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路,方法先行

2016-03-14 23:15丁建明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丁建明

摘 要: 在跳远训练中,助跑速度和节奏、起跳方式、踏跳姿势、落地姿势等因素,都会影响跳远的成绩和效果。教师在训练小学生跳远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以提高跳远动作的准确性和培养良好的跳远习惯为目标。通过示范引导,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把握要领,强化对小学生训练结果的巩固,以此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示范方法 跳远训练

随着跳远技术的逐渐发展,小学跳远训练研究正在不断进步。在小学跳远训练中,影响学生跳远成绩的主要是:助跑速度和节奏、起跳方式、落地姿势等因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跳远的过程中要以准确的示范动作,引导学生注重训练细节,同时也要以适当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示范引路,重视对训练细节的示范与引导

(一)掌握助跑动作,促使起跳前形成最大速度。

在引导学生练习跳远动作时,学生经常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确的情况,这实质上反映的是“学生尚未把握好助跑节奏”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通过准确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助跑的要领,并通过反复试跑,把握助跑的节奏感。

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之前,应该就助跑要领向全体学生展开讲解,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有所了解,为准确掌握助跑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助跑所遵循的节奏感及助跑所获得的距离,能够为跳远提供动力,大家都知道‘距离=速度×时间,因此,倘若我们想要通过有效的助跑,实现最大的跳远距离,就应当尽量保持最快的初始速度。而加快跑步过程的速度与起跳前的速度有关,它会受到你们每一个人身体素质和锻炼情况的影响,如果平时跑得快,那么这个同学在加速前进过程,就能够获得更快的速度。”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先对助跑距离和助跑速度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教师要通过对较快速度和较慢速度下助跑距离、助跑节奏的示范,让学生理解刚才教师所讲的基本原理。最后,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彼此之间的帮助,记下自己的助跑距离和步幅。

(二)重点把握踏跳和腾空,保证动作的准确性。

踏跳和腾空是跳远动作中的重点,教师必须强化对学生踏跳和腾空的训练,从而提高跳远动作的准确性,强化训练的标准性,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小学生的起跳方式一般选择蹲踞式跳远方式,踏跳作为助跑的延续,其要求学生做好踏跳脚着板动作和蹬腿起跳动作。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踏跳提前挺身或者踏跳方向不正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重视对踏跳动作的引导,从踏跳的时间和角度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踏跳动作进行示范引导,以此提高其动作的准确性。教师要通过动作示范的直观教学法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踏跳时学生要尽量保持起跳脚的方向,由于助跑的最后一步时开始起跳,因此要尽量伸直起跳脚,并让脚快速着板。

腾空练习是保证身体自然下落的基础。踏跳之后身体会形成腾空步。在腾空步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腾空时机不准,腾空后身体不平衡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腾空步的训练要领。教师通过示范让学衡明确在踏跳以后,摆动腿要继续高摆,同时两臂要尽量前伸,起跳脚要逐渐向摆动腿靠拢,上体可以稍微前倾,两臂向下成蹲踞姿势。教师可以采用起跳板腾空练习或者连续几步越过障碍物练习法。起跳板腾空练习一般要借助沙坑或跳高垫子练习,如果用右脚起跳,则可以让学生跑三步踏上起跳板,然后借助起跳板的反弹作用完成腾空。

(三)四肢伸展落地,保证落地平稳。

跳远最后落地姿势的把握直接影响跳远成绩。但是当前小学生在进行跳远训练时,经常会出现落地前重心后倾、摆腿不积极的问题。而跳远训练中,要求身体在空中的时间尽可能地长,只有保持身体横向落地,并尽量使腿部保持抬起的姿势。因此,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好落地姿势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明白:保持身体平衡的重要性和进行双腿前伸练习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落地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掌握落地姿势要领。在进行动作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二、方法先行,强化助跑增速、起跳方式练习

蹲踞式这种跳远方式,有助于小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助跑速度,且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固定的跳远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有较大的训练难度。因此,采取适当的训练方法,提高助跑和起跳的准确性对于提高跳远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训练方法,提升助跑速度。

1.平跑训练法

平跑训练法实际上就是在平坦跑道上进行助跑练习的方法,通过对助跑过程中每一个步点的记录和调整,从而保持步幅稳定性,提高助跑速度。教师在使用该方法训练学生时,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步幅的记录和调整工作。在每次训练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助跑的频率和次数,为了更好地保持步幅的一致性,最好是进行3次2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助跑。助跑时,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助跑动作的标准性,要时刻提醒学生身体要逐步提升,速度自然加快。反复三次助跑后,教师可以将该学生的着地集中点记录下来,并进行丈量,同时通过反复训练,以达到减少误差的目的。

2.打节拍训练法

在学生逐渐掌握助跑的要领以后,教师要强化学生对助跑时间、速度的记忆,使学生养成助跑习惯,形成助跑惯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打节拍训练法,让学生喊口号或者教师敲鼓点,以强化学生的助跑节奏。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录音,将学生熟悉的口号频率记录下来,并将该记录作为近期助跑练习的节奏模式。

(二)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起跳习惯。

学生在进行起跳时,要固定踏跳点,保持踏跳姿势,就要强化对踏跳姿势的训练,体育教师在训练学生时可以根据学生状态,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练习。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区域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助跑道分为以下三个不同区域:第一区域为预跑区,第二区域为加速区,第三区域为最后两步区。在加速区要尽量注意加速的频率,而在最后两步区,教师要强化对起跳姿势要领的保持。

三、结语

通过对跳远训练中助跑节奏和速度、踏跳姿势、落地姿势等具体因素的分析,体育教师在组织进行跳远训练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把握,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通过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原理讲解、反复训练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跳远训练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训练,掌握跳远的要领,并逐步提高自身的跳远成绩。

参考文献:

[1]余文韬.浅谈跳远教学中的踏跳准确性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0(22).

[2]何家辉.跳远训练主要手段与运动负荷的简易计算[J].新课程学习(下),2014(05).

[3]苗吉艳.立定跳远的起跳角度分析[J].科技信息,2011(2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