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儿
留美博士和他的留守妈妈
□凤儿
2016年5月26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何江作为研究生代表,成为三位演讲嘉宾之一,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同台演讲,成为首个登上哈佛演讲台的中国学生。他演讲的题目《蜘蛛咬伤的轶事》,便是他和妈妈曾献华共同经历过的往事。消息传来,远在湖南宁乡的竹山新村沸腾了,因为何江就是从这里走出去,从而站在了哈佛的演讲台上。乡亲们都知道,何江成功背后,是“留守妈妈”曾献华多年辛苦的结果。为了儿子,曾献华几乎没有走出过这个村子,可朴实无华的她,却让很多妈妈汗颜,而她独特的教育办法,也值得许多父母借鉴。
1993年正月初十,节日的喜庆还未散去,湖南省宁乡县停钟村(现改为竹山新村)一间简陋土坯屋内,却传来激烈的争执声。妻子曾献华站在桌子这头,丈夫何毕成蹲在对面,眉头紧皱。下午时,同村的老乡来找何毕成,说工地上缺人,问他过了年去不去。因为这事,夫妻俩意见不一,大吵了起来。曾献华所在的停钟村大约有二十几户人家,田地不多。1988年,曾献华生下大儿子何江,两年后,小儿子何蛟龙出世。孩子小,离不开人,夫妻俩便只能在家种地,一家四口守着两间土坯房,靠着家里的五亩田地生活。去年雨水多,土坯房成了危房,很快便没法住人,何毕成考虑和妻子出去打工,在外面挣几年钱,回来把房子翻修一下。
丈夫的心思,曾献华都明白,可男孩子越大叛逆心越强,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督导,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曾献华语重心长地说:“都说七岁看老,孩子长大后正不正,全看小时候父母怎么管,生活苦点没事,熬熬就过去了,可教育孩子,等不了。”曾献华最终说服了丈夫,夫妻俩决定继续留守在家。
那时,孩子还不兴上幼儿园,村里的孩子大多光着屁股,四处乱窜。白天去地里干活的时候,曾献华便把两个孩子也带到地里,让他们坐在田埂上看书,孩子小,不识字,只能看一些小人书。一开始,孩子还能坚持,可时间久了,两人便被路边的野草野花吸引,根本没把心思放在书上。
几天后,丈夫买回来一斤猪肉。平日里吃惯了米粥,闻到肉味,两个孩子眼睛都直了。曾献华特意做了一碗红烧肉,红红的酱色,闻起来特别香。饭做好后,曾献华把碗筷摆上了桌,丈夫从地里还没回来,她把两个孩子拉到身边,笑着问道:“最近看的书,可都记住了?”两个人点点头,他们觉得妈妈不如爸爸严厉,打打马虎眼也就过去了。“好,既然都记住了,那么你们跟我说说,都说了什么?说对一个,给一块红烧肉。”弟弟何蛟龙耍起了小聪明,对妈妈说:“看过都忘了,没记住。”曾献华听后,不再嬉皮笑脸:“到底看没看?看就是看了,没看就是没看,妈妈能允许你们偶尔调皮,可撒谎骗人,我绝不会纵容。”两人被妈妈板着的脸吓到了,这才承认自己没看。“爸妈找来书给你们看,是想让你们多学点东西,而不是让你们糊弄爸妈,什么时候想通了,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吃饭。”那一次,是兄弟俩唯一一次见妈妈发火,也是唯一一次没有吃晚饭。
经过这事,他们都达成了共识,不管什么事都不能糊弄,特别是不能糊弄父母。父母再找来书后,兄弟俩都认真地记在了心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家里的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买新书需要钱,曾献华买不起,左思右想之下,她有了一个办法,去收破烂,别的不要,只收书。
地里不忙的时候,曾献华便提着尼龙袋走街串巷。
白天妻子在外面收书,晚上何毕成便给两个孩子说故事。这些收来的书五花八门,很多字孩子都不认识,何毕成便把这些道理,编进故事里,每天晚上一个“睡前故事”,让两个孩子在故事里学会做人。何家有书看,也有故事听,村里不少孩子都喜欢来“蹭书”,小小的屋子里,常常挤满了人。年幼的何蛟龙有种“护食”心理,怕别人弄坏自己的书,总是嘟着嘴。一天晚上,屋外刮起了大风,气温降至零下。不到五点,全家人便把晚饭吃了。曾献华生了一盆炭火,还往炭火里丢了两个玉米,一家四口围坐在火盆前,闻着玉米香,听起了《那盏灯》的故事。此时何蛟龙幼小的心里深深明白了予人方便予己方便的道理。
上小学后,何江和弟弟因为看了很多书,底子扎实,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天晚上,曾献华都会陪着两个孩子看书写字,她懂的会跟孩子讲讲,不懂的,也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有妈妈当老师,两个孩子信心更足。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曾献华逐渐发现,男孩子大了,很多心事都愿意放在心里,曾献华有些担心,如果孩子遇到问题,不能及时疏导,时间久了,会郁结于心,孩子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相比之下,孩子能否成人,是否有着宽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曾献华决定让两个孩子开始写日记,每天一篇,任何事,只要有记下来的意义,都可以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何江所在的班级竞选班长。按照何江的能力,他完全可以胜任,可当老师让同学们推荐人选时,他却选了别人。
晚上,从日记本里看到这事后,曾献华告诉何江:“其实真正的为班级好,对老师负责,是推荐一个有能力的班长,大家公平去竞争,才是对同学的尊重,你的放弃,在我看来,不是成全,而是不相信自己。你想想,如果你推荐的那个人,没有把班级管好,你后悔吗?”听完妈妈的话,何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终,何江找到班主任,并最终当选为班长。曾献华知道后,很为孩子开心:“既然当了班长,就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把这个班级管好,用土话说,能把活揽来是本事,能把活做好,更需要本事。”几天后,在母亲的授意下,父亲又有了新的“睡前故事”。
