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江苏警官学院教学改革为例

2016-03-15 02:58郏红雯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通管理治安公安

郏红雯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210031)

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江苏警官学院教学改革为例

郏红雯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 南京210031)

目前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完整、课程内容重复冲突、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方法较为单调、实训教学推进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必须在遵循从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出发和从公安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出发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如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实训课程等。

公安教育改革;公安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整合;教学方法创新

课程是指教学的科目和进程。[1]课程建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条件。[2]因此,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所分的学业门类,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某一人群,用来谋生,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是指与公安具体业务工作密切相连,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课程。公安院校在完善以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需要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积极促进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专业人才。

一、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公安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各公安院校纷纷开展实战化教学改革。“十三五”江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研究的问题,也是强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学生为本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建设等。在此,笔者主要以江苏警官学院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等专业为例,查找、发现专业课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分析、研讨。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完整

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群之间缺乏必要的交叉和递进关系,课程之间逻辑关联不强等。[3]以治安学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群中,开设了《社区警务》、《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和《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等专业课程,但从课程逻辑体系来看,却缺乏一门奠定理论基础的课程。因此,治安学专业需要增加《治安学导论》之类的课程。再如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设在工学门类公安技术学科之下,需要以工学的相关课程群为基础,而其课程体系中,竟然没有设置《大学数学》等课程。这给后面专业课程的讲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中仅设置了一门《交通工程学》课程,其余均为管理学等课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工学特色。此外,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没有紧紧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的主线,专业课程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充分的支撑,也没有能够结合当前公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地开发出新课程,并融入课程体系中去,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性不够。如,最近几年随着司法鉴定社会化的管理体制改革,交通事故鉴定开始成为所有鉴定类别中最多的业务,相关的技术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即便如此,交通事故鉴定技术仍然没有成为交通管理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4]

(二)不同课程内容重复冲突

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出现交叉重复,甚至相互冲突的情况,对教与学双方来讲,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巡逻盘查”至少有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公安工作概论》课程中的“公安机关的权力”章节部分、《治安秩序管理》课程中的“巡逻盘查”章节部分以及《查缉战术》课程中的“巡逻盘查”章节部分内容。从课程的时间顺序来看,《公安工作概论》课程被安排在第一学期,《治安秩序管理》课程被安排在第三学期,查缉战术》课程被安排在第五学期;从教学部门来看,《公安工作概论》课程和《治安秩序管理》课程一般由治安管理系教师讲授,《查缉战术》课程则由警体训练部教师承担。虽然每门课程学习要求的侧重点会存在不同,但是“巡逻盘查”内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这样被分割在三门课程、三个学期来讲授学习,造成了重复教学。由此,学生要在不同的学期花费较多课时才能综合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再如,武器使用和训练的教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公安工作概论》、《危险物品管理》和《射击》等课程中,武器使用和训练的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训课程相互分隔的问题,造成了学生虽学过有关的理论知识但不会实际应用的现象;或者虽学会了开枪射击,但缺乏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在何种法定情形下才可以开枪。由此可能导致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敢开枪或者乱开枪的严重后果。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方法较为单调

传统的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偏重理论知识的讲授,教学方式方法较单调,往往出现“填鸭式”机械灌输的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客体状态,主动参与的程度有限,只满足于考试前的死记硬背,学习的效果不理想。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直接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公安工作,往往还需要进行二次培训,让用人单位不满意。

对学生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偏重于结果考核。学生则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满足于考试前的临时突击和背诵过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以江苏警官学院专业课程考核为例,学生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5%,其中平时表现占10%,平时作业成绩占15%。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平时成绩上的分差大概仅有2分左右,无法较好地体现和反映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对于平时成绩也不太在意,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觉性都不强,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和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

(四)实验、实训教学的开展和推进难度较大

首先,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和实训技能。实训教学的开展与师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公安院校教师一般都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满足课程理论教学的需要。但是,教师们普遍比较缺乏实战经验,对实训技能的掌握不够熟练,尤其是非公安院校毕业的教师对公安实际工作接触甚少,甚至不懂得如何开展实训。因此,必须设法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实训教学水平。

其次,实验、实训客观条件受限制。实验、实训教学需要在一定的实训场馆或实验室等场所开展。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往往不尽如人意,实验、实训耗材所需要的经费也得不到长期有效的保障。目前各公安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开展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为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和鉴定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如果没有智能交通教学实验系统进行具体的实验训练,教学只限于“纸上谈兵”,没有感性直观认识,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则不能够深入理解和体会,必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实训课程的开展不够深入规范,效果不一。开展实训课程不够深入规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教师对实训课程的深入开展还存在观念认识上的不足,敷衍了事;有的教师虽有开展实训课程的积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时产生畏难心理,最后不了了之。不同的实训课程开展进度不一,即使是同一门实训课程,不同的教师教官训练时也往往各自为政,训练教授内容不统一,考核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学训练效果和质量也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所掌握的实战技能也由此出现较大的偏差。

二、专业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目前公安院校专业课程及其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故而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扎实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改革。专业课程改革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告诉记者,围绕这一核心,医院医务人员志在“德高术精”,制度完善,以更好地“福泽人民”。

