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认同:道德践履之根本

2016-03-14 18:20冯巧玲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内心个体道德

冯巧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情感认同:道德践履之根本

冯巧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影响道德践履的诸多因素中,情感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被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内心体验,情感认同是道德认知和接受的前提条件,更是影响道德教育实效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情感认同对道德践履产生作用的内在机理,以期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帮助。

道德;道德情感;情感认同;道德践履

一、“道德”内涵和道德践履

(一)“道德”内涵解析

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道”指道路、坦途,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德”字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目下面又加了心,意即:目正,心正才算德。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这便是“德”。“道”“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其原意是表示“风俗习惯”“性格”,后来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意思。

现代关于道德的概念通常表述为: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无论是古人对“道”或“德”的解释,还是今人得出的“道德”概念,无一例外共同表明两种层面的涵义,即个体在主观层面对“道德”的敬畏以及客观层面的“道德”遵守。

(二)道德践履之根本

现代关于道德概念的解说明确了维系道德的三种途径,即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实践表明,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仅对德性的培育和养成起到制约和监督的作用,而真正德性的树立要靠“人们内心的信念”,即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遵守总是要受制于主观层面对“道德”的敬畏感,只有主体发自内心的道德认同,才能将主观认识转化为客观实践。在此,我们有必要深究“人们内心的信念”所涵盖的情感因素。例如,曾在古城西安某广场门前有名羽绒服促销男子声称,大厦三楼服装商场有各种价位、各种款式的羽绒服,现场哪位女性敢当众脱光衣服(仅留贴身内衣),就可以跑到三楼免费穿走一件任何价格、任何款式的羽绒服,话音刚落,十几名女青年果真当众脱去外衣冲向三楼。我们暂且不论促销男子的意图,就十几名女青年的行为,已经是触及道德底线的问题。由此例及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可以看出, “人们内心的信念”是道德遵守的原则和出发点,这种信念也是对道德规范的情感认同,更是一种属于内心的道德底线。没有道德信仰,也就没有廉耻之心,失了廉耻之心也就丢了尊严,人们做什么事都不怕,甚至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何谈道德?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个体行为的善恶是由潜在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而这种主观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的认可程度,并集中反映了个体的认知和道德情感,只有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才能实现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正如没有理论就不会有行动一样, 没有道德的观念就不会有道德的实践活动。[1]任何个体的实践活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受潜在道德观念的支配。

二、情感认同及其内在机制

(一)情感认同及意义

情感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情感是指人对待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享受与厌恶等态度的内心体验”[2];“所谓认同是指客观的外在对象与主体或个体在认知、言行等方面的相似性,群体成员在文化上的一致性及个人意识的连贯性。”[3]由此可见,情感认同是指在情绪和情感方面感知并接受对象,是人与人的心理兼容性在情感上的体现。

情感认同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真正关心人的内心体验,尊重人的情感思维。任何管理或教育如果只有僵硬的制度、硬性的约束,缺乏人性的关怀和彼此的尊重理解,只能是将教育的对象“物化”。事实上,个体的人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同时又渗透着功利性价值,这是引导个体践行道德理念必须考虑的主观因素。因此,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分析并研究如何才能引导个体的人,即道德践履的主体对道德原则和规范产生主观心理认同,并自觉自愿遵守和维护善行义举,同时深究能够产生道德情感认同的内在因素及相互关系,对道德教育很有意义。

(二)情感认同内在机制分析

第一,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认同的前提。道德认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人与人结成的各种关系中,在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双重制约下,长期形成的对于善恶的评价和心理意识,是最初的对道德与不道德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人们的外在的直观感受,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只知道“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伦理观念的深入,这种简单的“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就会上升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即转变为对道德与不道德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越持久和深入,道德情感就越丰富,个体越能认可和坚守道德底线和原则。

第二,耻感意识。在道德情感系统中,耻感意识是主体对善恶行为的内在评价和主观情感体验。个体的人对某种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情感和欲望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动机,而动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指向,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具体行为实践。耻感意识可以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不良动机,或是由不良动机导致的不道德行为的深深自责和痛恨、厌恶之情。从文字解释可以看出,“耻”意为由内心惭愧而产生的羞愧之情;从道德的角度看,“耻感”则是一种“主观意志的法”,其本质是对自身不良主观意识和行为的“自裁”。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有羞耻感的人才能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合理也合乎道德要求的范围之内,即便有了不良动机也能及时反省和修正,从而使主体能够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上述所讲的耻感意识是一种道德自律,耻感加剧了个体的自我监督、自我调控,慎独等自觉意识,因此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综合体。

