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林(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体育游戏对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综述
□周露林(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资料显示,现今的中国共有180万孤独症患者,儿童达到了50万,而且每年以10%-17%的比例增长,已达到人口比例千分之一。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及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关于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在体育领域也被众多体育学者探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孤独症的研究现状、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体育游戏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体育游戏孤独症行为问题综述
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严重的行为问题阻碍了儿童正常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效果,可能导致儿童被排斥在融合的教育环境之外,还可能造成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受到孤立。因此,减少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本文针对这一存在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探讨目前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及个人见解。
1.1、孤独症概念
(1)在跨越多场景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上存在持续性缺陷,现时或历史地表现出下列几项:社会情绪互动、用于社会交往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及发展、维持和理解关系存在缺陷。
(2)受限制、重复性模式的行为、兴趣或活动,现时或历史地表现出以下至少两项:刻板或重复的动作、讲话或使用物品。症状必须发生于早期发展时期。
(3)症状导致现时的功能运作在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领域临床上演着受损。
(4)这些失调都不能用智力残疾(智力发展障碍)或全面性发展迟缓更好地解释。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目前对自闭的评定有比较系统的评定方式,孤独症的这一概念得到了普遍认可。
1.2、孤独症儿童的病因
目前有关孤独症儿童病因的研究较多,一般从遗传、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但目前的调查研究还未能确定其病因的具体影响因素。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期综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来阐释儿童患孤独症的影响因素,从而明确其病因,推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
张文渊从生物学角度对孤独症的病因进行分析,认为孤独症儿童认知和情感上障碍源于脑生物学上的相关因素。尤娜等分别从生物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孤独症病因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了遗传和环境这两大因素。戴旭芳等认为现在人们更多地将生物因素认定为孤独症儿童的根本病因,而在他们的研究中证实应从医学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角度,对其病因进行综合分析。有关研究也认为,孤独症是因遗传相关基因,同时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病。当然,至今有关孤独症的病因仍存在争议,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1.3、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表现
Dymond认为孤独症儿童经常会进行自我伤害,对他人充满敌意,重复刻板行为,甚至做出某些破坏行为。郭富祥认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刻板行为、自我刺激性行为、自伤行为、破坏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情绪表现异常。林云强认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沟通困难,行为刻板或带有攻击性等方面。在其研究中基于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的功能评估,总结出了培养合适替代行为、建立有效沟通技能、社会消退等干预策略。上述研究表明,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行为表现的研究,提出积极有效地对策,合理运用这些对策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起干预,可取得良好效果。
2.1、行为问题的定义
在阅读行为问题的相关文献时,对行为问题有多种描述,有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挑战行为、不适当行为、不恰当行为、异常行为或偏差行为等相关用法。在外文文献和中文文献中,行为问题和行为问题为最常见的用法。
行为问题和行为问题有何不同?行为问题一词强调的是行为本身,而行为问题则具有负面的含义,从字面上看出这个行为有问题。因此,使用行为问题一词更为确切。
钮文英在2001年指出要界定行为问题,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行为是否符合个体当前的年龄、性别和发展程度;(2)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否恰当;(3)周围人物对此行为的看法;(4)行为对个案来说是否恰当(如过多或过少),是否严重,如已经造成他和别人的伤害,以及他和别人相处的困扰。可见行为问题,没有直接指出行为存在问题,而是考虑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时间、地点、他人看法等等。
2.2、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功能
行为问题的功能是指行为问题具有的意义,此意义可能存在于引发行为问题的前事刺激上,也可能存在于行为的结果上。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不同的行为后果与维持行为问题有关,而且一个单一的行为可能具有多重功能。
Iwata等人在1993年将行为功能分为四类,社会性正增强:以获得喜欢的人或事物为主,如注意力、物品、活动、情景等;社会性负增强:以逃离、避开厌恶的人或事物为主,如他人的接近、任务要求等;自发性负增强:以避免、减少自身器官或身体上的不舒服感为主;自发性正增强:以获得自身感官的满足为主。
Janney和Snell提出行为问题有五种目的:得到注意、逃避、得到有形的东西、自我调节和玩乐。并将前三类归为社会沟通的功能,也就是说行为问题的目的是尝试去表达某种要求,行为问题是一种非口语沟通的形式。将后两类归为提供感觉的功能,其目的只是单纯地发生该行为,其感觉的输入对个体本身是一种自我增强。综合上述的文献,总结出行为问题的功能主要为逃避任务要求、获得注意、获得喜爱的物品及自我刺激等,由此可见,一个行为针对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功能,一个行为也会有多重功能。
2.3、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较多,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干预策略的有效性,按行为问题的类型进行阐述。
(1)课堂干扰行为的相关研究。
陈晖和牟晓宇都对孤独症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牟晓宇的研究对象是四名孤独症儿童,都具有严重课堂干扰行为,对其进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出目标行为的替代行为,通过录像示范法对其课堂干扰行为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四名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2)刻板行为的相关研究。
