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含明 张燕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历史时期梁平木版年画产业形成、兴盛和衰落的地理原因,并讨论了这种地理影响对当前梁平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地理区位
梁平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梁平年画产业在当时为什么能够如此兴旺?探讨年画产业曾经辉煌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以年画为代表的梁平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更为促进梁平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地理学区位分析角度,分别从农业、竹资源与造纸业、交通条件以及文化底蕴四个方面,讨论梁平年画产业形成和兴旺的原因。
一、梁平木版年画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1.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
历史上梁平年画产业的形成与兴盛,首先得益于有利的农业(种植业)生产条件,包括气候适宜、耕地比重大、地势平坦等方面。梁平属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不稳定,初夏多阴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绵雨,冬季温和,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沛,多年平均降水1262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份,雨热同期。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区,山地、槽谷相间而行,槽谷地区以平坝、浅丘为主,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带。全县耕地44%分布于丘陵区,56%分布在河谷平坝区;其中67%的耕地在海拔500m以下。尤其是南华、明月两山之间有宽达15km的平坝地带,历史上称“梁山坝子”,是四川盆地除成都平原以外少有的平坝地区,其中耕地尤其是水田集中连片分布,非常利于农业生产。自历史时期以来,梁平的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格局没有显著变化。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为梁平赢得了“金开银万,不抵梁山一半”的美誉,也为梁平木版年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
2.丰富的竹资源和兴盛的造纸业
丰富的竹资源和兴盛的造纸业为梁平木版年画的生产提供了直接原料。梁平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合竹子生长。县内及相邻地区的山地有着广袤的天然竹林覆盖;县内西北部有竹山镇、西部比邻四川大竹县,从地名可知这一地区盛产竹子。其中明月山内部槽地——百里槽一带,竹林茂密、遮天蔽日,形成了覆盖竹山、虎城、龙胜、屏锦等多个乡镇的“百里竹海”,其成片竹林达14万亩,竹类品种37个。其中就包含生长快、产量高的白夹竹,它可为木版年画生产所需竹纸提供丰富原料。
在丰富的竹资源基础上,梁平的造纸产业在历史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梁平竹纸的产品主要有三种:二元纸、粉笺纸、黄表纸。二元纸主要用于书画,粉笺纸专用于木版年画生产。梁平木版年画雏形是刷红纸以及在红纸上墨印简单的图案和神灵。历史时期梁平竹纸制造业规模极大,到20世纪50年代达鼎盛期。当时该县大小造纸作坊星罗棋布,最具代表性的有仁安村大石坝、七星村邓家、鱼鳞口等手工造纸作坊,其中仅七星镇仁安村就有上百家作坊。兴盛的造纸产业为木版年画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
3.重要的交通要冲
梁平自古即为出入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其大致在3个方向连通四川盆地与外界交通,是蜀道上的重要枢纽。
由县城向东连通万州,穿过三峡经长江水路可通往华中、华东地区。历史上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联系,主要依赖向东经三峡的水路和向北越大巴山、秦岭的旱路两条。其中盆地腹地和成都平原地区向东,如果完全走水路则需绕道川南的宜宾、泸州、重庆等地,行程漫长耗时;直接走旱路从邻水、大竹向梁平集中,再到万州换水路,则盆地内行程相对便捷、安全。所以梁平至万州之间自古客商往来频繁。现在梁平境内尚完整保存一段古驿道,即“万梁古道”, 资料表明其开凿于明代,清乾隆二年辟为驿道,大致经县城向东北,沿现在的沪蓉高速沿线到分水镇,再沿国道318经高梁镇到万州。
由县城向西经大竹县,可进入四川盆地腹地以及嘉陵江中上游和川北地区;或由大竹向北经汉中谷地进入关中、华北地区。梁平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和早期集散地袁驿和屏锦就在梁平通往大竹的路上。
由县城向西南经过垫江、长寿可从陆路抵达重庆、涪陵或自垫江向西经邻水到广安、合川,进入四川盆地腹地。其中经垫江通往涪陵的线路即是唐朝著名的古蜀道之一——“荔枝道”的南段。荔枝道经梁平县城、屏锦、袁驿入大竹,再通过今天的达州、宣汉、万源、镇巴,沿秦汉时期“子午道”进入关中盆地。自唐朝形成荔枝道以来,直到明清时期,这条线路仍然是四川盆地以及云贵地区连接关中和华北、运输茶盐纸等商品的重要通道,梁平木版年画也经由此路销售到北方各省。
