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燕
【摘 要】数学教学应该结合时代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使用教材,从生活中提取真实、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充实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掌握知识以后,鼓励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小学数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不是脱离实际、抽象的计算与公式的套用,而是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建构模型、总结规律的课程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并带进课堂,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会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功效。周玉仁教授曾说过:数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的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起到了沟通实际问题与其数学含义的桥梁及思维杠杆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努力把数学知识置于实际情景中去,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问题,寻找每个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形,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小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小数;又如: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学生说说自己体重的一半,即1/2是多少,学生一下就能明白,整体不一样,部分也不一样。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生活问题数学化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来源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强调形象性。教学不仅注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还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实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和感性化的材料的辅助来展示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知识的内涵。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认知需求,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数数”时,我让学生数一数周围物体的数量,有几个同学,几本书几只笔,几条凳子,几张桌子,激几盏日光灯,几块橡皮,回家也可以数数自己家里有几个人,几扇门,几个水桶等具体事物。在学习“认识物体图形”时,我让孩子们回家后,每人找一个物体,并拿到班级和大家一起认识交流。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兴趣盎然。
三、解决生活问题,让课堂活动生活化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学习知识以后,要指导孩子们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去思考。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教学实例。如在教学了“认识物体”以后,我让学生在教室里面找出圆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孩子们非常的积极,而且找到很多,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又如在教学了方向与位置后,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在教室的座位,选择用前、后、左、右中的一个字来说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每个孩子都踊跃的参与,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得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和实践活动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例如在教学了二年级“统计”一课后,我让孩子们分组去统计了“全班同学家庭人口情况”以及“评选动物明星”,就是给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大象、狮子、小熊、猴子等动物,让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最后评出班上的动物明星,还让孩子们统计了全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动画城,智慧树等。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培养了孩子们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找准教材内容体现生活实际的“切入点”,把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有选择的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水平,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掌握知识以后,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修订搞),2012
[2]张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
[3]李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