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以三个命题为例

2016-03-15 07:12姚满林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人民群众调查研究

姚满林(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以三个命题为例

姚满林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发展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等重要观点,这些命题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调查研究;实践;人民群众;辩证思维

【DOI】10.3969/j.issn.1009 -2293.2016.01.02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这些治国理政的理念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接下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三个重要命题作为范例来进行分析,纵使这种尝试性分析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甚至是“幼稚”的,难免存着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们都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种尝试,这才是学术的态度。

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听取完部分省市负责人的发言后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1]从学理上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命题的哲学基础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论断既是对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传统的继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这一传统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坚持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来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现实问题,在他看来,“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干部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2]就总书记系列讲话来看,在许多场合他都强调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同志两次在中央党校开班典礼上着重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坚持实践的观点,一次是2011年3月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一次是2011年11月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在《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并强调了抓落实是衡量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志,因此,本质上,抓落实就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3]。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调查研究既是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又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要求,坚持调查研究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4],调查研究本质上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5]。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更多的方面强调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比如:在实现中国梦问题上,指出“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6];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问题上,主张“切实做到一抓到底、善始善终”,“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7];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问题上,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切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8];在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决策性问题上,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9]。

从哲学原理角度看,首先,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调查研究的讲话是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坚持。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之所以要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因为我们肩负的任务、我们面临的矛盾、我们的工作实际在不断的变化,“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10]。其次,习近平同志关于重视调查研究的讲话坚持将实践观同党的思想路线、工作路线结合起来。从习近平同志讲话所强调的重点来看,一方面,重视调查研究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搞好调查研究就要立足于客观实际,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另一方面,搞好调查研究必须与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相结合,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11]最后,习近平同志关于抓落实的思想是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一原理的坚持。落实就是对我们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是对我们认识结果的运用,因而,落实就是将认识推向实践,“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12]。

二、“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总书记的这一命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继承、运用和丰富,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首先,“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的命题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在总书记看来,一方面,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我们党又依靠人民、扎根于人民群众进行了改革开放,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14]。此外,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继续“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牢记“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15],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16]

其次,“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思想主线,那就是:“始终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17]顺着这样的理路,我们可以发现,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如果我们粗略地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一个梳理,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问题上,总书记反复强调了这些观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8];“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9];“始终把热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0];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出总书记讲话鲜明的人民立场,还能体会到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

最后,“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的命题体现了群众路线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21],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这个命题告诉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其看成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要牢固树立做人民公仆的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22]还要坚持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甘拜人民为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克服脱离群众的倾向,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崇尚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为人、亲民、爱民、敬民。

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23]。总书记的这个命题在哲学上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呢?显然,它意味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善于运用“两点论”,要讲唯物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

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讲话中,习近平着重强调以辩证思维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具体说:首先,在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问题上,总书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24]实现“隐”与“显”的配合。其次,在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上,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25],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上”与“下”的相互呼应。再次,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上,总书记强调“变”与“稳”的平衡,主张“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26]末次,在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上,总书记强调“点”与“面”的协调,在他看来,“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27],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从整体上谋划与统筹,注重整体效果,又要突出重点领域、关键领域,避免齐头并进、普遍撒胡椒面的做法,从而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关联性、协调性。最后,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上,总书记主张,思想解放的现实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因而“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5](P87),但我们必须看到,思想解放也不是漫无边际、异想天开的,必须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民利益出发,于是,全面深化改革就需要我们将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以“两点论”的辩证思维来思考、谋划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彰显了其哲学底蕴。

应该指出的是,除了论述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外,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其他问题时也注重以辩证思维来进行分析,可以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处处体现了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比如:在分析国际和国内形势时,既要求我们看到有利的方面,又要求我们看到不利的方面;在论及社会治理时指出,既不能“管得太死”,又不能“管得太松”;在谈到反腐问题时,主张“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策略。

平心而论,我们的尝试性阐释是肤浅的。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伟大实践的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也会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蕴含的哲学智慧也会越来越丰富,相信理论界会不断地阐释这一哲学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强对改革重大问题调查研究,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科学性[N].人民日报,2013 -07 -25.

[2][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81、181.

[3]习近平.关键在于落实[J].求是,2011(6).

[4][5][10][11]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 -11 -21.

[6][7][8][13][14][15][16][18][19][20][21][23][24][26][2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8、364、391、5、7、97、98、4、367、43、27、116、116、88、87.

[17]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

[22]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25]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 -1 -2.

(责任编辑:谢建美)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293(2016)01 -0078 -03

作者简介:姚满林,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哲学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文化激荡下的百年中国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BKS04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人民群众调查研究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基于辩证思维的高中数学解题再认识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日本当代艺术家保科丰巳的创作路径探寻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