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格顿船长》: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精神的文本呈现

2016-03-15 05:07丹,何
关键词:辛格船长公正

周 丹,何 畏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辛格顿船长》: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精神的文本呈现

周 丹,何 畏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崛起并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富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迅速完成。当时也是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兴起及传播的一个年代,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下的产物。《辛格顿船长》(又译《海盗船长》)是笛福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辛格顿船长在其生涯中,不断地同来自于不同殖民国家的人物、群体以及被殖民区域和未开发区域的土著打交道,而这交流和交往的过程,则是西方现代社会契约精神无限发扬光大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契约精神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辛格顿船长》无疑是契约精神呈现的一个典型文本。

辛格顿船长;大英帝国;契约精神:文本呈现

十八世纪,大英帝国崛起并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财富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迅速完成。同时,兴起于17世纪前期的西欧的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此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理论,广泛传播于西欧北美。其不光在反神学反封建专制上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同时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过程中也起着重大的作用。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下的产物。其作品耳熟能详的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又译《海盗船长》)则是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波勃传奇的一生。波勃出身条件优越,但不幸在幼年被拐后沦为船舵手的奴隶。因不满压迫,他奋起反抗,却在一次失利后连同其他23名起义分子被遣荒岛并自谋生活。[1]后来波勃等人并不安于现状,他们决定通过自造船只逃离荒岛。在船长波勃的带领下,辛格顿号征服了大自然终抵非洲的黄金海岸。远洋航行使得船上的人员腰缠万贯,他们最终回到了英国伦敦。辛格顿船长的钱财抵岸后很快挥霍殆尽,无奈下他只能选择再次加入了海盗团伙,干起了烧杀抢掠、贩卖黑奴的勾当。虽然辛格顿船长很快又富有起来,但他对不义之财越发感到不安和恐惧,最后他毅然选择返回英国隐居伦敦。辛格顿船长是笛福笔下又一个鲁滨逊式的人物,不过与鲁滨逊的“单打独斗”型性格特征不一样的是,辛格顿船长在其生涯中,不断地同来自于不同殖民国家的人物、群体以及被殖民区域和未开发区域的土著打交道,更加突出的是集体的力量。[2]其间,不同群体互相交流和交往的过程,把当时的社会契约理论精神发扬得无比光大,充分体现了契约精神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辛格顿船长》也无疑成为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精神呈现的一个典型文本。

一、政治法律体系上的组织领导原则呈现

穿越无知的大陆和海洋进行冒险,同时进行海盗式的劫掠,不是依靠个体的力量就可以完全办到的。譬如,船这种工具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簇团扎堆”的表现,要想使得一艘船顺利杨帆起航,就离不开舵手、大副等诸多岗位的分工配合,而要想在海上打败对手,还需要炮术手等。[3]因此,我们在小说的叙述中不难发现作者对于冒险团队组成人员身份角色的定位和强调。而这些人员往往在关键时刻都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譬如在横跨欧洲大陆的探险历程中,团队中的炮术长凭借着其丰富的地理方位知识起着方向指引的作用,雕刻工匠凭着自身雕刻的精美小工艺品跟土人进行交易,为团队换来必要的粮食。而外科医生则在没有淡水的情况下,利用自身掌握的咸水淡化方法及时将团队从危难中拯救出来。[4]应该说,这个团队的运行是有条不紊、协调有序的。而这种局面的出现,得益于之前订立的契约。在原著的第二章,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表述。

我已说过,现在我们人数众多,为了创造条件保卫自己的安全,我们做的第一桩事情就是各人保证:无论什么时候不得分离,同生共死;不得私吃食物,一定要当众分配;一切事情都以过半数取决办理,如果有什么事情遭到过半数的反对,个人就不得坚持自己的主张。我们要在伙伴中推举一位船长,在大家认为合意的期间,做我们的总裁或领袖;在他任职期间,我们都得无条件服从,违者处死。每人都要轮流担任船长,可是不征求他人的意见,没有过半数的同意,船长就不能办理任何一桩特殊要事。[5]27

