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观

2016-03-14 12:45杨向荣何晓军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关键词:艾略特文学批评反思

杨向荣,何晓军(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艾略特文学批评中的“传统”观

杨向荣,何晓军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面对“传统”遭遇忽视和放逐,艾略特毅然重视传统,并独具慧眼地对“传统”的内涵进行了极具深度地重新阐释,从而再次确立了“传统”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地位。对艾略特文学批评视域下的“传统”观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为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重要参考。

关键词:艾略特;文学批评;传统;反思

艾略特善于分析和思考,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文学批评现状的探究和反思,艾略特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誉为“20世纪英语世界至今最重要的批评家。”[1]艾略特的文学批评论著丰富,其中《传统与个人才能》是艾略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另外还有《玄学派诗人》、《批评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宗教和文学》等众多文学批评名篇。值得关注的是,艾略特对文学批评中的“传统”具有独到的见解,“传统”观在艾略特的文学批评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它凸显了艾略特在文学理论上的杰出才华和开拓创新。鉴于此,本文对T.S.艾略特文学批评视域下的“传统”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在对“传统”进行详细解读的同时,也能够为现代的文学批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重要参考。

一、重视“传统”

文艺复兴促使人文主义精神得以扩散,欧洲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性,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大力宣扬,“传统”似乎与“天才”、“独创性”等概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到了18和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在英国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英国文坛的主流思潮,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正如特雷•伊格尔顿所指出的“弥尔顿之后,英国文学的敏感性继续分裂为无关的两半:有些诗人能思而不能感,有些诗人能感而不能思。英国文学堕落成为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风格:此时,‘诗的天才’(poetic genius)、‘个性’(personality)、‘内心之光’(inner light)这些异端邪说已经根深蒂固,而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业已丧失集体信仰和堕入漫无目标的个人主义的社会的导致无秩序的学说。”[2]可以说,浪漫主义在推崇独创性、个性表达、情感流露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对“传统”继承的价值。因此,传统遭遇了一场巨大的信仰危机,文论家们纷纷脱离传统,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传统的没落,并逐渐被人淡忘。正如艾略特所指出的,“在英语写作中,我们很少谈到传统,尽管我们偶尔也使用这个名词来惋惜传统的消失。我们提不出‘这一传统’或‘某一传统’。充其量我们只使用它的形容词来描述某某人的诗歌是‘传统的’,或者甚至是‘太传统’了。或许,除非用作贬义,这个词就很罕见。”[3]1直到艾略特对“传统”进行了重新诠释之后,“传统”的重要性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论争,“传统”在文学批评中的地位才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确立。在艾略特看来,“传统”在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需要重视“传统”。

艾略特认为,在文学批评的过程中,许多文论家由于过多地关注“独创性”,而明显忽略了独创性其实也是“传统”的。他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实之一就是每当我们称赞一位诗人时,我们倾向于强调他的作品中那些最不像别人的地方。我们声称在他作品中的这些地方或部分我们找到了这个诗人独有的特点,找到了他的特殊本质。我们津津乐道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尤其是与他最邻近的前人之间的区别。我们努力去寻找能够被孤立出来加以欣赏的东西。”[3]2可以看出,“独创性”被提升到了相当高的位置,似乎文学作品的“独创性”越突出,其文学价值就越高;如果诗人的作品是“传统”的,那似乎就意味着这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其文学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但是艾略特对于这种过于强调“独创性”的现象是持保留意见的,他认为这是一种“成见”,对文学批评没有太大意义。他强调“如果我们不抱这种先入的成见去研究某位诗人,我们反而往往会发现不仅他的作品中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具有个性的部分,很可能正是已故诗人们,也就是他的先辈们,最有力地表现了他们作品之所以不朽的部分。”[3]2很明确,艾略特在这里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传统”与“独创性”的关系。美国著名学者希尔斯也认为“T.S.艾略特是第一个指出传统与独创性并不是互不相容的现代文学评论家。”[4]“传统”与“独创性”一方面具有很强的张力,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作品代表了过去的作品,独创性的作品是现时的新的存在,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传统”与“独创性”又是一种对话关系,传统的作品与独创性的作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性,是不可分割的。当我们在文学批评中过于关注文学的独创性时,其实忽略了文学中的“传统”。独创性古已有之,先辈们的作品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其作品的独创性。先辈诗人们各具独创性的作品汇聚成传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拉曼•塞尔登在评论艾略特的传统概念时总结得十分精辟,他说“然而不同的是,艾略特却并未把传统看成已死的残骸,而是把它看成一个‘同时共存的秩序’:传统的主要文本共存于今人的思想中。”[5]可见,“传统”不应该如许多文学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值一提,“传统”具有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

