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急救能力相关调查及比较研究

2016-03-15 07:49武继文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选项医学生

王 超 黄 丹 武继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9;①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大学生急救能力相关调查及比较研究

王超黄丹武继文①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①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摘要]①目的全面了解大学生基础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培训需求。②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南京城区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相关情况进行初步调研。③结果88.9%的大学生知道急救电话是120,自评“会操作”各单项基础急救技能的概率在10%左右;94.7%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掌握基础急救技能;网络电视和学校培训是目前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认为培训最佳场所是学校的大学生相对较多,培训最佳方式选择利用专门的人体模型模拟练习的占大多数;医学生急救技能明显高于非医学生。④结论大学生对急救技能需求较强,对大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工作十分迫切;培训地点可选择在校园内,讲座结合模拟练习应是最佳培训方式。医学院校可以在大学城急救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急救技能大学生调查

First aid ability related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non medical students

WANGChao,HUANGDan,WUJiwen

(FirstSchoolofClinicalMedicine,NanjingMedicalUniversity,JiangsuNanjing210029,China)

[ABBSTRACT]ObjectiveTo fully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basic first aid skills and training needs. MethodsTaking the convenience sample survey method,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of the first aid ability of the medical and no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n Nanjing city were investigated preliminarily. ResultsOnly 88.9%of the students know the emergency telephone number is 120. The ratio of self-assessment "mastering the operation" of each individual basic first aid skill is around 10%. More than 94.7% college students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basic first aid skills. Network and television together with school training are the main ways to obtain first aid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More college students believe that the best place for training is campus and the best way is the simulative exercising on specialized human model. Medical students' first aid skil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medical students.ConclusionStudents have strong demand for first aid skills, and first aid Publicity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s very urgent. The training location can be chosen in the campus and the lecture combined with simulation exercises should be the best training method. Medical college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first aid training in college city.

[KEYWORDS]First aid skills.Students.Investigation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院前急救的社会需求急剧上升,其中创伤和心脑血管急救占据院前急救的前两位[1~3]。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min,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4]。如果院外急救没有争取到最关键的时间段,患者很难得到有效治疗。即使是医疗服务较先进的发达国家,专业的急救人员也很难及时赶到,这就需要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院前急救。当前,我国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程度还远低于发达国家[5]。

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的前提是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国内已有部分研究者对少数城市的公众或大学生的急救能力作了调查研究[6~8],但尚无研究同一城市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技能需求、培训需求等全面比较的报道。因此,本课题组对南京城区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相关情况作一初步调研,以期达到全面了解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探求提高大学生参与院前急救有效途径的目的。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5年9月5~15日,选择方便抽样的调查方式,调查了南京地区2所医学院校与3所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抽样中尽量兼顾不同性别,力求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地点在各校的校园内。

1.2调查方法调查采取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调查的基础上[9,10],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4部分:①人口学基本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类别;②基础急救技能:急救电话选择以及心肺复苏、止血与包扎、固定与搬运、气道异物阻塞等急救技能的自评 ;③急救培训相关需求:各种基础急救知识掌握的必要性、急救知识来源、最佳培训场所选择、最佳培训方式选择;④急救意愿调查。问卷共有20道选择题,全部采取单选的形式。

1.3统计学处理调查结果用SPSS 19.0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四格表(或行×列)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人员基本构成共调查大学生212人,收回有效问卷208份(98.1%)。其中男生116名(55.8%),女生92名(44.2%)。专业类别:非医学类111名(53.4%),其中理工64名(30.8%),文学经济管理法律历史47名(22.6%);医学类97名(46.6%)。大二年级39名(18.7%),大三、大四121名(58.2%),硕博研究生48名(23.1%)。

2.2急救技能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总共6道选择题。所有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基础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人(%)]

表1中急救电话选择选项中第3项是正确答案“120”;其他5个调查内容中选项1是“听说过,知道一点”,选项2是“知道怎么回事”,选项3是“初步知道如何操作”,选项4是“会操作”。

2.3急救技能需求程度此部分共有3道选择题,分别针对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中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气道异物阻塞等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急救技能需求情况[人(%)]

2.4急救培训需求本部分调查共3道选择题,内容分别为现有急救知识来源、培训的最佳场所以及最佳方式。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急救培训调查[人(%)]

表3中急救知识来源的选项分别为:①网络、电视、广播;②报刊、书籍;③朋友、家人、同学;④培训、讲座、课堂;急救培训的最佳场所的选项分别为:①工作单位;②学校;③社区;④医院或急救中心;急救培训最佳方式选项分别为:①急救知识讲座;②利用专门的人体模型模拟练习;③发放视频资料;④发放书面资料(小册子等)。

2.5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比较以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操作为代表比较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掌握急救技能的情况,另外统计两者急救知识来源和培训场所选择的差异。见表4,表中选项与表1及表3中相应调查内容选项相同,χ2和P为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相应调查内容的行×列卡方数值和相应的P值。

表4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急救相关比较[人(%)]

注:*有两个格子(1/4)理论频数小于5,此处为选项2和选项3合并后的检验值。

3讨论

3.1对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与培训工作十分迫切要提高公众参与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对大学生的急救培训工作应先行一步。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公众,他们几年内都将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由于其具有知识优势,对周围群众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急救培训和教育,可以起到“培训一人,影响一片”的效果。大学生自身还具有勇于担当、个性自信、能力突出等优点。南京市团委组织的一项针对“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观”的大型调查表明,近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有社会责任感,高达99%的人愿意在成人之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11]。