从以上可以看出,整个团队的运作是以契约的严格执行作为前提的。并且在此提出了团队的议事规则,强调尊重每个人的意见,严格施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即便是团队的领袖,也必须严格执行,事实上也是这样操作的:辛格顿船长正是由于遵从集体的决定而否定掉了自己的想法,正式由此而开启了横穿整个非洲大陆的行程:

我认为我原先的看法很好—就是航入阿拉伯湾或者到红海口上,那边过往的船只很多,伺候着船航过,用武力袭击,第一条船擒拿到手以后,那就不仅取得了船上的货物,大发其财,还可以由我们随心所欲,乘着这条船到世界的任何地方去。而当时他们却跟我谈起二三千里的徒步行军,浪游大漠,置身于狮虎之间,老实说,我浑身发抖了,于是就用一切理由尽量说服他们,反对这样的长征。然而他们全都赞成正面的意见,我也只好缄口不言,屈从众议,可是我对他们说,要坚决遵守我们的第一条规章,一切以过半数的意见为依归。就此,我们的路线决定下来了。[5]57

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整个文本开始了占其篇幅近三分之二的非洲大陆探险叙述。而这种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领导原则,无疑是受到当时的契约理论影响的。卢梭(1712—1778)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提到:“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6]为了保证在社会框架内每个人的自由、平等以及其他的个人利益,公民就需要转让自己的权力、财富和自由,而这种转让的形式就是社会契约。”他还论述了必须履约的政治意义。“为了使社会公约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它就默默地包含着这样一种规定,唯有这一规定才能使其他规定具有力量即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即指社会成员全体订立的契约作者),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因为这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唯有它才是使社会契约成其为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社会契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严重的滥用。”[7]111在以上论述中,卢梭阐述了契约订立的必要性,订约人关于自身自由的权力的让渡是建立在公意(契约)的约定之上。而且,他所谓的转让出来的自由、权力等个人利益其用途是与集体利益有重要关系的(譬如辛格顿船长关于意见的妥协),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的那部分必要的权益。同时,基于所订立的契约,全体订约人就有义务遵守并有义务迫使不服从契约的个人服从。应该说,文本中相关的情节内容无疑是卢梭相关思想主张的一个体现,不过,范围从国家和社会缩小到了一个团队。其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西方现代民主中我们不难发现,决策制定方面继承了这一原则,而决策方法的选择上也有所进步。在现代西方民主的选举制度、立法制度以及其他政治决策过程中都有效贯彻了多数原则。

二、经济运行机制上的公正交易原则呈现

未知大陆和海上的探险活动,伴随着诸多的市场交易和商品交换。从作品的叙述中来看,交易的地理范畴几乎遍及全球,交易的人员涉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海岛国家、沿海地区的人以及非洲的土著人等。商品贸易要想取得成功,他们有三个因素必须得考虑,必须得超越:第一,都是陌生人;第二,有极大的流动性;第三,彼此是商品交换的平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承诺或者一纸契约能够保证将交易行为成功的进行到底,契约精神在此间熠熠发光。同时,团队虽然是由契约维持着,但其也是由不同的利益个体组成,他们在探险活动中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他们的劳动付出也应该有相应的价值体现。在当时资本主义初步兴起的时期,商品和劳动力的价值似乎无法得到准确的衡量(譬如在冒险者眼中宝贵的黄金在一些非洲土著眼中不值一文,他们似乎更对一些廉价材料打造的小工艺品感兴趣)。因此如何在商品交易交换过程以及衡量个人在团体的价值中确保其公正性,就成了一道绕不过去的问题。对此,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提出了把行为的公正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换公正,另一种是分配公正:

著述家们把行为的公正分为两种,一种是交换公正,另一种是分配公正。……正确地说,交换公正是立约者的公正,也就是在买卖、雇佣、借贷、交换、物物交易以及其他契约行为中履行契约。

分配公正则是公断人的公正,也是确定“如何合乎正义”的行为在这种事情中,一个人受到人们推为公断人的信托后,如果履行了他的信托事项,就谓之将各人的应得份额分配给了每一个人。这的确是一种合乎正义的分配,可以称之为分配公正,更确切的说法是公道、这也是一种自然法。[7]114-115

