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2016-03-14 06:44徐晓虹
文理导航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小学数学教育

徐晓虹

【摘 要】传统数学教育只注重教授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和优秀人格的培养。殊不知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以及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更加缜密、细致的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但受传统教育的束缚,主动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教师较少,由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人格教育,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此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人格教育

一、情感教育,培育全面型人格

无论是小学数学教育还是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是必要的,只有以情感为依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毅品质、独立性等等。首先数学教师应从简入繁的方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自信心提升才能更加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存在挫败感,必然不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去学习数学新知识。其次,坚毅的品质不仅是数学这门学科所需要的,更是语文、英语等学科所需要的,只有培育坚毅的性格,才能帮助学生在困境和难题面前不屈服,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不畏惧困难。如果小学生做事畏头畏尾必然限制其解题思路和行为,影响其学业成就和其他成就。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当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云亦云是提升不了创新型的,只有勇于不同,不盲目从众才能让学生明了自身的正确性,避免消极、轻率。情感是指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二、反思自我,培育主动性人格

主动性人格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家长的引导,以及学生的努力。主动性人格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因材施教成为空口号。基于此,为促进小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为期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做到师生共同成长。其一,实践为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小学数学教育不是死板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思考。比如在教授三角时,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同的三角形中,并依次归纳出三角种类的不同以及相同之处。其二,小学教育中小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讨论,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开展“圆桌会议”,鼓励小学生自由结组,发表个人意见。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主动性,为其之后的发展和教育打下基础。

三、自主探索,培育思考性人格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培育学生的思考性人格。具有思考性人格的学生能够自觉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待学习中的问题,并不因为某种解决方法而沾沾自喜,反而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可行的方法。他们喜欢标新立异,主张在数学的学习中寻找“最优解”,以缩短解题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索未知的数学奥秘。思考性人格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抱有不服输和容忍的态度,由此小学生教师自身人格之间关系到思考性人格的培育。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既不能一视同仁也不能因人而异。其次,正如上文所述,培育思考性人格是教师的目标之一,但是肯定有大部分学生其意愿不高,对其培养的过程中,可能面临诸多问题,由此数学教师不应该焦躁,应该放手让他们“去领悟”、“去经历”、“去总结”,来确定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四、合作教学,培养容纳型人格

当下,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原生家庭的骄纵使得学生的容忍力不高,不具有包容他人的能力。由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定要培育学生的容忍力,勇于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并接纳自身的不足。小学数学中的小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有的放矢地培育学生的包容力。由此,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开展合作教学。相信在合作教学开战之初并不顺利,数学教师应在此时充当学生前进中的导向标,启发学生的思考,明确行为和认知上的错误,以强化目标行为。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明了此事容易,做起来就很困难。小学生期待教师的表扬,反感教师的批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期待表现自己的优势,来得到教师的夸奖。合作教学中,小学生自我中心格外突出,强调其他学生的不足之处,而彰显自身的优势,而这种做法在合作中是致命的,只有团队协作,只有互相信任,恰当分工,才能取得完美的成绩,由此进行合作教学,数学教师格外注重引导和启迪。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更好的发展。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来说,不仅需要培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需要学生具有坚毅、果敢、独立的个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永德.小学人格教育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01)

[2]沈蕴珉,陈娟.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3(10)

[3]虞志高.人格教育例谈[J].文教资料,2010(05)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