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为何被边缘化?
——基于学术评价的思考

2016-03-15 05:07胡浩志
关键词:边缘化办刊学报

胡浩志,邓 艳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3;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37)

高校学报为何被边缘化?
——基于学术评价的思考

胡浩志1,邓 艳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73;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37)

我国当前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方面导致本校优秀学术资源外流,另一方面又迫使学术期刊为提高学术质量展开学术资源的竞争,再加上其评价的外部性影响了高校学报主办单位的办刊热情与动力,这些都对高校学报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要改变高校学报边缘化的地位,必须顺势而为,重塑学报的办刊模式;努力创新,不断提升学报的办刊水平,提高发文的学术质量;锐意改革,改变现有“以刊论文、以文论人”的学术评价体系。

高校学报;学术评价;学术质量;办刊目标

一、引言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①参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承担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参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然而,现实中高校学报在主办高校中大多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其作用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地位与作用的不对等,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对此少有研究。

现有文献更多的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高校学报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一是外部宏观环境方面,如数字化的冲击、期刊体制改革、专业刊的竞争等[1];二是内部自身发展方面,如栏目设置的雷同、高质量文章的缺乏、内部管理体制的僵化、同质化发展等。鲜有文献从高校学报生存的中观环境——高校,来探讨高校学报在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境,以及陷入困境的原因,而这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高校作为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不仅为学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和人力支持,更通过学报领导的任命直接参与学报的运行,因此,高校对高校学报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深入分析高校学报在高校中面临的困境及其造成困境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按图索骥、因势利导,找出学报走出困境的良策,以促进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理顺关系,通过学报的发展带动高校科研的发展,重塑学校形象、树立学校品牌,从而实现高校与高校学报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高校学报在高校中的边缘化地位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科研阵地,对高校的科研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校学术形象的代言人之一。但是,高校学报编辑部(杂志社)在高校中的地位却十分尴尬,处于边缘化、被人遗忘的境地。很多高校对学报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学报正常的办刊运行经费都难以为继,编辑人员短缺。同时,很多高校都将学报编辑部划归为科研管理部门的下属单位,甚至是机关宣传单位,对学报的性质和功能界定不清。这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健康发展,使学报编辑和编辑部陷入尴尬的境地,虽非科研岗但做的是科研的事,虽非行政部门却又归属行政部门领导,两边都不靠,完全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多数高校中,学报编辑岗都被界定为教辅岗,而非科研岗,无法与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与教师系列相比,学报编辑在职称评定、出国进修、工资待遇、评优报奖、年终奖励等各个方面均享受非同等待遇。同时,与高校行政系列相比,学报编辑同样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在工资待遇、奖金发放、考核评定等方面与行政岗相差甚远。学报编辑俨然成了高校里的“三等公民”,严重打击了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极不利于学报的发展。按常理而言,编辑作为专业技术岗,理应享受与教师或科研人员同等待遇,教育部在1998年也曾为此专门发文,明确指出:“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①参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该办法自1998年5月1日起实行,现没有最新的管理办法来替代它,因此从法规的效力来讲,它仍然是有效的。同时在2002年的文件中,教育部再次重申:“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②参见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但是现实中,很少有高校按照此文件执行,高校学报被边缘化的现状可见一斑。

三、高校学报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高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而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展示高校的科研成果,引领学术潮流,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但现实是残酷的,高校学报往往在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其作用极不相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学报的实际作用与其应有作用存在较大的差距。一般来说,地位与作用是紧密相关的,作用越大,地位就越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高校学报在高校中的实际作用与应有作用产生反差进而导致其地位下降呢?换句话说,是什么原因导致高校学报没有起到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呢?