“古代有个叫罗子的人,他特别谦虚,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他总说自己不行,即使是有把握的事,为了显示自己的谦逊有礼,他也会让给别人。没多久战争爆发,兵临城下。罗子有退敌的良计,可是他依然不愿‘出风头’,导致敌人进城,杀伤无数。这时,罗子才后悔万分,自己不该事事都谦让,不该埋没自己的才华。而村民们知道后,没人觉得他高风亮节,反而埋怨他看不清时势。”在父亲的引导下,何江和弟弟都不愿成为“罗子”那样的人。
很快,何江升入了初中。书本上很多知识点,曾献华已经看不懂了,要说以前是她给两个孩子当老师,那么现在则是孩子给她当老师。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时,她都会抽空把课本先看一看,遇到不懂的,则会虚心地去问孩子,这么做,只是为了给孩子一点压力,让他们把不懂的弄明白,明白的加深印象。因为有妈妈这个爱提问的“学生”,何江和弟弟一刻也不敢懈怠,生怕在妈妈面前丢脸。
高考前夕,何江跟父母商量起了报考志愿的事,他想报考生物类的专业,主意已定,决不更改。弟弟建议他听听父母的意见再决定也不迟。何江反问弟弟道:“你还记得小时候我得肺炎的事吗?”六岁那年,何江得了肺炎,家里穷,没钱去医院,眼见着孩子高烧不退,曾献华没办法,只能上山采药,用土办法给儿子治疗,虽然治好了病,但却冒了很大的风险。“其实在农村里,不少人依然沿用偏方治病,这些偏方有些科学,有些不科学,能救命,也能让人丧命,我想多学点东西,把更科学的治病知识,传到这些闭塞的村落里。”弟弟便觉得哥哥的想法很了不起,冲哥哥竖起了大拇指:“哥,以后我也学医,帮你。”
2005年,何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大一下学期,何江便有了以后出国深造的想法,而他首选的就是哈佛。没想到,父亲知道后,却觉得他有点好高骛远。母亲私下里跟何江说:“别听你爸的,自己看轻自己,别人永远不会看重你,你说行,就一定行,妈信你!”
在大学里,英语是何江最弱的科目。为了练好英语,他想了一个好办法:看纯英文的名著。他借回来一本英文名著,整天抱着看,遇到不懂的,就标注下来去问老师。在摸索当中,何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学习起来竟事半功倍。何江把这些心得体会,都传授给了弟弟。靠着哥哥的“远程教学”,弟弟何蛟龙如愿考上了电子科技大学。大四时,何江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拿到了去哈佛留学的全额奖学金。
2009年,何江来到哈佛,开始了他硕博连读的生涯,主要研究超高分辨显微成像研究流感入侵人体过程及大脑神经元细微结构。刚到美国时,何江很不适应,哈佛的每个学子,都曾是佼佼者,在这里,昔日的光环淡去,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求学者。何江变得不自信,原本带着湖南口音的口语,让他更加不敢开口说话。
曾献华知道后,很着急,可又不知道怎么去帮儿子,便让小儿子教她发短信。会打字后,她第一时间给大儿子发了信息:“还记得你高三的时候,你想参加一个征文比赛,可你怕失败,不敢参加。还记得妈怎么跟你说的吗?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事都会有结果,就像地里种庄稼,虽然是靠天吃饭,可种了才有可能收成,不种就啥也收不到。”在母亲的“种地理论”下,何江决定振作起来,重新出发。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里,他想尽办法让自己当上了本科生的辅导员,与一群本科生同吃同住,跟他们聊天,从而让自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一次,一群西方的朋友,正在一起热聊,何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他热情地走过去,坐了下来,希望能搭上话。可对方聊的他不懂,他聊的别人又不感兴趣,气氛顿时冷场。室友们知道后,都笑话他是“冷场王子”。吸取了这次教训,何江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久而久之,他在哈佛交到了很多知心的朋友。
2016年3月,何江和同学在食堂吃饭,聊起了毕业典礼演讲人的事。见他有心想去试试,教授便鼓励他:“你觉得自己行,就去努力争取,失败了,也没什么丢脸的。”这跟父母的教育方法不谋而合,何江决定试试看。申请哈佛的毕业典礼演讲,总共有三轮测试:第一轮:递交个人学习、科研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从10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要求脱稿模拟演讲。经过几轮选拔,何江最终入选,成为首位登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学子。
2016年5月26日,何江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完成哈佛学业后,何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学习,而弟弟已经研究生毕业,被上海一家科研单位录取。
2016年7月中旬,何江即将完成在哈佛的学业,奔赴下一段旅程。他给妈妈发了条微信,并拍了一些哈佛的照片给妈妈看:“老妈,在哈佛待了好几年,我都没好好让你看过我的学校,我快走了,让你好好瞧瞧。”曾献华收到后,发了个笑脸过去:“我早就看过了,我自己在网上查的,你弟弟教我的,想你的时候我就去看看你的学校图片。”何江的眼睛顿时湿润了,他知道,不管走多远,妈妈的目光会一直追随着他们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