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发展理路

2016-03-15 08:44董海涛康瀚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市场经济马克思

董海涛,康瀚月

(营口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辽宁营口115014)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发展理路

董海涛,康瀚月

(营口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辽宁营口115014)

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私有制产生以来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在“内生说”与“划界说”争鸣之中,我们不妨回归马克思主义文本,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梳理这个问题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正反两反面的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道德建设理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马克思;市场经济;道德

从1981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历史性起点,到“南巡讲话”中对市场手段的充分认可,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历经风雨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性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党在长期的艰辛探索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党在理论上的开拓创新和实践上的伟大创举。时至今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对市场经济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愈加坚定。然而,对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两者间关系的理解众说纷纭,两者互动变化原因的阐释至今歧见犹存。市场经济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道德则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理论,两者关系生成方式是问题的本源。

一、“内生说”与“划界说”争鸣

“内生说”认为市场经济在自身运行中可以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人是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和汲取道德观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按其“经济人”秉性,遵循“最小—最大”原则追逐个人私利,其结果是在满足他人的需求的同时实现个人利益,整个过程是奉行等价交换、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原则的“互相帮助”行为。“经济人”行动产生于私利驱动,合理性在于客观上有利于他人,个人利益的实现要通过满足他人的、社会的需要为前提。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实现追逐个人私利的目的必须经过他人的认可、满足他人的需要。如若个人违背价值规律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惩罚,使私利无法实现或无法长远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规律成为引导个人客观上服务社会的“大手”。亚当斯密未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却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道德人”概念。他认为,仁慈、同情、仁爱等具有道德价值,实现个人利益动机的行为也同样具有道德价值,市场经济与道德不存在对立关系,恰恰相反,市场经济中包含着道德的种子,会促进道德发展与进步。因为商业社会之中产生的改革创新、互助友爱、诚实勤俭、平等公正、守信重诺等经济伦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成为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这些道德观念虽然建立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但也是高尚的道德。市场经济催生了这些新的道德规范、打破陈旧的传统道德,造就了一个建立在新型道德标准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道德社会。斯密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的思想在当时英法思想家中具有普遍性,孟德斯鸠和伏尔泰在《论法的精神》及《风俗论》中均有类似阐释。

虽然“内生说”扎根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却被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所否定和批判。不可否认的是“内生说”暗含着道德放任色彩,认为道德水平低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会引起道德观念的变革。“内生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在我国也有其生根的思想土壤。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道德沦丧的现实存在证明这种理论有其合理性因素,同时不能忽视这种现实性的存在可能是由于教育发展水平、制度完备程度或知识文化水平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内生说”契合了人们朴素的道德思想和理性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出于人对道德判断的理性选择,长远来看似乎仍然是实现个人利益的需要,只不过并非一定是经济利益而已。实质上与市场经济中“经济人”讲究诚信、遵守契约同理,是“理性人”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权衡选择,都在于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划界说”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存在某些联系,其性质也不是生成与衍化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可以细分为注重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两手都要抓”的“协调发展论”,强调经济发展优先、道德建设相对次之的“先后论”及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存在的“矛盾论”或“代价论”。这些观点存在着一种普遍的倾向,即认为市场经济与道德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差别之处在于如何解决两者间的矛盾。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就是如何调整和变革“现有的”道德以便应用于市场经济,用来调整社会人之间出现的道德问题。“划界说”维护了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承认道德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有可取之处,但是它把道德置于绝对优先地位的前提下,对人的市场行为进行的批判与调整实际上是把市场行为及经济关系泛化为所有社会行为和全部社会关系,这必然会导致两种倾向:一是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分离,使道德观念凌驾于世俗经济活动之上,沦为人们口中的空泛理论,而不是经济行为的指导和规范,从而使道德成为虚假的伪装和无用的装饰品;二是在道德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面,强调道德的绝对地位会出现如柏普克所说的“对经济毫无所知的伦理主义”,对市场经济社会提出无法实现的、违背“经济人”正常思维方式的道德要求。

同时,“划界说”处理道德与市场经济关系有其不能否认的理论合理性。首先,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道德观念处于分化、整合和变革过程之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在时代的淘拣中成为人们认可并遵循的道德规范。人类普遍认可的人道、尊严、平等、自由等基本道德价值判断依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绝对命令”,而不具备市场经济基因的“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则成为一种虚空的价值追求。其次,经济生活是全部人类活动中的一部分,经济生活中体现的人性只是人性全部规定的一个方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的认识不能以偏概全。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其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期,把人的道德观念变化的根源嫁接到市场经济是不合理的。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存在诸多困厄,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失范现象,但这何尝不是一场“人性解放”的变革和人类本性的复归。道德家们对市场经济深深的幽怨固然有其价值,守住人类普遍的价值底线才是市场经济对人性激发中的要务,而非固守传统道德中的全部细则。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理论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们思想的变革和道德观念的蜕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愈加渴望知晓经济社会出现的道德败坏现象与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等等一系列伦理问题的答案。我们不能否认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曾经是多么的空洞、枯燥和脱离社会现实,实践促使我们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经济的相关论述中去寻求答案,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社会现实有机结合的解决之道。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商品经济的过程贯穿着对市场经济与人类道德关系理论的阐发,市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得到了全新的解释,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得以科学解决。