(一)从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出发

人才培养方案所设定的目标是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在治安学专业2010年培养方案中曾提出“坚持'战、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公安职业特色,体现新时期人民警察政治、业务、法律、体能等素质要求,强化警察实务教学,大力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忠诚、勇敢、智慧、奉献、廉洁“的公安、政法机关满意人才。”而在2014年培养方案中则强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开展治安管理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为各级公安机关治安系统的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战训练有机结合,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公安机关真正需要的专门人才。如改革后的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分设为五个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为基础教育阶段,安排在第一、第二两个学期,开设部分文化基础课、警体课和常用公安法规课程,着力于警察素质的养成教育和治安学专业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为认知实习阶段,安排在第三学期,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将部分实训教学内容向公安一线延伸,熟悉公安工作,为开展专业教学奠定基础。第三阶段为治安学专业教育阶段,安排在第四、第五两个学期,根据治安学专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返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第四阶段为专业实习阶段,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先在校内进行6周的治安学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然后赴校外实习基地相应的治安管理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增强治安管理工作能力。第五阶段为专业能力提高阶段,安排在第七、第八两个学期,继续进行专业学习,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展“四证换一证”考核等。通过这一改革,治安学专业教学遵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客观规律,完善了“战、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还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探究性研究方法,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真正适应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

(二)从公安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出发

专业教学改革,应以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民警和警务实战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5]公安院校是职业化色彩较浓的院校,强调的是从公安机关所需职业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学生。故而,必须深入公安实战部门,通过座谈、问卷调查、毕业生访谈等多种方式,摸清公安工作需要哪些方面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这些能力需要配置哪些课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开展课程改革。以江苏警官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人才的专门能力包括交通执法能力、交通组织规划能力、交通管理与控制能力、勘查交通事故现场能力、交通事故认定和调解工作能力等。那么,按照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需要,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交通工程学概论、道路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与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交通心理学、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与检验鉴定、交通事故处理与预防等课程。

三、江苏警官学院专业课程的改革探索

在遵循以上两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开展课程的改革,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实训课程等。

(一)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江苏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治安学(应急管理方向)和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公安机关所需专业人才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二是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以及内容之间的相容性,将有些课程予以整合;三是考虑到学科专业的性质和课程体系的科学完整性,开发、配置一些新课程。

以江苏警官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原本只是治安学专业下的一个方向,现在发展为独立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比较大。需要根据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交通管理工作对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结合交通警察职业特点,对原有专业课程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实战化课程体系。江苏警官学院按照交通管理工程构建符合交通管理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群。其针对交通管理工作实际,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及时将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新举措、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引入教学,实现了教学与交通管理工作同步发展。对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推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将交通管理勤务内容分解为五个实训项目,组合成五个模块开展教学。

江苏警官学院治安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一是将现有课程整合。将《治安案件查处》中的一些内容整合到技能实训课程中,课时数由2010年培养方案的68课时下降为2014年培养方案中的51课时;将原有的接处警规范、纠纷调解、治安情报信息收集、现场急救、治安案件办理、治安巡逻盘查等散见于治安学各门课程的诸多内容整合为一门《治安执法基本技能实训》课程。二是增加新课程。如发现原有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基本理论的指导和作为奠定整个专业基础的一门课程,增加了一个18课时的《治安学基础理论》。治安学(应急管理方向)课程改革,将《应急管理概论》中的某些内容与其他课程进行了整合,课时数由51课时下降到了34课时;同时,增加了《情报分析与研判》课程,以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形势和基本要求,提高应急管理方向学生对公安信息收集、分析与研判的能力。

(二)加大课程整合的力度

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成为大多数课程改革的首要选择。整合既是一种信念、一种思维习惯、一种形而上的世界观,也是知识进步本身的内在需求。[6]课程的整合是多方面的,既有同一门课程内容之间的分类整合,也有不同课程相关内容的整合,有时候这种整合甚至是跨越全院范围内的课程整合。公安院校专业课程改革要结合调研论证情况,调整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相互脱节和彼此重复,要将课程中交叉重叠的部分尽可能地整合,从而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课程整合需要有一定的思路和线索,其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某一项公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线来整合课程。如上面所提到的“巡逻盘查”内容被分在至少三门课程中学习,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在讲授时内容难免会有重复,被安排在后面讲授的教师难免就有“炒冷饭”之嫌,带来教与学的困惑。而且“术业有专攻”,有的教师善于理论讲授而不善于实务技能教学,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和实践体会;有的教师又侧重于技能演练而对涉及的法律法规讲不清楚,理解不透彻;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并不会因为在三个学期学习了三遍差不多的内容而得到强化。相反这种断断续续的学习不仅会造成课时一定程度的浪费,还会让学生对每一次的学习都“一知半解”,总体效果不佳。因此,应该将以上三门课程中有关“巡逻盘查”的内容整合为一门独立的“巡逻盘查”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和课时,组建教师教官团队,实现理论、法律法规的讲解与实务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通过这样整合后的一门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7]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等公安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实战训练。在积极开展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不断增加仿真的程度,强化实景训练,进一步加大实战化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实战型人才。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多从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也应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满足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需求。

