戒毒人员要努力拾起生活信心,学会沟通交流,用真诚争取家人、朋友的信任,获得了良好的支持,就巩固了场所的教育成果,所以要多开展感恩教育、道德讲堂之类的活动。
(三)构建戒毒关注平台,发挥社会职能部门作用
吸毒是社会问题。社会对戒毒人员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戒毒和防止复吸。
1.加强宣传,提高拒毒意识
当前我们对禁毒的宣传力度仍处于滞后的水平,尤其在偏远、不发达地区。要把宣传工作做到深入人心,让公民自觉远离毒品。
2.营造良好氛围,消除歧视
对吸毒人员的歧视进一步导致他们自尊心受挫和价值感降低,让他们陷入放任自流的境地;平等友好的环境氛围,则能让他们得到较高程度的社会支持,提高他们戒毒的决心和信心。
3.切实为戒毒人员办实事
社会的歧视、恐惧心理使大部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以后得不到认可,从而导致复吸。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或采取一定措施,鼓励企业、有关行业为他们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如此,就会为社会减少一个瘾君子,并挽救一个家庭。
4.开展防复吸心理服务工作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必然存在自卑、忧虑等心理状况,开展系列心理服务工作,加强他们的自我控制力,构建健康的心理应对模式,对降低复吸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守明)
收稿日期:2016-03-22
作者简介:陈启(1978-),男,河南郸城人,河南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主要从事未成年人的强制隔离戒毒及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F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3(2016)02-0115-03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of Personnel in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CHEN Qi
(Minors Compulsory Isolation Drug Treatment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The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major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in our country, the new Anti-drug Law also further clarify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correction. Through an survey of personals in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at some rehabilitation palace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gener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rug treatment and uniqu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stage,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s, drug users and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personals.
Key words: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