首先,马克思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变化与发展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评价都不为过。“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马克思强调要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待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价市场经济要首先承认市场经济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以及由市场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产生影响的客观性。单纯从道德角度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滑坡现象容易走入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歧途,滑向唯心史观以道德代替经济规律、沉湎过去不能自拔的深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有其存在和变化的必然性和历史性。

其次,马克思指出市场经济为道德进步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市场经济决定了建立此基础上的道德观念要彻底冲破旧的封建道德,摆脱封建的人身束缚和思想禁锢,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极大解放,道德也得到进步和发展。商品经济中,主体价值在于主体对象化的客体(商品),商品交换成为人与人关系的中介。等价交换原则使商品交换的两端形成一种平等的经济关系,进而促发了人人平等的道德观念至少在形式上成为社会共识。市场经济内在规定着人可以按照自由意志支配自身的经济行为,形成了个性自由、追求自主的道德观念。“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2](P197)

再次,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科学判定,指出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必然导致道德的滑坡。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3]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本质,劳动的异化致使社会关系异化,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异化根源。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造成了商品经济中由人创造和生产的商品,成为了独立于人之外并统治人的东西,人们对商品或货币的疯狂追求和膜拜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广泛存在的“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货币不仅是致富欲望的一个对象,而且是致富欲望的唯一对象。这种欲望实质上就是万恶的求金欲。”[2](P171)商品交换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泛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即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别的联系了。”[,4]当人们用商品经济原则衡量一切道德观念的时候,爱与恨、对与错、人格与尊严都成为了待价而沽的商品,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货币成为了最大的善。“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2](P196)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成为了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最后,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新道德是人类道德未来发展方向。人的道德观念会随着物质基础的变化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道德观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道德观念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使道德观念逐步世界化,一些观念为全世界人民认可和追求,为无产阶级道德观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无产阶级的道德是在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建立的新道德,代表了人类道德未来的发展方向。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市场经济中出现道德沦陷、道德滑坡的根源所在,即道德问题源于经济问题,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条件下,行为的原始驱动力量是把他人作为自我实现的基础,客观上腐蚀着人的心灵和社会关系。因此,道德问题的出现不是源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在道德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把道德的滑坡归因于市场经济的思想,本质上是没有抓住问题本源,是被市场假象所迷惑的结果。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理论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突破资本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成为了现实。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仍然面临着商品经济与道德的问题。列宁试图取消商品货币的方式来解决和消除资本主义道德观余毒的影响,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是根本行不通的,商品货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的检验使列宁认识到对待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商品货币和道德观念需要正确的分析。“金钱是表明取得了社会财富的物证”。[5]货币本身并无善恶,只是社会劳动的结晶的物质表征,善与恶的评价是对获取和使用货币方式的评论,而非对货币本身。列宁认识到货币对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开始在新经济政策中采用奖金制度鼓励劳动者,另一方面强调加强道德教育以抵制货币对人思想的腐蚀作用,倡导用共产主义新道德来代替资本主义的旧道德。毛泽东在列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兼顾”原则,同时大力倡导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制定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从精神上教育人民以克服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反证着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点上的邓小平在解决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正确性。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上,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伟大的首创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道德建设理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是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与兼顾个人物质利益相结合。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着个人的物质利益已属不易,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则更加难能可贵。“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邓小平从根本上纠正了此前存在的对市场经济、商品货币、个人利益、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解偏差,承认个人利益的实现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从根源上澄清了道德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创造性地提出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方针。道德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区别性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结合的成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多端性的客观表现。邓小平依据市场经济结构特点、发展水平、道德觉悟程度的差异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方针,明确区分了具有先进性的共产主义道德和一般普适性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7]

三是破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矛盾的难题。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按劳分配是人民平等权利中的不平等,同时意识到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问题。邓小平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破除了“共同贫穷”的传统观念,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策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最优选择,也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之路。在效率与公平的辩证运动中,不存在效率绝对优先或者公平绝对优先,要因时因地客观分析。效率与公平不是绝对对立的一对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有着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综上所述,关于市场积极与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进行了多番论证,并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发展。邓小平从环境营造和道德教育两手抓的角度阐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青年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观的实施路径。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理论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不曾面临的新问题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发展,指导着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实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68.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2.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3-1190.

(责任编辑:许桃芳)

The DevelopmentW a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 arket Econom y and M orality Construction

DONG Hai-tao,KANG Han-yu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ingkou Liaoning 115014,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y and morality is a question that has been debated since the birth of private ownership.In the"endogenous"and"delimitation"contention,we may return to the Marx doctrine,the Marx doctrine deeply basic ideas on the subject and basic position on this issue,comb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 market economic system,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eng Xiaoping summed up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moral construc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two and negative experiences,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moral construction theory,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rich Marx doctrine.

Marx;market economy;morality

B032

A

1672-626X(2016)06-0097-05

10.3969/j.issn.1672-626x.2016.06.013

2016-09-01

董海涛(1984-),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营口理工学院讲师,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康瀚月(1984-),女,辽宁营口人,营口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市场经济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