同时,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围绕课程教学效果的检查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的整合,在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中,江苏警察学院主要对一些实战性强、教学内容比较丰富的专业主干课程进行了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试点。治安学专业课程《治安秩序管理》、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交通秩序管理》被选为试点。试点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应该说,这种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和积极的。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对学生学习进行全过程管理,成绩更加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提高了平时总成绩的比例(由25%上升到了40%),使学生更加重视自己平时上课和学习的表现,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口试、笔试、现场训练等相结合,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小组模拟训练、专题研究汇报等,组织灵活,课堂氛围活跃,引导学生关注专业领域的实践动态,收集鲜活案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调动了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和实践,教学相长。

(四)大力推进实训实验课程

公安教育是一种职业化教育。职业教育强调“实用为主,理论够用”,实训在职业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8]公安教育必须根据公安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紧密地结合公安实战来调整教学内容,大力推进实训实验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首先,组建优秀的教师教官团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建优秀的教师教官团队:一是根据实训专业课程的需要,充分吸纳和优选公安实战部门的人员任教。选聘教官要求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责任心强,又有较好的语言表述能力,具备教学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选聘教官还应进行一定的培训。二是学院教师有计划地定期到实战部门锻炼,逐步提高整体实训技能。三是根据专业、岗位、年龄、职称职级等优化组合,配齐配强教师教官团队。

其次,规范相应的实训实验课程。目前实训实验课程虽在大多数公安院校已经普遍开展,但是对于实训实验课程的内容、形式、考试考核的方法,尚无统一的规定,大多数是靠开展实训的教师教官自己把握。因此,很有必要对每一门实训实验课程明确规范,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方案、教学组织以及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评价标准统一规定,并要求严格执行。同时,从事实训的教师教官也需要集体备课,定期交流反馈,对于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研究共同解决。当然,对于创新的好观点、好方式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也可以对原有规定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训练水平的共同提高。

最后,实训实验内容必须贴近实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直接决定着实训实验的质量以及能否培养出公安机关满意的实战型人才。为达成这一目标,江苏警官学院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积极创造条件,多种渠道争取建设经费。江苏警官学院通过筹集资金建设实训实验场馆,尽可能地创造校内实训实验的条件。治安学和交通管理工程等公安专业课程的教学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实战训练。在日常实训方面,江苏警官学院的设计是,在实例分析、分组讨论、模拟演练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实景训练,进一步加大实战化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公安机关满意的实战型人才。近年来,为了大力推进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实训实验教学,江苏警官学院积极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经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经费。筹建了道路交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包括“四室一库两系统”,即交通事故痕迹物证鉴定实训室、车辆牌证识别实训室、机动车模拟驾驶测试室、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实训室、车辆数据库、道路交通控制模拟系统(含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指挥调度系统)、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模拟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学生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训实验要求,并且为未来交通安全执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基础。二是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将课堂教学中的模拟实训项目教学延伸至实战单位、科研院所和交通科技公司,开展“实地、实景、实警、实战”教学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提高实战化教学训练的效果。江苏警官学院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无锡)、江苏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江苏省公安厅物证中心、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公安大学交通工程系等公安实战部门和相关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为交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和教材建设、交通管理专业相关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以及交通管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同时,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江苏警官学院与某些交通科技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合作关系,由公司技术总监讲解和剖析发达国家的智能交通外场主要子系统,带领学生参观公司交通科技展厅,体验先进的交通科技产品,组织学生到交叉路口现场体验调试了交通信号的感应式控制系统,交通科技公司和教师学生合作开展科技项目,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747.

[2]张雪梅.交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94.

[3]郭睿,荆长岭.公安院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2(3):120.

[4]邵祖峰,李玉琴,刘知音.交通管理专业开设《交通事故鉴定技术》可行性分析[J].辽宁警专学报,2015(1):94.

[5]杜晓燕.交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

[6][美]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M].田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7]詹伟.我国公安院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创新探索——以英国警察院校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借鉴[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2):82.

[8]黄超.论治安管理专业单元化教学模式[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59.

【责任编校:闫清玲】

Practice and Thought about Curriculum Reform of Police Colleges

Jia Hongwen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Nanjing 210031,China)

There exist problems of unscientific and imperfect curriculum system, repetitive and conflicting curriculum content, monotonous cours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ode, difficult practical teaching in curr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design in police colle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reform major curriculum such as scientific curriculum settings, increasing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trength, innovative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and vigorous promotion of training courses based on two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and the dedicated capacity needed for the work of public security.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 Reform; Police Colleg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D631

A

1673―2391(2016)03―0123―06

2016-03-22

郏红雯(1973—),女,江苏南京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

江苏警官学院教改项目“新设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实战化教学训练体系研究”(2013A04);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03)。

猜你喜欢
交通管理治安公安
Me & Miss Bee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大数据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大数据 智能研判平台SEARI-TBDS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论公安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