二、重释“传统”

艾略特在充分重视传统的前提下,重新阐释了传统的深层内涵。笔者认为,艾略特文学批评视域下的“传统”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理解。

首先,“传统”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传统有着广阔的意义,它包括一种过去性与现在性相结合的历史意识,诗人或艺术家都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我们不能把艾略特的意思误解为文学创作只是为了遵循传统,因为传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追随前人的脚步,是不会取得新的文学突破的。第二,虽然“传统”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无法被继承,文学创作者想要获得传统,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艾略特认为,要想获得“传统”,首先应该获得一种“历史意识”。在这种历史意识中,人们不仅能够感觉到一种过去性,而且还能感受到一种现在性,“传统”中的历史意识影响着过去与现在的文学作品,文学家在其中也能寻求一种自身的文学价值定位,因此对它的获得非常必要。但是获得历史意识的途径并不是简单易行的,它有着多种途径。正如艾略特在探讨“诗人与过去的关系”时所说明的那样“他既不能把过去原封不动地接受下来,不能把它当作像一粒不加选择的大丸药吞下肚去,又不能完全依赖一两个私下崇拜的作家来塑造自己,也不能完全依赖一个心爱的时期来塑造自己。”[3]4尽管如此,有一点还是十分明确的,即诗人要有对“主流”的意识。一方面,他要明白什么是主流,主流思想有什么特性;另一方面,诗人需要充分意识到主流的思想要比诗人自己的个人思想重要很多。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和获得将大有益处。第三,“传统”影响着过去和现在,诗人或艺术家都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在艾略特看来,任何艺术家都不可能独自具备“完整的意义”,人们对诗人或艺术家的评价需要与“已故诗人和艺术家”进行比较评价。关于这一点,兰色姆在评价艾略特时也曾指出“但他认为,在同类诗篇的观照下来理解一首诗的作法,永远会给人以巨大的启发,这是他最具个性的想法,也是使他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批评家的想法。”[6]由此可见,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批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诗人或艺术家都生存于“传统”之中。

其次,“传统”是一个具有动态完整性的体系,极具生命力。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现存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体系。由于新的(真正新的)艺术品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这个完美的体系就会发生一些修改。在新作品来临之前,现有的体系是完整的。但当新鲜事物介入之后,体系若还要存在下去,那么整个的现有体系必须有所修改,尽管修改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每件艺术品和整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比例、价值便得到了重新调整,这就意味着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取得了一致。”[3]3很明显,“传统”一方面具有稳固性,前人流传下来的不朽作品联合起来维持着这个体系的稳固和完整,它不会轻易改变;另一方面,“传统”又具有灵活性,每当有新作品加入这一体系,“传统”受到了影响,为了能继续生存,“传统”也会对系统自身进行调整和修改,当“旧事物和新事物之间取得了一致”时,“传统”这一体系就实现了动态的平衡。笔者认为,“传统”这一体系之所以极具生命力,是因为它能够适应和改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现有的完整的体系并不排斥新的文学作品,而是通过对比鉴赏,把新的文学作品纳入这个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传统的一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极具活力的“传统”体系。保罗•斯塔西也曾指出,艾略特抵制了一种“把具体的传统看作一成不变的”古老的价值观,认为“艾略特通过展现传统与现时的辩证关系促成了“传统”观念的复归。”[7]这其实正说明了艾略特所指的“传统”是一个具有动态完整性的体系,“传统”既属于过去,又联系着现在。

值得关注的是,艾略特还表明了他对如何评价新作品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我们需要用“过去的标准”去评价作家和作品,“传统”即是检验新作品价值的一个标准,但需要“稳妥慎重地进行”。真正好的作品应该给人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作品看起来好像符合,但它或许却是独创的;或它看起来似乎是独创的,但却可能是符合的。我们极不可能发现它是一种情况,而不是另一种情况。”[3]4基于此,笔者认为艾略特所理解的好的新作品并不单单局限于完全符合“传统”。好的作品应该既非是完全符合传统的,又不是完全独创的,它有传统的成分,但也有独创的因素,可以说它处于一种“传统”与“独创”的暧昧不清的动态关系中,既清晰又模糊。