笔者认为,这与当下的学术评价体系紧密相关。在当下中国,评价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承担课题项目的级别和多少,出版学术专著的多少以及出版社的级别,发表学术论文的多少以及期刊的档次,获得奖项的多少以及级别,以及各种发明专利的数量等;而评价学术期刊级别的高低,则主要看其影响因子的大小、转载量的多少等。在这种量化评价考核的体系之下,学者们追求发表高档次的期刊论文,各学术期刊则为提高影响因子从而提高期刊档次纷纷提高学术论文的刊发标准。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深受学术评价这一“指挥棒”的影响,但是高校学报与一般学术期刊不同,它天生具有一定的内向性,在面对量化的独立的学术评价时,学者和学报不得不做出理性的选择,从而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术评价引导了作者的投稿取向,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学报的稿源,使其很难再吸引到校内优秀稿件。在中国,学者的学术地位和收入状况都与其学术成果直接挂钩,那么自然地,学者们为了取得较高的学术地位、丰厚的收入水平,纷纷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往评价较高的学术期刊。按照国内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国外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排在第一档次,其次就是国内专业性的核心期刊,再次就是国内其他各种核心期刊(含部分高校学报),最后就是非核心期刊。因此,校内作者在投稿时优先考虑的是国外的期刊和国内的专业性核心期刊,而且很多高校还制定了重奖核心期刊论文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学报很难吸引到校内优秀稿源,只能拾荒般地刊载学术水平不高的文章。另外,有部分学报因为经费紧张收取版面费,缺乏应有的审稿程序,导致大量低水平文章充斥其中,大大影响了学报的声誉[2]。因此,高校学报上很难见到本校优秀作者的优秀论文,因而无法真正反映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更无力推动本校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对主办高校而言,高校学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学术评价的外部性和行政领导的多重性,影响了主办高校的办刊热情和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主办高校对学报发展漠不关心,进而影响了学报作用的发挥。高校学报编辑部在高校中与其他部门相比有两个显著的区别:一是评价的外部性。高校学报办刊水平的高低,完全是由外部评价机构根据学报历年外生数据独立决定,与主办高校无直接关联。外部评价机构,如南京大学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等,每两年或三年根据前两年刊物的被引量、下载量、转载量、半衰期等数据,计算学报的影响因子或影响力指数,并据此对学报进行排名和划分,分为核心期刊(来源期刊)和非核心期刊(非来源期刊)。对学报而言,被引量、下载量、转载量、半衰期等数据都是外生环境决定的。因此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之下,学报的办刊水平完全由外部决定,与主办高校的关联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校领导的办刊热情和动力,从而影响了其对学报的重视程度,进而打击了学报人的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了学报在高校中作用的发挥。二是多重领导。学报编辑部的上级领导部门除了主办高校之外,还受新闻出版部门的直接领导,主办高校更多偏重于人事任免与招聘、正常办公条件的提供等方面,而业务层面更多归新闻出版部门管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办高校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在搭便车心理的作用之下,使之放松了对学报的管理,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漠不关心,任其自生自灭,这同样也会打击学报人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3.学术评价的压力促使学报开放办刊,扩大稿源,而这与教育部门对高校学报的定位相悖。如前文所言,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完全是外生的,那么要办好学术期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努力提高发文的学术质量。而且高校学报众多,同质性较高,竞争压力非常之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办刊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跌出核心期刊的范围,很容易陷入非核心—稿源差的恶性循环;对于那些非核心期刊而言,若想进入核心期刊圈,更是需要花极大的力气来提高发文的质量。那么,对于高校学报而言,如何才能提高发文的学术质量呢?开放办刊、扩大稿源,积极组织国内外的优秀学者进行选题策划、组稿,是必经之路。这样一来,必然影响到校内作者的发文。一是,校内优秀的作者毕竟有限,能刊发的高水平文章更是有限的;二是,如前文所言,在学术评价的“指挥棒”之下,有限的校内优秀学术资源都纷纷外流,不愿在本校学报上刊发;三是,每期杂志的版面是有限的,校内作者和校外作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校外作者的发文量增加了,校内作者的发文量必然减少。因此,高校学报为了提高学术质量,必须开放办刊、扩大稿源,这也是学术期刊评价的内容之一,这必然会导致校内作者的发文量减少,从而不能全面反映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无法起到推动本校学科建设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国当前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方面导致本校优秀学术资源外流,另一方面又迫使学术期刊为提高学术质量展开学术资源的竞争,再加上其评价的外部性影响了高校学报主办单位的办刊热情与动力,这些都对高校学报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使其在主办高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四、高校学报边缘化问题的化解

