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健欢(梧州市第八中学广西梧州543000)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探讨
□肖健欢(梧州市第八中学广西梧州543000)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学科的地位和作用都日渐凸显,体育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当前体育教师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分类教学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类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体育教学分类教学高中体育
体育锻炼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拼搏、勇敢的良好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学生群体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些的实际情况,分类设置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效率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分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体现因材施教基本原则的过程,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根本依据,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出发点,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从而缓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排斥和恐惧,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良好的身心体验,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信心,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而参加体育锻炼则是缓解学习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体育课堂和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激活心理状态,更加积极的面对学业压力。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由教师对体育动作进行分解、示范和讲解,学生则机械的模仿和反复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中学生来说,显然无法发挥体育锻炼的作用,甚至会由于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精神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从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情况分析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2.1、教师的问题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在高中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所以学校和教师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升学率以及学生的知识学习,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于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自然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目前,从事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一名教师同时兼任多个学科教学,如篮球、足球等,而且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并没有进过专业的体育教学专业的学习,只是片面的了解体育运动的技能,但是却缺少科学的理论体系做支撑,因此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体育训练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2、学生的问题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们在高中阶段的任务似乎只有学习,因此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往往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甚至拒绝体育运动。随着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越来越少,而身体上的疲累与精神上的压力会对学生产生更多不利的影响,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激发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且达到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体育运动正为他们提供了宣泄压力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增强体质,只有具备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很多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是浪费时间,完全可以将这些时间用来学习,可以多背些单词和共识,因此即使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环境,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这方面来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法,可以视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使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体育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而且教师的教学思维对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存在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一个适合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锻炼的教学方法,分类教学模式则可以满足这个需求,也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依据。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分类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学生个体需求方面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可以满足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使分类教学模式下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不会因此而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因为分类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较为灵活,而且具有灵活性和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1、细化教学内容
通过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可以充分突出分类教学模式的优势,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高中阶段的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而体育课正是缓解学生压力、放松身心的最佳途径,所以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过程中分类教学模式的构建,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以及体育学习的需求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良好体验,增强薛恒对体育运动的信心,使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分类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学生差异主要有学生的性别差异、兴趣爱好差异,这是保证分类教学模式顺利推进的基础。由于男生和女生的生理特征影响,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男生天生爱动而且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所以他们喜爱的大多是篮球、足球等竞技性体育运动,而女生天生爱静,一般喜欢羽毛球之类的运动。另外,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前,在接触和参与体育运动方面的基础也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参加过系统的体育训练,而有的学生则从未参与过正规体育运动,因此需要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充分突出分类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2、丰富教学形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示范和模仿的教学方式,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体育运动是一项充满热情的运动,如果学生缺乏积极性,则会对教学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以培养学生多专多能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为分类教学模式的推进提供依据。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通常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往往选择考试的内容让学生反复练习,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的重要性,而在分类教学模式下,真正将体育课程作为学生文化课的补充,改变过去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素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如在体育课堂中组织小组拔河比赛,既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又可以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学习压力、促进自身加纳康发展方面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只有不断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3、科学的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对分类教学模式的推荐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也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在以往的高中体育教学考核中,大多是根据统一的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完成就代表一个学期体育课程的结束,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为了通过考核而进行教学和学习,而且硬性的考核标准对于很多不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来说,也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如有的学生不擅长跳远,但是在投掷铅球方面却成绩优异,而跳远这个项目在考核范围内,投掷铅球却不被考核,学生跳远成绩不好,进而失去对整个体育学习的信心,而这种现象对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分类教学模式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注重考核机制的建设,在考核的内容、标准等方面都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多样化的考核项目,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考核时间来说,要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但是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情况,避免由于体育考核对学生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只要在规定的实践内完成相应的项目考核,就视为合格,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为那些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锻炼时间,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分类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体育基础的学生都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使学生从运动中获得更多良好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推进高中体育教学分类教学模式的实践,也是因材施教基本原则的充分体现,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喜爱的运动项目,并且养成终身运动的意识,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李鹏程.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肖健欢.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3]卢明.关于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4]毕海.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
[5]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6]耿培柱.浅谈如何做好高中体育的分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G807
A
1006-8902-(2016)-08-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