这两方面的公正在作品中都有极好的呈现。在交换公正上,作品的第四章写到主人公由于向土著人承诺保全他们的性命,给他们面包吃,不让狮子吃掉,结果换来土著人对他们忠心耿耿的服务。

我向黑人太子做些手势,说明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他就做着手势告诉我:要是放一个俘虏到镇上去,就会带着食粮回来,而且还会带几只牲口来驮运我们的行李。我有些不敢信任他,恐怕他要逃逸,太子又大做其手势,表示竭诚效忠,并且自己动手拿一根绳子套在脖子上,把绳头一递给我,暗示我可以把他勒死,假如这个人不回来的话。因而我答应了,他又给这个人许多指示,差遣他前去,一面手指着日光,好像向他说明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回来似的。这个家伙跑得好像发了疯似的,一直跑到人影消失,我想这一下他要跑上不少路呢。第二天早晨,大约比约定时间早两小时光景,这位黑太子(我常常这样称呼他的)来向我招手,照他的老样子呼唤我,要我到他那里去,我就去了。指着那相距两里左右的一个小山头,我清清楚楚望见一小群牲畜,还有几个人跟牲畜一路。他用手势告诉我,这一群就是他派去的那个人和儿个人一道,还有带给我们的牲畜。在约定的时间,这个人已经走向我们的棚舍,相隔很近了,随身带来许多母牛和小犊,还有大约十六只山羊,四条年青的公牛,那是训练好驮载东西的。[5]69

在此件交换上,土著人要求的是对他性命安全的保全,而探险团队要求的是食粮,两样东西似乎难以用货币去衡量相关的价值,也就难以衡量交易的公正性,或者说交易是否平等,但根据霍布斯的观点,这种交易无疑是公正的,因为契约双方各取所需,获得了他们各自想要的东西,也就达到了交换公正。

在分配公正上,当冒险团队在非洲大陆深处发现金子的时候,引起了作为团队领导者的“我”的顾虑:“我脑子里想起一个念头:以这样的速度,生产这样精细贵重的东西,而这东西又偏偏是世界上争端的媒介,那就十有八九,这金子迟早要使我们互相发生冲突,破坏我们的规约和彼此之间的谅解,也许使我们散伙,或者还会弄得更糟糕些。”[5]106,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番建议:“把我们找到的东西放在一起,作为公共财产,最后大家均分,而不去冒那种危险,使我们中间可能发生差别,有的比别人找得多,有的比别人找的少。我又告诉他们,假如我们一律平等,大家就全心全意从事工作了;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让黑人全都来给我们工作,平均享有他们的和我们自己的劳动果实。[5]107

在此,“我”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充当了公断人的角色,提出合乎正义的行为,并得到了团队所有契约者的赞同,那么按照既定的原则,将各人的应得份额分配给了每一个人,这就达到了合乎正义的分配。只不过探险团队的每个契约者在团队中的劳动价值无法准确地衡量,而每个人几乎又是无可或缺的,往往有人在关键时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然这样,采取绝对均分的方式似乎是妥当的,而作为领导者的“我”对这样的分配方式在保障团队的团结作用上是显而易见的,它保障了团队所有人员的团结一心,消除了由于分配不均而给团队内部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从而保障整个探险活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伴随着殖民活动以及海上的劫掠贸易活动。早期殖民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投资者是商人、水手、海盗以及贵族,或者这些人员的联合体。所谓的殖民扩张还都是个人或者一个小集团、小团体的冒险行为。而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精神关于公正的论述无疑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原则指导,一方面,借助交换公正,符合意愿即为合理,确保了各类商品交易活动的简易可行,同时也为这类活动披上了公平正义的外衣。使得殖民扩张以及海上劫掠贸易中实际上不公平的交换行为显得公正,让人心安理得。另一方面,借助分配公正,极大地保证了这些小集团、小团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相关探险及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大保障。而以上,则共同推动了海外冒险及殖民活动的极度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道德文化环境上的守信正义原则呈现