高校学报在主办高校中不受重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其对高校发展的作用下降紧密相关。它已经逐渐脱离了最初设计者和高校管理部门对高校学报作用的定位①蔡元培1919年创办北京大学第一个学术刊物——《北京大学月刊》,这也是中国自己创办的最具典型意义和最富大学学报形态的学术刊物。在第一期的《编辑略例》中规定:“其材料之供给,大体由本校职员学生担任。校外宏哲,如有特别佳箸,亦得代为发表。”同时,他在发刊词中指出创刊之理由有三:“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释校外学者之怀疑”。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大学月刊》主要是反映北京大学的学术成果,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教育部1998年出台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也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立于主办高校的发展之路,从办刊理念和模式来讲,已经不再隶属于主办高校的一个部分,而是属于全社会的学术期刊,为全人类的学术进步与发展提供服务。这是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报为适应学术评价外部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学报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对主办高校的作用降低了,不能真正全面地反映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推动本校学科建设,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其学术贡献却增加了,促进了校内外甚至是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繁荣了学术事业。

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备受诟病,但是在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也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它减少了学术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干扰,降低了学术评价中的交易成本。虽然它是造成高校学报在主办高校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还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阻挡。因此,为改变高校学报被边缘化的地位,有三点必须做出改变:

1.顺势而为,改变现有的对高校学报的办刊目标与定位,重塑学报的整体形象。高校学报虽然虽由高校主办的,但是不能再界定为“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更不能以“促进本校学科建设”为己任,而应以繁荣学术为宗旨,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为目标。同时,在很多学者的印象中,高校学报就如同高校的内刊一样,刊发的都是高校内部人的文章,并且质量不高、学科齐全。为扭转学者们对学报的这种不良印象,重塑学报的整体形象,学报必须走开放化、专业化的道路,以开放办刊增加稿源、扩大知名度,以专业化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

2.努力创新,不断提升学报的办刊水平,提高发文的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学报的生命[3],高校学报若想在高校中受到重视、不被边缘化,唯一的途径就是努力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通过学术质量的提高发挥其对高校科研、学术形象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高校作用的发挥提升其在高校中的地位,从而使学报得以良性循环发展。至于如何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现有文献有较多探讨,重点提出三点:一是必须根据本校的优势学科打造特色栏目或优势栏目,通过特色栏目集聚国内外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通过学者的影响力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和学术质量;二是必须引进、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通过优秀编辑队伍建设带动栏目建设以及专家学者团队的构建;三是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一方面提高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优秀的稿件被遴选。

3.锐意改革,改变现有“以刊论文、以文论人”的学术评价体系。学术评价体系是个“指挥棒”,引领着学术的发展。一旦该“指挥棒”出现偏差,必然导致中国的学术发展走上弯路。现有的这种“以刊论文、以文论人”的学术评价体系,广为学术界诟病,但是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体系来替代它。本文认为,新学术评价体系的制定需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将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分割开来;其次,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广泛引入大众评审;再次,改变现有完全依赖量化手段评价学术期刊的方法,适当引入非量化手段;最后,将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的评价主体回归到学术共同体。

五、结论

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繁荣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实中,高校学报在主办高校中往往处于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与其对高校发展的作用下降紧密相关,而我国当前量化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导致其作用下降的重要原因。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一方面导致本校优秀学术资源外流,另一方面又迫使学术期刊为提高学术质量展开学术资源的竞争,再加上其评价的外部性影响了高校学报主办单位的办刊热情与动力,这些都对高校学报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要改变高校学报边缘化的地位,必须顺势而为,重塑学报的办刊模式;努力创新,不断提升学报的办刊水平,提高发文的学术质量;锐意改革,改变现有“以刊论文、以文论人”的学术评价体系。

[1]马建华.新形势下高校学报改革面临的困境与思路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5):740-742.

[2]陈国剑.普通高校学报在高校办学中地位的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2-156.

[3]陈国剑.学报在高校办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刍议[J].开封大学学报,2012(4):68-71.

责任编辑:毕 曼

J230

A

1004-941(2016)03-0145-04

2016-03-10

胡浩志(1979-),男,湖北新洲人,副编审,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编辑学;邓艳(1974-),江苏丰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边缘化办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