再次,笔者认为艾略特提出了一种回归传统的“非个人”文学创作理论。为了使文学作品适应传统和回归传统,艾略特在他的论著中曾多次强调诗人应持续加强对历史意识的培养,然而,随着诗人历史意识的不断增长,将引发一种正如艾略特所预想的结果,即“诗人把此刻的他自己不断地交给某件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意味着继续不断的自我牺牲,继续不断的个性消灭。剩下要做的事就是对个性消灭的过程,以及对个性消灭和传统意识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正是在个性消灭这一点上才可以说艺术接近了科学。”[3]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艾略特之所以会强调“个性消灭”的重要性,是因为他的目的是想使文学作品能够符合或融入“传统”这一文学评价体系。韦勒克与沃伦在研究诗人时发现“我们确实应当分辨开两类诗人,即主观的诗人和客观的诗人。像济慈和艾略特这样的诗人,强调诗人的‘消极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对世界采取开放的态度,宁肯使自己的具体个性消泯,是客观型的;而相反类型的诗人则旨在表现自己的个性,绘出自画像,进行自我表白,做自我表现。”[8]

在提出了“非个人”的文学创作理论之后,艾略特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忠实于文学作品,而非文学家。在艾略特看来,文学是一种非个人化的表达,文学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只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他说“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表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这个媒介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并不是一种个性,通过这个媒介,许多印象和经验,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3]9可以看出,文学家“头脑”的媒介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它虽然“保持惰性”,但却有着“催化剂”的作用,能够“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使好的文学作品产生出来。

最后,艾略特特别强调诗歌“非个人”创作中的“感情的脱离”。他提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当然,只有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们才懂得想要脱离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3]11-12可见,在艾略特看来,好的诗歌并不在于情感的强烈流露,也不在于个性的充分表达,这与浪漫主义的文学观,即“一部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由内向外、产生于激情支配下的创造过程,是作者的感受、思想、情感的综合,或者说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流露、倾吐或表现”[9],正好相反。笔者认为,艾略特突出强调诗歌的“非个人”化和“感情的脱离”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使新创作出的文学作品适应传统和回归传统,从而在“传统”中寻求自身的文学定位和文学价值;第二,对浪漫主义过于重视个性展现和情感表达的一种反思。

在笔者看来,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艾略特虽然提出诗歌是“感情的脱离”,但并不意味着诗歌完全拒绝感情。拉凯什•钱德拉•乔希也曾提到“艾略特不希望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而更愿意诗人逃避这些。但与此同时,他希望诗人拥有情感和个性。”[10]这其实明显透露出了一层意思,即艾略特并没有完全抛弃情感和个性。艾略特指出了诗人“个人的感情”和“诗歌中的感情”的巨大差异,强调“诗人在任何程度上的卓越或有趣,并不在于他个人的感情,不在于那些被他生活中某些特殊事件所唤起的感情。他的个人感情可能很简单、粗糙、或者乏味。他诗歌中的感情却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但是它的复杂性并不是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非常复杂或异常的感情的人们所具有的感情复杂性。”[3]10-11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个人的感情是不能直接投入到诗歌中的,因为它并不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如果想把它转化为诗歌中的感情,需要对个人的感情进行艺术化的锤炼和集中。所以,笔者认为艾略特所认可的诗歌应该是一种超越诗人个人感情的更高表达。艾略特指出“许多人都欣赏表达真诚感情的诗体,还有少数人能够欣赏技巧的卓越。但很少有人理解诗歌是有意义的感情的表现,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诗人不可能达到这种非个人的境界,除非他把自己完全献给应该做的工作。他也不大可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工作,除非他不仅生活在此时此地,而且还生活在过去的这一时刻,除非他所意识到的不是已经死亡的东西,而是已经活起来的东西。”[3]12很显然,艾略特所提倡的诗歌感情是一种“有意义的感情”,是只存在于诗中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却很难达到。因此,诗歌是“感情的脱离”,但并不意味着诗歌完全拒绝感情的表达,诗歌所表达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感情”。也正是基于此种感情“只活在诗里”,所以艾略特提倡文学批评应该忠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文学家。

三、“传统”观的反思

毫无疑问,艾略特是20世纪一位极具勇气的文学批评家。他在“传统”被人忽视,诗人个性和情感受到过度宣扬的社会情境下勇敢地站了出来。他重视传统,并提出了自己对“传统”的独特见解,而且还充分阐释了“传统”的丰富内涵和外延。