在作品中,主人公在走上地理探险和海上劫掠之路的过程中,是以牺牲当地土著居民以及损害其他殖民贸易团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作为主人公及其团队所掠夺的大量财富来说,是非正义而不带有合法性的,甚至当时的西方主流社会也是不容许的,因此作品中的主人公时常有“而我又不敢回到本土的故乡去,生怕有什么同伙的人,看到了我或者侦察到我,为了想夺取我这笔分赃的财富,或者为了要将功赎罪,竟把我出卖了、揭发了,我就得早早地断送性命”的顾虑。[5]308应该说,在资本主义兴起的初期,这种财富的积累之路带有普遍性,如果相关的当事人都有这样的顾虑的话,财富无法回到本土,那么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相关财富权益如果要得到保障的话,必须依靠知悉人之间订立契约并且严格守信。在此,有约必践必须摆在有害必偿,有罪必罚之前。一旦契约订立则须履行,不履行则为不正义,不正义则与自然法相违,与自然法相违则违背了人类本性,这样的人终将被人类抛弃。履约的正义超越了钱财的正义性,成为最高正义。正如尼德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格劳秀斯所言:遵守契约也是自然法的组成部分。因为在人群中间必然相互限制来建立社会关系,除此而外更无其他方法可以想象得出,因此相互订立契约,从而产生民法。因此,作品中的主人公最后为能安然回到英国本土享受福分,即便是和他以兄弟称呼的团友,也要做到约法三章:

到了最后,我才有去的意思,于是对威廉说:“来,威廉哥(自从在巴索拉谈话之后,我就和他兄弟相称了),如果你同意我两三件事情,我就心甘情愿回英国去了。”“是什么事呀几?请告诉我。”威廉说。“那么,第一,”我说,除掉你妹妹以外,一不得向你英国的任何一个亲戚露脸,不,一个都不。“第二,不得剃去我们的短髭长须(因为我们一直是蓄着希腊式胡子的),也不取消我们的长袍,这样我们才可以冒充希腊人和外国人。“第三,我们在任何人面前不公开讲英国话,你妹妹例外。”“第四,我们要经常住在一起,装做手足兄弟。”[5]318

正是有了威廉的允诺,“我带了全部货物安全抵达英国。过些时就娶了位忠实的女庇护人为妻,她就是威廉的妹妹。我和她在一起快乐逾恒,超过了我应享的福分。”[5]319守信的正义高于其他正义,为海外财富的顺利回归提供坚实保障,也就加快了本土原始资本的快速积累过程。守信的正义最高,其实质是通过筑起人们心灵中的道德围墙来抵御契约行为中的不道德冲击,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主体行为,树立主体人格的良好形象,推动整个社会行为都遵循守信、履约、道德的轨道发展,打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道德环境,也就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顺利建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守信的市场主体人格是市场经济道德规范和文化氛围的核心,背信、违诺和欺骗无法维系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契约行为与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并随之发展。契约理论由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利用中世纪后期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应遵循的原则而创立,它在政治法律、经济运行机制和道德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武装,也为其以后顺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契约理论一旦以流行思潮的形式被人们普遍接受,就会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强大思想武器。笛福生活在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广泛流行传播于西欧北美的那个年代,无疑受到了此类理论的深刻影响,并在他的作品《辛格顿船长》得到呈现。而今天来看《辛格顿船长》这部作品,对于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情况,无疑是可以管窥一豹的。

[1]周洁.《鲁滨逊历险记》中的“利维坦”隐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87-90.

[2]程巍.维多利亚时代“男子汉”观念的建构与帝国的事业[J].中国图书评论,2012(1):34-36.

[3]郑禄英.西方父权帝国话语的颠覆者——《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解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2(9):118-124.

[4]袁盛财,陈红.论《福》的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1(2):68.

[5](英)丹尼尔·笛福.海盗船长[M].张培均,陈明锦,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

[7](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11.

责任编辑:毕 曼

I106.4

A

1004-941(2016)03-0105-04

2016-03-10

2016年武汉纺织大学校基金项目“中国服饰语言外译多维研究团队”。

周丹(1982-),女,湖北赤壁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何畏(1965-),男,湖北咸宁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辛格船长公正
我的自由
迟到的公正
出发吧,船长
公正赔偿
当船长
看电影
手机不通
丢失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