由表1可见,当前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很低。只有88.9%的大学生知道急救电话是“120”,居然低于一般的社会公众[6]。这可能与大学生平时在校园生活,较少遇到猝死与创伤等现象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大学生缺乏急救意识,对他们的急救教育急需加强。调查中发现自评“会操作”各单项基础急救技能的比率达到10%左右,略高于我们之前对社会公众的调查结果,但实际考核能合格的概率可能要减半,而且必须强调在调查的大学生中医学生占46.6%,考虑这一因素,普通大学生的急救技能低于社会公众。因此,对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急救培训应作为重点工作。

3.2大学生对急救技能需求较强本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技能的大学生比率都在94.7%以上,高于之前对社会公众的调查结果。这个结果符合当代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特点。本次调查工作除了起到调研的作用外,还起到了对大学生的警示作用,使被调查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社会问题。

大学生对急救培训方式、方法以及地点的需求信息将给红十字会等培训机构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大学生现有急救知识来源前两项分别是网络电视(48.6%)、培训讲座和学校(37.0%),说明网络电视和学校培训是目前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网络电视宣传和学校培训是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有效途径。认为培训最佳场所是学校的大学生比例较高(52.9%),说明大学生倾向于在校园接受培训。培训最佳方式选择利用专门的人体模型模拟练习的占62.5%,说明大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必须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急救技能。培训最佳方式选择急救知识讲座的居第二位(25.0%),在实际培训中采取培训讲座加模拟练习应是最受公众欢迎的方式。

3.3医学生与非医学生急救培训策略探讨利用SPSS软件对本次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自评掌握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的比例分别为26.8%和18.6%,远高于非医学生的0.9%和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医学生急救知识来源课堂讲座占54.6%,其次是网络电视,占32%;非医学生急救知识来源网络电视占63.1%,其次是课堂讲座,占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场所医学生选择医院或急救中心最多,占46.4%,其次选择学校,占45.4%;而非医学生选择学校最多,占59.5%,其次是医院或急救中心,占21.6%。

3.3.1医学生急救培训。医学生身在医学院校中,平时课程中接触各种医学知识,当然也包括急救知识。另外,医学生在外科总论课程等实验中也能直接学习急救技能,其急救技能远高于非医学生。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医学生掌握基础急救技能的比率也不是50%以上,主要是由于医学院校有许多专业,部分专业学习外科知识较少,而且有时就是学到过急救技能,由于不是专门学习急救技能培训,学生也容易遗忘。医学生选择急救培训的最佳场所是医院或急救中心,体现了他们希望更加专业、更加针对性地学习,这一点必须引起学校管理部门和急救培训机构的注意。医学院校不能用日常外科实验课来代替专门的急救培训,针对基础急救技能的培训工作应独立于外科实验之外。

3.3.2非医学生急救培训。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非医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严重缺乏,但他们学习急救技能的需求很高。在大学校园开展急救培训具有对象素质高、积极性高、人员集中、易于开展工作、时间场所都容易统一安排等优点。教育管理行政部门、红十字会、高校领导层应积极取得联系开展急救培训工作。可以由红十字会派出的急救师授课,高校医院或医务室协助培训工作,在学生中发展一批有证书的合格救护员。学校方面要将取得救护员资格作为大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营造学习急救知识技能的良好氛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他们具有了急救技能不但能够在突发事件中积极参与营救,还可以指导家人和朋友学习急救知识,能起到急救知识载体的作用。

3.3.3在大学城开展急救培训。中国总共有50多个大学城,如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等等。大学城中通常聚集各类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医科大学、各类学院以及专科学校等等。培训工作可以依托大学城内的医学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人力资源来开展。红十字会等培训机构可以和医学院校合作,首先在医学院校临床和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救护员培训。由于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关专业优势,他们能够较快地成为合格的救护员,并取得救护员资格证书。当非医学院校开展培训工作时,可以让这些有救护员资格的大学生担任助教,让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学以致用。这样既巩固了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也减轻了培训机构人力负担。一段时期后,医学院校就可以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急救培训师资力量,大学城内的急救培训可以转为由医学院校负责培训,红十字会负责监督,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周海斌,张军根,于晓华,等.杭州市2000~2009年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3):237-240

[2]王文莉,吴睿斓,符丹,等.泉州市区2007~2011年院外急救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251-253

[3]冯基花,张剑锋,阳世雄,等.广西南宁市2008~2012年院前急救疾病谱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3):129-132

[4]周树生,吴向辉,汪梅朵,等.探讨临床教学医院急救基本技能培训现状与发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8):777-779

[5]单爱军,王进,杜波,等.深圳市心源性猝死院前急救的调查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4,(z1):79-83

[6]罗银秋,潘杰,梁美英,等.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10,17(15):5-7

[7]何水英,吴涛.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应急救护知识调查与培训策略[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4):196-198

[8]李淑兰,吴瑛,张克君. 医学生突发事件救援急救能力及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36-38

[9]Chojnacki P,Ilieva R,Kolodzie JA,et al.Knowledge of BLS and AED resuscitation algorithm amongst medical students--Preliminary results[J].Anestezjol Intens Ter,2011,43(1):29-32

[10]罗丽珊,连向阳,江勇,等.企业员工对心肺复苏认知度及现场实施急救意愿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8):936-937

[11]苏云升.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高校的学生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8(2):26-28

(王一伊编辑)

【通讯作者】武继文。

【作者简介】王超(1994-),本科生。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163);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4年项目(编号:201410312043Y)。

[中图分类号]R 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94(2016)01-065-4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选项医学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