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军,李晓红
●体育社会科学●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研究
王刚军,李晓红
摘要:对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4方面分析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1)转变发展观念,促进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持续健康发展;2)处理好政策目标和社区公共健康服务长期收益的关系;3)将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业发展作为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4)以协同机制引领和支撑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关键词: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着力进行城市化建设,城市社区在房地产经济的推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而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持续走高,可大众对购房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促使了一个个城市社区在购房大潮的背景下快速建立起来。然而,这只是满足了人民大众的居住需求,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康促进的实效性问题和老龄化的养老护理问题,对这些直接关乎民生最基本的大众健康保障问题,政府部门在目前却尚未找到有效的破解方法。因此,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来看,我国着力进行城市化建设,建立与城市社区发展速度相匹配的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1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主导,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建立涵盖社区健康促进,基于健康消费需求市场导向下,以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和养老护理“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是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正在推进新一轮医疗制度改革,以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建构的。从当前我国政府着力发展民生、提高国民体质、解决人民大众健康问题的国家发展战略来看,建立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应该包括体育公共服务、卫生公共服务和养老公共服务三大领域。
目前,我国仅建立了一个针对民众个体疾病发生后的医疗应对系统和一个并不太科学、效果一般、普及率并不太高的全民体育健身体系。由于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市场经济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医疗资源需要合理配置,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对健康促进的协同创新能力尚需提高,健康管理和养老护理的消费需求还需着重加强。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属于初级水平,有些社区还停留在空白状态,这种局面阻碍了我国构建健康型社会的步伐,对国家发展健康服务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分不利。
1.2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基本属性及内在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社会效益由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对社区大众健康的总体服务水平体现出来,包括向大众提供的服务项目及内容、服务效果和满意度,反映出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被广大居民视为最重要的幸福指数之一。而经济效益则是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社区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的科学化程度,业态间相互联系情况,以及相关健康企业个体的发展模式和运营情况,是对经济社会的总体贡献,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因此,对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评价理应从社会公益性和经济效益性两方面进行,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
1.3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及相互关系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社区健康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2)社区健康服务产业业态的转型升级;3)社区健身企业、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护理中心等相关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三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如前面所述,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包括体育公共服务、卫生公共服务和养老公共服务3个方面,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3方面都属于健康服务产业的范畴,他们各自相对应的健康企业则分别是社区健身俱乐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护理中心。这3个方面以各自的经济运营形式共同组成了社区健康促进经济,其经济状况通过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的综合运营中体现出来。因此,就经济效益而言,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是以社区健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基础。
社区健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包括不同健康服务产业业态结构的优化,区域、地域健康经济的平衡发展,集约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是社区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社区健康企业转型升级结果的集中体现。社区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是在充分发挥社区健康企业主动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业内资源,吸引新增资源,吸纳其他产业转移的资源,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实现健康服务产业自身的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社区健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起促进作用;社区健康企业是健康服务产业的组成单元,宏观上的社区健康服务产业升级和转型只有通过微观的、具体的社区健康企业升级和转型才得以实现,社区健康企业自然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即社区健康企业转型升级是社区健康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落地开花的终极途径。
实现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提升社区人民大众的健康需求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必须切实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提高居民健康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着力提升健康服务产业在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中的发展水平,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集约发展、融合发展,形成消费与投资协调、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协调、社区健康服务产业各业态间协调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推动社区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养老护理由主要依靠各自独立发展,转向更多地依靠社区健康服务产业的业态升级和创新驱动,使之形成融合联动、协同发展的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体系。
2.1转变发展观念,促进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要充分认识到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包括健康、亚健康和患病的所有人员,当中还有许多老年人。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医学重点已从诊断转变为预防保健,就所有可预防的疾病来说,一级预防的费用可能比所有其他手段的费用都要低,因此,一级预防必须尽早开始并持续进行。如果人们在生命周期的早期,更加注意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这些会使得人们大大降低发病率,或推迟发病时间,可以在家里安度晚年,因此,必须用适当的方式把预防同治疗结合起来,并且要使预防先于、重于治疗。这种预防工作必须视为公共品或公益品,并主要、持久地由政府提供经费。如果再像过去那样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位”,不仅健康促进的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摒弃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狭窄思维,应试将社区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和养老护理同步发展、融合发展,实施集约化健康促进的科学统筹管理,尤其是政府卫生、体育和民政部门应联合组成统一管理部门,对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进行综合性系统管理,并在布点选址上与社区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商讨论证和建设,抓住机遇保持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合理增长,深化健康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2处理好政策目标和社区公共健康服务长期收益的关系
我国城市社区健康公共服务主要由卫生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和养老公共服务3个方面组成。2009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在中国开始推行,方案突出了农村和城市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了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1]。新医改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基础医疗服务推行到社区水平,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新医改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1)针对全体人群的服务,如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等;2)针对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服务,如慢性病管理、康复服务等[2]。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途径:1)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2)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3)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之一是城市社区卫生;4)政府负责其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的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同时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2]。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基层卫生服务[3]。
而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则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全民体质与健康。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在全国组织实施。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3月1日,《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正式颁布实施,刘延东同志在电话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不断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责[4]。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国家体育总局于2004年推行了利用彩票公益金创建国家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以下简称俱乐部)的工作,它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推进体育进社区,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一种新型的体育组织形式,是在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产物。
