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慧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信心不足,心境不佳,方法不当,会影响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情绪低落,不能够从主观愿望出发主动学习。那么,这个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学。因此说课堂教学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它关乎培养出来的人的素质问题。教学方法不改,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就不灵活,就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难以形成。教学方法不改,课堂任务难以完成,学生的负担也会加重。因此,改革课堂教学迫在眉睫。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潜能;核心
一、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做陪衬的倾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善于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知识。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规律,巧妙设疑,让学生有问题可想;然后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路可走;当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内涵之后,教师因势利导,总结知识的内部规律,让学生有章可循。这种给问题,引思路,教方法,揭规律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过程。
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给学生自学的时间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学生“自学”这条主线,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把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课内不安排自学,让学生预习也是放在课外。那么,我们现如今倡导把自学引进课堂,使学生自学时间有了保证,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有了针对性,学有了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与“学”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把自学引进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经过实践,本人已经初见效果。为了使学生通过自学初步理清课文的层次,课前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理解课文,使一些抓不住要领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抓手。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充分利用书后作业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也是一个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有些书后作业题目往往起着理解文章思路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作业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对低年级儿童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能而且必要。许多刚刚入学的儿童,在学好拼音之后,就借助拼音,认读汉字,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拼读生字,分析字形,自己想办法寻找记住这些生字的妙招,进而引导学生看图说义。看到一篇新文章,学生就会初步自学。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要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中就要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摸索到识字的规律,培养学生识字方面的自学能力。到一二年级开始教学生查字典,并逐步学会运用成语词典,在识字过程中要将词与句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读写训练打下初步基础。
三、以思维为核心,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上。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也要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有没有价值,常常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知道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有问必答。这是开始阶段为了鼓励学生质疑时常常采用的答疑方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2.自问自解。有的学生由于教材读得不够细,往往会提出一些文中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提醒学生,再仔细读一下课文或某一段落,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又不会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善于动脑思考,深入研究课文的好习惯。
3.生生互解,能者为师。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那么就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要及时表扬答得正确的学生,鼓励这种认真钻研的精神。这样,能够极大地调动和鼓励学生认真自学,积极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4.组织讨论,集思广益。当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质量较高,比较有研究价值,或者是比较难以解答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集思广益,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善于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讨论的形式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同桌为单位。
总之,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自学及提问,不仅能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同时能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来稳.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J].课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03).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