第三,(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责任意识是指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感受到的对社会和他人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道德)责任意识是个体应该具备的道德情感,因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4]。康德关于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的思想也启示人们:道德的自觉践行更应该缘于主体内在的责任意识。[5]具备这种责任意识,主体才能将外在的道德义务或客观道德要求主动内化为一种自觉认识,从而将道德遵守变成一种自愿行为。可以说,(道德)责任意识是良心和良知的统一体,这种责任意识一旦确立,则道德践履根本无需外界的监督。

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培养主体的情感认同

(一)以生活教育激发情感共鸣,唤起道德情感认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本质是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刻板、教条的方式,这种教育思想同样适用于当前人们道德观的觉醒。

首先,道德情感和道德体悟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当前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我们面对的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及生活环境的大变迁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处于社会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对社会大众精神世界的认知和行为选择产生巨大影响,人们思想观念明显倾向于个人主义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在此背景下,光靠传统的道德说教,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认可,相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在今天只能培养出如鲁迅笔下批判的精神麻木的冷漠的旁观者。

所以,生活教育应该侧重于通过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非主流和主流价值观的对比,引导人们认清是非善恶。用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譬如“身边的好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少年”等事例与道德主体形成情感交集,以情理交融的方法号召并鼓舞主体情绪;借助“小悦悦事件”等负面的事例批判并抵制道德冷漠和麻木不仁,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达到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的目的。只有做到用生活感化人,用鲜活的事例满足人们内心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与期盼,诉说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引发情感共鸣并结成稳固的价值共同体,从而引导人们树立道德义务心和道德责任心,在内心认可道德规范并自觉自愿承担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社会与人的一种良性互动。

其次,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人们因利益遭受损害而痛恶生活中的“恶”;也因遵守礼仪规范得到肯定和赞扬而提倡“善”,这些或“好”或“坏”的内心体验均来源于生活实践。道德教育除了要启发并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还要注重唤醒个体的道德情感和内在动机,这种情感和动机能反过来激活个体潜意识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责任感,最终成为行之久远的道德规范的动力驱动。所以,生活教育既是道德情感培育的源泉和场地,也是道德培育的最终归宿。

(二)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以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精华熏陶人的品质

优良的人文环境有润物无声的作用,是培育道德情感并进而产生情感认同的沃土。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及蕴含的道德文化瑰宝不是用来炫耀的谈资,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医治当前的“道德病”,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陶人的道德情感,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是时下所需。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讲到:“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6]1993年,联合国召开世界教育会议,产生了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全世界面临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德育问题!可见重视德育教育,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专利”,而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道德教育从古至今备受重视,专家学者们针对道德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做了很多研究,但事实上现存的道德危机并未解除。因此,道德教育还应切实关注人的情感因素,引导其表达合理的情感,想法设法增强公民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这对形成稳定的德性品质并自觉践履道德规范是有积极意义的。

〔1〕 梁世红.婚姻家庭道德论[J].现代哲学,1996(2):66.

〔2〕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1.

〔3〕 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52.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5〕 史邃萌,张丽杰.论康德“善良意志”及其现实意义[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98.

〔6〕 温家宝.讲真话 察实情——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Z].2011-04-14.

(责任编辑吴星)

EmotionalIdentity:FundamentalofMoralPractice

FENGQiao-ling

(ZhaoqingMedicalCollege,Zhaoqing,Guangdong526000)

Theinfluenceofmanyfactorsinmoralpractice,emotionalidentityisaveryimportantbutoftenoverlookedfactor.Asaninnerexperience,emotionalidentityisthepreconditionofmoralcognitionandacceptance;itisalsothedeepreasonthataffectstheactualeffectsofmoraleducation.Thisstudyfocusedontheintrinsicmechanismofemotionrecognitioneffectonmoralpractice,soastoprovidehelpfulassistanceforthetheoryandpracticeofmoraleducation.

morality;moralfeelings;emotionalidentity;moralpractice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3.023

2016-04-03

冯巧玲(1980—),女,甘肃陇西人,法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41

A

1007-6875(2016)03-0126-0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3.023.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06-2015:30

猜你喜欢
内心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