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惠及居民,有益社会的伟大工程,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得到极大的发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俱乐部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环节及其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有效的组织管理对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俱乐部只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组织形式,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过多的赋予官方色彩,反而限制了俱乐部的发展,只有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居民的体育需求,俱乐部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起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公益性的目的。
因此,在创建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过程中,要从加强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设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是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一个平台,是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强化体育职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有效阵地,也是体育管理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服务大众健身,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5]。
2.3将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业发展作为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
2013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会议指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在增加供给,核心要确保质量,关键靠改革创新。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健康服务业仅占GDP的5%左右,而美国2009年已达到17.6%[6]。这表明,在保证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正迫切期待多元化的健康服务供给,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具备巨大潜力。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这无疑成为进一步加快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中央政府此时研究部署健康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出决策层保民生、惠民生的决心,同时也为有效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明确了四项主要任务。其中第二项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发展社区、农村健康养老服务。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四项任务目标,对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分别发力,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与此同时,进一步拓展健康服务产业的服务范围和模式,鼓励新型业态的发展,为健康服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障,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均衡配置及不同业态的均衡发展,从而为民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发展我国健康服务业的基础在社区,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新型业态的发展,致使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新医改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背景下,有效满足不同人群对身心健康的个性化需求,从关注物质满足、奢侈品消费向追求身心健康、生活品质的转型升级,将是推动我国社区健康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产业需求方面来看,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亚健康与慢性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以及医疗负担的不断加重,促使城市社区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按联合国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13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9%[7]。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老年健康的重视必然带动老年健康产品以及老年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老年护理、老年康复中心等老年服务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人际关系的冷漠以及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亚健康和慢性病发生率急剧上升。目前中国的健康问题正在转型,大量慢性病正在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万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的14%还多[8],亚健康和慢性病问题的日益加重刺激了健康体检、健康促进、健康旅游、中医养生等健康服务业相关业态的发展[9]。因此,社区健康公共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现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10]。
2.4以协同机制引领和支撑社区健康公共服务转型升级
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协同发展也是协同商务延伸过来的管理理念,在信息化加强机制上分享与协作,从团队到战略联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社区健康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包括社区健康服务产业与健康事业、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两方面的协同运行机制。
一方面,健康服务产业与健康事业的协同发展是由于健康公共服务既有商品属性,又有公共属性,同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更好地体现其社会效益,必须由政府部门来提供相关的公共健康产品,我们要做的健康事业,在社区层面上主要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和养老护理服务三个方面,但是现阶段,全部由政府部门负担的健康事业已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因此还需要由市场化的健康服务产业部门来提供相关的私人健康产品,但全部依靠市场化的健康服务产业,完全忽视健康事业社会福利的应用,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因此,健康服务行业既不能完全由政府包办,也不能完全由市场化运作,应坚持协同机制发展模式下健康服务产业与健康事业的运行机制。在认识上既不能忽视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也不能把健康服务产业的市场经济行为混同健康事业的社会公益行为。国内学者认为,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虽然获得较好发展,但还是面临诸多问题。困境的症结就在于健康服务产业链经营仍有障碍,健康资源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应促进健康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协调发展,首先在观念上充分认识社区健康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产业的积极升级和转型,加大对健康公共服务的投入。
另一方面,社区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协同发展以至最后的融合发展,就是指社区体育要在具体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与正在逐步建立的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点布局相结合,借助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员、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体育部门、医疗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在医学体检、体质测定,运动健身、保健康复、养老护理等方面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求达到增强社区居民体质、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之目的[11]。通过体育健身与医疗保健协同机制发展的途径,有利于将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教育与全民健身高效、顺利地在社区推进,从而使人人享有健身、健康和老有所养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华敏层.新医改背景下的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山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谢文媛,巢健茜.从新医改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健康管理的潜能[J].中国全科医学,2010(22).
[3]李真.浅议新医改对我国社区医疗产业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3(32).
[4]刘延东同志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N].光明日报.2011-03-04.
[5]刘国永.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
[6]邵律,林宇乔,贺晓燕.国务院政策助推健康服务业[J].上海经济,2013(9).
[7]刘玲玲.关于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51).
[8]姜涛.我国亚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1).
[9]陈亚光,戴锦,徐莉莉.健康管理及其经营机制创新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7).
[10]房亚群,刘媛.协同机制理论发展模式下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的运行机制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
[11]赵仙丽,李之俊,吴志坤.构建城市社区“体医结合”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J].体育科研,2011(4).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of the China's Urban Community
WANG Gangjun,LI Xiaohong
Key words:community;public health servic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of the China's urban community.It also analyzes the key elements of how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public health service of community.The analysis makes from four aspects: 1)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 of community;2)to deal with longterm returns between the policy objectives and the community's public health service;3)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s public health services as the main task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ublic service of community health;4)to build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which will lead and suppo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ommunity's public health service.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16)04-0283-04
收稿日期:2016-02-19
基金项目:2015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77SS15064)
第一作者简介:王刚军(1962-),男,广东兴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与健康公共服务.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Fo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Foshan Guangdong,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