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特征研究
□张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体能训练有助于将运动科学与训练实践完美融合,并为现代体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现代体能训练的特征分析与发展演变,有助于现代体能训练与国际接轨,最终将我国体能训练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次研究则是从现代体能训练作为发展切入点,从现代力量训练、现代速度训练、现代耐力训练以及现代柔韧性训练等方面总结特征,讨论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
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特征
以西方体能训练为载体的大量研究代表了整个西方流派训练学的相关研究,有别于传统苏联以及东德体系的传统训练学。西方流派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承载着整个训练领域的研究成果,完美的诠释了整个运动科学实践环境中训练过程的科学化处理。西方国家在现代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具备深厚的训练经验,以美国体能协会(NSCA)、美国运动医学学会(NASM)以及英国体能训练体系等学生组织,构建了自身独特的系统体能与实践系统,使得西方国家的训练走向科学化。这也为我国的体育发展提供指引,反观我国当前对于现代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自北京奥运会以来随着体育科研、训练方法方面的不断对外交流,以体能训练为载体的训练体系已经逐渐进入到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以及训练领域,对我国竞技训练已经带来深远、积极的影响。动态化的发展链条已经让体能训练走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完善了我国传统运动训练理论以及方法体系,推动现代体育完成了革命性变革。为顺应国际化体育环境的最新潮流,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地方省份已经投入大量资源,使得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不单单是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进步,更是现代体能训练走向新发展空间的标志。
2.1、现代力量训练特征
力量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的主体与基础,现代力量训练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力量素质为训练核心。运动员在从事相关运动的过程中,综合力量是保持整个运动技能及要点完美衔接的关键之所在,同时也是运动员专项能力得以发挥的基础。现代力量训练注重对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发展水平的有效控制,包括各环节的一般力量、爆发力以及力量耐力等,将各项指标作为测量现代力量的重要标准,保证总体力量成分在专项运动当中的综合表现。现代体能训练当中的力量训练特征以综合力量为主,保证综合力量得以发挥实效;其二,训练内容侧重点差异。现代力量训练的开展,注重不同运动项目对力量的侧重点差异,不同运用项目的侧重点不同所呈现出的力量构成也不同。以篮球运动为例,现代力量训练主要以爆发力与速度力量为训练要素,不论是起跳投篮还是争抢篮板,都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爆发力以及速度力量的精准控制,完成快速起跳。运动员技术掌握水平状况直接与爆发力、速度力量挂钩,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够发挥出现代力量训练价值。
2.2、现代速度训练特征
现代速度训练是现代体能训练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在现代速度训练当中表现的特征可以在以下几个角度完成分析:其一,强调基础理论。现代速度训练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传统的体能训练环节当中同样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但最终与具体训练过程之间的衔接度不够密切,影响训练效果的整体发挥。而现代速度训练则打破了这种弊端,与训练过程衔接性较高,发挥现代体能训练价值;其二,注重速度素质。现代速度训练过程中十分关注速度素质,对速度素质的基本表现与训练特点十分关注。对于运动员而言,速度素质是决定速度训练实效性的基础保障。这一特征,也使得现代速度训练有别于传统的速度训练方法;其三,速度训练方法的现代性。现代速度训练构成中,可以具体划分为不同内容,其中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等,一旦现代速度训练得以开展,从不同速度训练角度出发能够发挥出一定价值与效果。现代性特征,也赋予了现代速度训练特别的价值。
2.3、现代耐力训练特征
现代耐力训练,目的是提升运动员在整个运动中的持久力。以篮球运动为例,耐力是指在整个比赛时间范围内,运动员根据战术要求完成多个战术转换以及技术动作的耐力状况。现代速度耐力训练特征如下:其一,针对性。现代耐力训练过程将耐力素质进行了分类处理,对不同运动中所需的耐力训练状况进行归类,坚持训练基本原则完成整个训练过程。这里的针对性特征集中表现在现代耐力训练特征中增强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耐力,发挥耐力训练价值;其二,科学性。现代耐力训练具有一定科学性,将有氧耐力训练与无氧耐力训练作为训练手段,并将两种训练方法与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完成了实际训练的探索。科学性的表现主要是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的科学性,对增强运动员耐力作用显著;其三,国际化。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的开展已经为现代耐力训练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使得训练方法更倾向于国际化,打开现代耐力训练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2.4、现代柔韧性训练特征
现代柔韧性训练与上述训练内容都属于现代体能训练当中的组成部分,训练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以现代理论知识为基础。现代柔韧性训练的开展依旧是以柔韧性训练基础的理论知识为根基,以便于为开展正常训练打下坚实基础。第二,训练方法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训练方法是现代柔韧性训练的基础内容,包括腿部柔韧性、髋部柔韧性、臀部柔韧性、躯干柔韧性、颈部、肩部以及臂部柔韧性等等,采取现代训练方法有助于运动员柔韧性的提升。
