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专题

2016-03-14 17:55施美彬吴俊和
地理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红杉图例考点

施美彬 吴俊和

一、 考纲解读

二、考点层析

考点1:区域空间定位

【疑难突破】世界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

区域空间定位的判断思路遵循由“大范围”到“小范围”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该区域的半球位置,即根据赤道判断南、北半球,根据20°W和160°E判断东、西半球;然后,根据各大洲经纬度数值范围判断该区域位于哪个大洲;最后,结合该区域轮廓特点或其它信息判断其位于该大洲的哪个部位(如东岸、西岸或内陆)或濒临哪个大洋、哪个海域。

如图1四个岛屿的空间定位,可按照以上思路进行判断:①是位于亚洲东部、西太平洋的北海道岛,②是位于东南亚的爪哇岛,③是位于西半球的新西兰北岛,④是位于北美洲南部、濒临加勒比海的古巴岛。

考点2:区域地理特征推理

【图释考点】区域地理特征(图2)

【疑难突破】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推理区域地理特征

由于构成某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根据区域图中某一要素信息的读取可推知其它地理要素的特征。

(1)根据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推知当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如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根据该区域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分布,推断该地河流水文水系、土壤、典型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如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由亚洲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可推导出河流的主要特征,如图3。

(3)根据自然地理特征推断该区域的农业、工业生产特点及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如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根据降水丰富、河网密布、地势低洼的自然地理特征发展了基塘农业;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能源资源短缺,不适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形成了城市群;由于珠江三角洲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了河运发达,同时公路、铁路建设多桥梁的特点。

考点3:区域特征差异比较(以我国区域为例)

【图释考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4)、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图5)

【疑难突破】

1.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划分(表2)。

2.三大经济地带

以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划分(表3)。

考点4: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图释考点】区域发展阶段(图6)

【疑难突破】

1.区域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区域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的自身发展一般包括初期、成长和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特征如表4所示。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初期阶段:在区域开发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空间结构渐趋复杂,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人地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转型阶段:成长阶段后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产业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4)再生阶段:区域经济的衰退使人们认真思考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产业结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另一方面,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区域又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三、图像突破

1.区域组合图判读

【图型解读】(图7)

【判读方法】

区域组合图主要由主图和注释图构成,读图时先读主图,再读注释图。以图7为例,具体读法如下。

(1)读主图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确定区域位置:由图中经纬度(40°N,110°W)判断该区域为美国局部示意图。

(2)根据图例获知本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从图中可知河流的流向及分布、湖泊的大小及分布、沙漠的位置及范围等,从整体感知本区的自然特征。

(3)读地势的起伏及海拔数值:本注释图是将主图某一部分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进行了放大。由图可看出内华达山脉东坡陡峻、西坡较缓,再结合海拔高度,可知西坡A点以西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地形为平原。

(4)读气温和降水量的数值及其变化:由图中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及季节变化可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差异。

2.某区域不同发展时期示意图判读

【图型解读】(图8)

【判读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图例,明确每个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其次逐图对比各个地理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表现;最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地理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或影响。以图8为例,其判断步骤如下。

(1)读图名,看图例。该图为某区域不同发展时期示意图,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的地理事物有:交通线、居民点、温泉、水电站、矿产等。

(2)细对比,找变化(表5)。

(3)联知识,析原因。该区域的居民点增多、规模扩大,交通方式种类增加、密度增大,水能资源得到开发,这主要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关。

四、思维建模

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分析思路

【典例精析】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9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10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解析:(1)根据该地等高线的数值可看出该地的主要地形,根据东西部的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地势状况。(2)形成雨、雾的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使水汽凝结的气温条件等。由图9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加上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形成较多的雨雾。(3)由图10可知,杭州与阿克塔相比,气温年较差大,这是不利条件;从降水看,杭州夏季降水量大于阿克塔,这是有利条件。(4)从题干材料“活化石”、“材质优良”、“最有价值”、“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等信息可得出开发利用的方向,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研究和环保价值。

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

(1)获取信息:学会从文字、区域图(图例)、统计图等素材中获取有效信息。

(2)描述表达:注意语言简洁、多使用地理专业术语。如地形特征要从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特点两方面描述;评价类题目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说明。

(3)知识应用:如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推知该区域受西风带和寒流影响,从而得出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2.以例建模

解答区域综合性题目时,首先要判别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其次,分析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最后,综合分析评价区域特征,抓住区域的优势、劣势、特色及功能,明确发展方向。具体思路如图11所示。▲

猜你喜欢
红杉图例考点
江苏省盱眙县:红杉映天泉
红杉的启示
找拼图
找照片
小幽灵,大智慧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可爱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