在笔者看来,艾略特的论述表明,“传统”在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极具价值的。“传统”的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传统”中还包括一种过去性与现在性相结合的历史意识,它联系着过去与现在的文学,任何艺术家都不可能独自具备“完整的意义”,诗人或艺术家都生存于传统之中,都无法与之完全脱离。一方面,传统无法脱离;另一方面,“传统”却又是不能被继承的,文学创作者想要获得它,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持续努力。而且我们需要懂得,艾略特所理解的“传统”并不是由一些独自散落于四处的珍珠构成的,相反,它是一个具有动态完整性的体系,这一体系既具有稳固性,又具备灵活性,它能够适应历史的改变,极具活力。也正是为了文学作品能够符合他所提出的“传统观”,艾略特倡导了一种回归传统的“非个人”文学创作理论,并特别强调了诗歌创作中应该传达出一种“感情的脱离”。然而,在文学创作和批评的过程中,无论是“个性”还是“感情”我们都不可能把它们完全去除,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说“无论如何,个性都是不可取消的,除非是通过个性本身。”[11]

艾略特围绕“传统”观所提出的“非个人化”、“感情脱离”和“忠于文本”等一系列论点,为后来新批评文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如兰色姆提出的文学“本体”论,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艾略特的主要论点遥相呼应,因此艾略特通常被视为英美新批评理论的先驱人物,占有重要地位。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艾略特文学批评视域下的“传统”观还涉及到了两种非常重要的关系。第一种是“传统”与“个人才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言而喻,一方面,文学家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的影响,并接受传统的评价,因此文学家个人才能的施展必然会受到传统制约;另一方面,文学创作者的个人才能也会促使传统发生改变。然而,“个人才能”并不像我们一般情况下所理解的那样在“个性表达”、“情感流露”、“方法运用”、“技巧发挥”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因为艾略特的观点已经明显表明,好的诗歌需要进行“个性消灭”、“感情脱离”,所以创作者个人才能的发挥需要另辟途径,在笔者看来这个途径就是:充分发挥创作者的“媒介”作用。因为艾略特曾一度强调,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只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文学创作者的价值就是发挥好这个特殊的媒介作用,使新的文学作品能够更好地“化合”成功。文学家的“个人才能”在发挥好“媒介”这一点上才有更多的施展空间,从而达到用新的优秀的作品来促使“传统”发生“修改”的目的;第二种是“传统”与“作品批评”之间的关系。艾略特提出文学批评应该忠实于文本,而不是过于关注作者,这个观点对于文学批评理论无疑具有重大贡献。但是,仅理解到这个层面还远远不够,因为文学批评在忠实和聚焦于文本的基础上,还需要把作品放入“体系”中接受考量,对此艾略特曾在《批评的功能》中表示“和这些体系发生了关系,只有和体系发生了关系,文学艺术的单部作品、艺术家个人的作品,才有了它们的意义。因此艺术家必须效忠于他本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为之献身,放弃自己,牺牲自己,以便争取并获得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位。”[12]众多的体系是传统的组成部分,因此,“作品批评”需要兼顾文本和传统这两个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M].章安祺,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55.

[2]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8.

[3]托•斯•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C]//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4]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01.

[5]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4.

[6]兰色姆.新批评[M].王腊宝,张哲,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2-83.

[7]Stasi P.The Future Holds More than the Past has Yielded:T.S.Eliot’s Invention of Tradition and the St.Louis Exposition of 1904[J].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2011,(2):3-10.

[8]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8.

[9]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批评传统[M].袁洪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4.

[10]Joshi C.Psychology and Literary Criticism:Examining Critical Theories of William Wordsworth and T.S.Elio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58):279-281.

[11]哈罗德•布鲁姆.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M].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73.

[12]托•斯•艾略特.批评的功能[C]//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74.

(编辑:付昌玲)

Study on the View of“Tradition”in T.S.Eliot’s Literary Criticism

YANG Xiangrong,HE Xiaoju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China411105)

Abstract:Faced with the situation that“tradition”had been neglected and abandoned,T.S.Eliot resolutel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t and gave it full interpretation from particular point of view so as to re-establish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terary criticism.To explore his view of“tradition”deeply can provide new perspective an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Key words:T.S.Eliot; Literary Criticism; Tradition; Reflection

作者简介:杨向荣(1978- ),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

收稿日期:2015-10-15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6.02.016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6)02-0111-06

猜你喜欢
艾略特文学批评反思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章鱼心
倡导一种生命理想——论谢有顺的文学批评及其文学批评观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