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的科学化演进已经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结合众多先进的理念、技术以及训练方法,最终为体能训练走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探索,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专项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体能训练专项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体能训练过程中需要结合专项运动项目的运动要素以及项目所表现出的基本特征,进而更积极的从事与专项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曾有学者指出,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之间具有较大差异,两者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运动员体能训练当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内容已经在发展特点中进行了分类描述,但想要完成转移还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完成并实现。要求运动员运动素养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有效调节,达到能量需求的转换。只有这样,现代体能训练专项化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运动动作结构与运动员肌肉特征方面的相似性,最终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之上实现运动素质相互促进。专项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动向,显然已经高于一般素质训练所带来的价值与意义,而转变成为一种专项化体能训练内容。
3.2、实战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体能训练带动体能训练走向实战化的发展境界中,所谓体能训练的实战化,主要表现为依据专项比赛的基本特征与活动内涵开展训练活动。换言之,则是将体能训练所涉及到的内容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在实战中逐渐成长。随着体育竞赛制度的转变,竞技体育已经朝着职业化、商业化以及社会化方向发展,高水准的运动训练已经逐渐与竞技体育走向融合,传统的体能训练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为了保证体能训练真正的走向“现代化”,实战化的发展趋势不容忽视。运动员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通常身体会依据体能训练的特点做出应答反应,能够展现出体能训练价值。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出现,运动员体能训练处于实战演练当中并可以根据实战所需完成一系列的响应动作与身体反应。这种身体响应的过程是传统体能训练无法实现的,充分说明现代体能训练实战化发展趋势的价值。同时,为充分适应实战化的体能训练要求,还应该针对性的制定体能训练强度。
3.3、个体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目的是为现代体育提供一个基本的训练途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个体化逐渐成为现代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究其现代体能个体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依照运动员的个体特征差异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运动员作为个体的存在,两个运动员之间并不具备相同属性,身体素质、职业生涯以及实践经历等多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即便是优秀的运动员,两者之间的运动成绩极为相似,但运动员之间的技能掌握状况依旧存在细微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因素的存在,造就了不同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领域中的贡献,也使得现代体能训练逐渐关注运动员个体化的发展。因此,个体化的发展是现代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趋势。在针对运动员开展体能训练方面,应该充分尊重运动员自身差异,发挥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与培养目标,真正的将个体化愿望达成。自运动员本身角度出发,个体化发展趋势是指运动员个体意愿,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体能训练方式方法。
3.4、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体育体能训练当中,通常以“力量”以及“速度”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从现代体能训练当中则能够看待除两者之外的“耐力”以及“柔韧性”,体能训练的效果通常由这几个方面直接呈现,是运动员训练成果的微观呈现。但这些现代体能所涉及到的训练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走向多样化,衍生出更多的训练要素。在训练设备、训练内容的多样化推动下,智能训练法与电刺激训练方法都将渗透到体能训练范畴当中,完成新科技元素的融合,最终与训练内容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为体能训练质量提升提供保障。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针对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以及检测手段的多样化,并为达成这一目标所做出的多样化努力实践,为运动员水平提升发挥实效。
综上,现代体能训练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探索,有助于现代体能训练走向发展成熟。将科学的理论与体育实践有机融合,为现代体育走向新的发展空间提供借鉴。
[1]袁守龙.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1.
[2]宇辑.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与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02.
[3]陶永仲.浅谈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及训练体系的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6,15.
G808
A
1006-8902-(2016)-08-LXY
张华(1981-),男,汉族,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助教,贵州医科大学,研究方向体育保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