4.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地处出入盆地的交通要冲,自古以来迁客骚人往来如织,梁平成为文化汇聚和交流的中心,直接促成了梁平本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南宋时期曾先后有著名诗人范成大和陆游游历梁平。范成大写下了大气磅礴的诗篇《蟠龙岭》;陆游留下了著名的律诗《蟠龙瀑布》。明朝中期梁平本地士子来知德,放弃功名、潜心学术,历二十九年之久完成了著名的《周易集注》,是历代研究易理的集大成者,来氏也因此而享誉海内外。明末清初,著名禅宗大师破山禅师在县内金带镇创建“福国寺”,弘扬佛法,对西南地区影响极大,福国寺后更名为双桂堂,被称为“西南禅宗祖庭”。该寺历经300余年,香火鼎盛,人才辈出,先后有破山、竹禅等著名僧人,除佛法精通外,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除史籍所载人物以外,梁平还完整保存了不少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景观,其中包括百步梯摩崖石刻、文峰塔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促使历史时期的梁平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目前梁平县挖掘整理出以木版年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6项,其中5项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15项列市级非遗目录,早在2008年梁平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二、梁平木版年画产业的兴衰
上述四方面的原因,为梁平木版年画的形成、发展和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年画的最初产生已无明确资料可考。屏锦镇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出现了印刷红纸的刷房,当时在红纸上墨印简单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此可视为梁平木版年画的最初雏形。
到清乾隆年间,年画业成立了行会——“梅葛会”,并修建“梅葛庙”。这标志着年画产业进入成熟期。《梁平县志》记载:梁平年画早在康熙年间就已在宜昌、沙市、汉口设有分庄,产品销往陕西、西南各地及长江流域,盛极一时。据调查,当时的年画作坊在屏锦铺(今屏锦镇)就有“元兴号”、“信立号”、“正兴号”、“恒泰正”、“德和泰”、“凤祥云”、“王幺门神“等多个字号。
民国初期至抗战前期,梁平年画进入鼎盛时期。每年生产数百万幅,除满足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外,还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由于年画手工业作坊林立,屏锦、袁驿两地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刷坊街”。梁平县有30余家作坊,众多的年画手工作坊,小的有艺人二三十人,大的四五十人不等,从业人员数百人。年画由单色发展到多版彩色套印,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手工彩绘,工艺由简单到复杂,品种不断丰富,成为全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镇上当年半边是作坊店铺,半边是客栈、茶楼、酒肆,每逢年画定货、销售旺季,全国各地商贾云集,有“小重庆”之称。
抗战时期,因战乱梁平的年画产业一度萧条;解放后由于社会变迁,尤其是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传统木板年画市场逐渐萎缩;同时梁平在农业时代所具有的交通优势也不断丧失。最后一个手工作坊在1958年停产。此后经历“四清”、“文革”等社会动乱,大批画版被损毁,技术失传,木版年画技艺濒临失传。
三、梁平木版年画发展的启示
梁平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兴盛,得益于适宜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交通区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年画产业的衰落,则在于社会进步和变革之后,原有的手工技艺已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也不断削弱。
在保存传统技艺和历史文化的美好愿望下,梁平木版年画在其行业消失了50余年后的今天看到了复兴的生机。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梁平县应深入挖掘以木板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技艺和历史遗产,形成雄厚的文化产业链;并以此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应看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相应的自然资源,更需要营造优越的交通、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氛围。自然资源取决于自然禀赋,短时间内人力难以改变;但可着力改善交通、技术条件,并通过优化创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体制,从而促进梁平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