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红
摘 要:随着我国国情的不断改变,教育机制和方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需求,教育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而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贯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小学体育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一线体育教师的角度,对小学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谈几点见解。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重要意义;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家长对小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生不仅仅要学好学校的课程,还要上各种辅导班和兴趣班,原本就不多的锻炼时间更加稀少。而小学体育作为小学为数不多的学生实践课程,就要负担起调节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和积极向上品质的重任,因此提高其教学质量是必须的。本文通过阐述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操作性,简要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体会,把自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希望此文可以对广大小学体育教育者有所帮助。
一、小学体育教学在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小学体育教育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因为其特有的实践性和合作性有利于健全小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特征,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协调能力,是在这个用分数衡量一切的社会中难得的具有调节压力和锻炼实践能力的科目,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难以取代的作用,需要格外重视。小学体育中锻炼身体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游戏和一些团体性体育项目,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老师互动的部分,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学竞赛的部分,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竞争的意识。体育教学上述功能的发挥,借助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堂气氛的两个极端化
小学生的自主意识还比较弱,容易受到老师的情绪影响,其课堂气氛也主要由老师来控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出现了两极化。对于重视学生发展教育的发达地区,其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由于老师严格要求完成教学目的而变得过于严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失去了体育课程的乐趣;而对于贫困地区的落后小学,体育课程则成了老师放松、学生玩游戏的时间,体育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目标。这对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小学体育课堂还是采取老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老师怎么安排课程,学生就怎么学习,而老师也往往只重视自身的教学进度,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结果教学任务完成了,但锻炼效果却没达到,同时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别谈培养创造性思维了。小学体育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个性化、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内容,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三)教育教学忽略了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处于两个完全不能互通的角色,老师的威严不容学生侵犯,学生敬畏老师,双方难以近距离地沟通和交流。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一般也只是给学生做简要的示范,在学生开展练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差,导致老师难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全面,难以找准每位学生的思维发散点和兴趣敏感点,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感知来安排教学内容,限制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思维培养的效果。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发挥小学体育教学优势,开发学生右脑潜能
人的创造力和认知风格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的左右脑分工协作,才构成了完整的人的生理反应,而左脑往往负责人的逻辑性和分析性,右脑则负责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用到的往往是逻辑分析能力,而很少用到空间想象,因此对左脑的开发利用要比右脑强,那么,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就要注重开发小学生的右脑。形象思维、非言语思维的培养,正是开发小学生右脑潜能、激发其创造性的关键,而这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占有先天的优势。小学体育主要是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即非言语能力,通过体育动作来完成各种游戏的竞技即形象能力,因此,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把握这一优势,开发小学生的右脑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乒乓球这一项目时,老师可以通过教导基本的动作内容,来让小学生想象两人对阵时怎么针对对方的落球点来进行还击的动作,这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二)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有必要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氛围;作为学生锻炼身体和培养自我调节能力的主导者,更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老师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以一个愉快的、轻松的状态面对学生,而带领学生上课时也不要太严肃,要时刻微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其次,老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对自己的授课结果多进行反馈,只有彻底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采取更好的措施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小学生羽毛球教学时,老师在教完基本接球姿势和攻击要领之后,可以与学生组团对打,以实践来教导学生学习要领,也能通过实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不经意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影响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常的方法是改变传统的你教我学的授课模式,而将授课内容游戏化,在游戏状态下,小学生的精力能够高度集中,以此来培养小学生发展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运用情景引导教学法和自编自导教学法,来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僵硬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通过问题和情景展开想象,寻找适合情景的体育动作学习,也能充分锻炼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例如,在小学生体育训练结束后放松休息时,老师可以教小学生一个让思维打散的游戏,例如体育竞技名称比赛,让小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也可以给予小学生一个固定的体育主题,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展开自己心中向往的参赛情境和细节,以此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从事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体会较为深刻的几方面,只有克服了体育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极端化、教学内容传统化、与老师互动较少等问题,才能充分开发学生右脑潜能,并创造出舒适的教学环境,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优势。只有将创造性思维贯穿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始终,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养成良好体育兴趣,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玲.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2).
[2]杭明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式[D].浙江师范大学,2015(0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