李艳和丁芳玉对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李艳根据行为的功能,选取了前提事件的改变、行为后效的改变以及沟通训练等进行干扰,研究结果表明,两名研究对象的刻板行为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且干预效果明显。丁芳玉以个训的形式对两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进行三个月的感觉统合训练干预,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两位研究者分别采用前事控制、替代行为、感觉统合进行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显著下降。
(3)自伤行为的相关研究。
孙立双、张洋对孤独症儿童的自伤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孙立双在采用前事刺激等策略对两名被试的自伤行为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两名被试的自伤行为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干预效果显著。张洋对两名具有自伤性行为的孤独症男童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注意转移策略对研究对象不同功能的自伤性行为进行干预,施以注意转移策略后能有效地减少研究对象的自伤行为。
(4)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林云强和张福娟在2012年所做的研究是基于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的功能评估,梳理并总结了如下干预策略:前事控制;区分强化,培养合适替代行为;社会消退,阻断强化来源;建立有效沟通技能等。
(5)多种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黄朔希、石晓辉、方思颖分别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黄朔希对两名孤独症儿童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积极行为支持在孤独症儿童家庭中的实施,结果发现,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能够在我国孤独症儿童家庭中顺利开展,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石晓辉发现社会故事能够有效的减少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方思颖运用心身机能运动疗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三个月的干预,比较行为问题的前后变化,表明了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并能提高其社交技能。研究者采用家庭为中心的行为支持、社会故事、心身机能运动疗法对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研究证明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课堂干扰行为、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睡眠障碍等行为问题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分析、实施,行为问题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干预方法有:以家庭为中心的积极行为支持、录像示范法、感觉统合训练、注意转移策略、社会故事、前事控制、防范于未然;社会消退,阻断强化来源;区分强化,培养合适替代行为;常规塑造,建立有效沟通技能、体育游戏等等进行干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较多,对行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干预方法的探讨,还有行为功能分析,所研究的目标行为涵盖了多种行为问题。
3.1、体育游戏的定义
体育游戏又被称之为运动性游戏或活动性游戏。体育游戏有传统游戏和现代游戏两种,是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体育游戏不同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它由各种基本动作组成,有严格的规则,明确的结果,是以发展儿童身心为目的的以运动为载体的活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激发孩子“玩”的兴趣和愿望,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体育游戏也是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
3.2、体育游戏理论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游戏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的产物,起源的基本动因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人类生活实践以及本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体育游戏的不断变化。体育游戏的目的,最初为动物性的本能(如娱乐、吸引配偶和逃避侵害),最终发展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游戏活动。腾达认为体育游戏由开始的本能性游戏发展到极具文化性的游戏,现在处于第三阶段,即专门化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是体育与游戏的结合,既具有游戏的特性,又具有体育的基本特点。起初,研究者运用体育游戏使孤独症儿童内心的愤怒、不满等不良的情绪得到有效地释放以此来改变其情绪方面的障碍产生了积极影响,后来研究者通过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各个特性使其对孤独症儿童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来改变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障碍,取得了较好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已有少量研究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但主要集中于现状研究、理论综述等,却鲜有事实性分析研究的支持,说服力不强。鉴于行为问题在孤独症儿童中的普遍性及其可能对儿童甚至家人造成的长期消极影响,探索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的有效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加强实验研究,寻找适合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使其早日融入社会。
[1]尤娜,杨广学.孤独症诊断与干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6,73(7).
[2]Dymond,S.K.,Gilson,C.L.,Myran,S.P.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Journal of Policy Studies,2007,18(3).
[3]郭雷祥.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表现及体育游戏干预[J].宜春学院学报,2012,12.
[4]林云强,张福娟.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功能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
[5]钮文英.身心障碍者行为问题处理-正向行为支持趋向[N].心理出版社,2001.
G804
A
1006-8902-(2016)-08-ZQ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体育游戏促进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编号:14TYB053,主持人:潘红玲。
周露林(1992-),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