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本实践、主要困难及探讨

2016-03-14 05:01刘建涛综述梁立武审校
武警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武警部队研究型科室

刘建涛 综述 梁立武 审校



武警部队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基本实践、主要困难及探讨

刘建涛 综述 梁立武 审校

研究型医院;实践

研究型医院的建设理念是坚持自主创新、临床科研并举,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推进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1]。多年来,武警部队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科室方面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实践,促进了医院全面建设和整体发展。笔者就武警部队创建研究型医院的实践进行探讨。

1 基本实践

1.1 开展先行试点 2011年,在武警部队医学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创建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科室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武警特点,加强理论研究,搞好顶层设计。主要采取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办法组织实施,武警部队先后有8所医院开展了试点工作。

1.2 确立目标任务 坚持“试点先行、任务牵引、创新驱动”的基本原则,科学统筹、循序推进,着力探索研究型医院、学科的特点规律,做好研究型医院建设规划,推进管理创新。在武警部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专业目标任务标准体系中,明确了把师级医院建成研究型医院,团级医院建成2~3个研究型科室作为现代化后勤卫生专业的要求。

1.3 组织研讨座谈 各单位扎实有效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和成绩,有力推进了医院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启示。总部卫生局利用各种会议多次组织院长座谈研讨,交流建设研究型医院的体会做法。借助全国全军学术会议机会,组织三级医院院长参加理论研讨班,贯彻全军研究型医院建设会议精神,学习交流军队及武警有关单位创建研究型医院做法,探讨武警部队研究型医院(科室)建设标准。

1.4 出台方案标准 为丰富发展武警部队研究型医院理论实践,研究探索路径规律,建立完善模式机制,武警部队拿出了实施方案和研究型医院基本标准,对医院水平、创新能力、学科优势、人才实力、建设品质、管理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建设研究型医院、科室有了基本遵循。

2 主要困难

2.1 人才实力偏弱 一些医院多年得不到人才补充,且流失过快,出现了“人才荒”,领军人才少,研究型人才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年龄结构和专业编配不够合理,层次不够明晰,研究型人才占主系列技术人员比例不高,吸纳、培养和激励优秀人才机制不够健全。

2.2 学科优势不够明显 部分学科发展不够平衡,人才队伍梯队不够合理,学科间相互支撑、协同融合不够紧密,基础医学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临床学科的支撑不够,有的设置专业不够合理等。

2.3 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有的医院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需进一步探索路径、总结经验,在分析研究、配套政策、检查监督、总结考评等方面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方法。

2.4 硬件支撑不够有力 有的医院基础设施设备不够配套,高精尖设备缺乏,医疗、科研设备不能满足临床科研需求,信息化建设层次偏低,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不完善或未建立,对临床科研起不到应有的支持。

3 探 讨

创建研究型医院是适应现代转化医学的需要,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的需要[2],因此,创建研究型医院,需要时刻把握国家、军队创新战略发展趋势,时刻遵循武警部队官兵健康需求大势。

3.1 创新管理理念,构建管理体系 医院往往存在传统思想与现代理念的冲突,墨守陈规与改革创新的碰撞,安于现状与有所作为的较量。我们按照军队有关要求,结合武警实际,确定方向,形成共识,整体推进。在围绕突出实战、强化卫生战备和为部队服务上聚焦用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科研能力、成果转化、完善制度、夯实硬件等方面有计划推进,全方位协调发展。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岗位管理、学科管理、人才管理等规章制度,编配人员,明确职责,建立良性的人才培育机制、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深化能级管理和绩效管理。

3.2 着眼军事需求,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研究型医院的战略基点是解决好“会看病、看好病,看一般医院看不了的疑难复杂病”。从这一基点出发,要紧盯国际、国内和军队医学科技发展前沿,针对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特点,始终坚持姓军为战的方向[3],特别是紧贴武警部队处突、维稳、反恐等卫勤保障任务需要,强化军事特色科室及技术建设。一是提升重大伤害医学救援能力,把创伤、烧伤、训练伤、传染病、核生化伤防治技术突出出来,研究提出实用管用的防治手段;二是提高官兵适应特殊环境的能力,结合疆区、藏区官兵反恐实际,研究高寒、高湿、高原等特殊环境健康保护与干预办法,提高“后勤变前勤”的效能,有效维护官兵处突能力,使官兵始终保持强健的体力和敏捷高效的认知能力;三是提升疑难危重病的生命支持能力,针对高原病、恶性肿瘤、疑难疾病,开展临床科研攻关,推出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四是提升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专业队伍,建强心理科,发挥武警部队心理卫生中心作用,给官兵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卫生服务;五是抢占医学科技制高点,引领临床医学创新发展,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微创技术等方面形成高水平创新成果。

3.3 把握核心要素,打造研究型学科 建设研究型科室要找准发展定位,提升品牌影响,广泛合作交流,培养优秀人才[4]。一要把握研究型学科定位,即聚焦战场、聚力基层,有效服务于部队伤病员诊治,承担业务帮带工作,为完成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提供有力支撑;二要以武警部队医学研究所、专科专病中心建设为牵引,打造一流的研究型学科;三要加强融合发展,军地协作、院际合作,以研究型学科为支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医疗联合体;四要以优势专业领域、重点学科方向、重大课题任务为索引,有计划组织承担课题研究任务,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多出成果;五要将军队医院等级评审必查的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骨科、普外科等作为建设研究型科室的重中之重。

3.4 注重完善机制,培育研究型人才 医院要把人才建设提到医院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引,重点在引进急需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后备人才上做文章;二是融,善于借力外部资源,“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采取“首席专家”、“名誉主任”、“特聘教授”等形式引技术、融队伍;三是聘,用好用活聘用人才政策,作为补充人才队伍的主要途径,在培养聘用制人才队伍上,努力做到政治上能进步、发展上有空间、待遇上有保障;四是训,按照研究型人才的标准要求,坚持多种办法培训培育,以人才建设推进医院全面发展。

3.5 医研紧密结合,重在转化成果 研究型医院科研模式必须以转化医学研究为导向,坚持临床与科学研究并重的策略[5],用科技带动临床。一是积极承担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研究任务,围绕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及医疗救援特点,更加注重医疗成果的转化,更好地为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服务;二是建立完善临床与科研融合发展的转化医学模式,实现课题来源临床、科研结合临床、成果服务临床,形成完善转化平台、优化转化流程、提高转化效益的良性循环。

[1] 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

[2] 王发强,陈 锋,陈金宏.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7-9.

[3] 郭渝成.创建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05.

[4] 陈香美.研究型科室建设的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10-911.

[5] 孔 越,赵达生.研究型医院转化医学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4):316.

(2016-05-09收稿 2016-07-08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

刘建涛,本科学历。

100089 北京,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局

R197.323

猜你喜欢
武警部队研究型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论武警部队灾害医学救援应把握的问题
武警部队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