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芹(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74100)
互联网+时代中经济新常态的思考
吴绍芹
(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74100)
摘要:新常态理念指的是不追求不具备比较价值的经济高增长,其实质是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前瞻性指引,是从政治角度对既往政策的修正,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状态的一种主动描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增长点;动态比较优势
中国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完成了西方传统强国用近300年生产要素的积累。自西方开启工业时代以来,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鲜有像中国这样时间跨度之久、平均速度之高的。其二,体现在综合国力的跨越式提高。中国成功地将高速发展的积累转化为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实现发展质量的提升。伴随着国家工业体系由完善向高精尖方向的不断延伸,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其三,表现为全球影响力的激增。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了中国从大国向强国、从区域性国家向全球国家的转变。中国既没有能避免所有发达国家高速发展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难题,又面临着中等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陷阱,还有因具体国情、特殊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环境问题、腐败问题、资源消耗问题、人口问题等。这些就像“成长的烦恼”如影相随,而且有些问题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其严重性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抵消了部分经济发展的红利,还给可持续发展平添了障碍,甚至出现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苗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粗放型经济发展不能再持续下去,必须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技术模仿的空间缩小,核心技术和主导技术必须依赖自主研发;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向技术和价值链中高端、结构更优化和适应新需求迈进;大众消费时代即将到来,人们更加讲究生活质量,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新常态理念指的是不追求不具备比较价值的经济高增长,其实质是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前瞻性指引,是从政治角度对既往政策的修正,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状态的一种主动描述。
2.1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培育新增长点、迈向产业结构中高端是确立新增长模式的关键,也是“十三五”时期推动生产力变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国际视野看,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着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技术突破。我国在其中一些领域处于前沿水平,要抓住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的机遇,基于新技术培育新增长点,在若干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从区域发展看,我们要更加重视中西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培育新增长极,在区域均衡发展上寻找机会和迈出新步伐。
2.2 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循环
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再由消费来引导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会实现不同以往的经济循环和平衡, 这种新循环和新平衡中包含着更高的社会福利和幸福感。从经济成长阶段来看,我国已经开始步入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所谓的“走向成熟阶段”和“大众消费阶段”,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更加重视教育、休闲、娱乐、保健等消费。要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使之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力。
2.3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
民营经济在就业、投资、产值上的贡献已经非常突出,并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政策重点需要更多地转向民营经济,通过构建公平竞争环境,使民营企业强健起来,更富创新能力和活力,能够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国际竞争。为此,需要确保民营经济在法律保护、获得生产要素、进入重要生产领域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2.4 构建动态比较优势
从数据来看中国的劳动力增长速度在下降,每年劳动力增长率不到0.5%,但是劳均资本及其增长率在增加,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长很快,R&D研发经费占GDP比重逐年升高。人力资本总数虽然基本不变,但是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受教育人口比例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过去二十多年资源性密集产品
占出口商品的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到20%逐步上升至2012年超过50%。这反映了中国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全球竞争中逐渐丧失优势,而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则逐步形成竞争优势,现在中国对外出口中成套设备、机电产品所占的比例很高,如果这种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将会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持久的动力。从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是不断变化的,经济的增长需要注重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首先必须培育有效市场,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破除各种要素壁垒和产业限制,培育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培养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其次是针对不同比较优势产业,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对于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产业,政府要进行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帮助企业解决外部性和协调问题,降低先行者的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对于领先型的产业,应鼓励其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新产品、新技术,政府则利用采购、税收、标准等政策给予支持。对于失掉比较优势的产业,则实行退出型产业政策,政府帮助企业转移生产环节,帮助产业工人转移到其他产业。
2.5 依法治国,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下的企业要想得到完好的保护,均有赖于法律的确认。法治不彰则会使不少企业深受有法不依、有法不严、逍遥法外地毒害,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会受到威胁。只有企业的权利得到法律保障,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制约人们的法治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达到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法治经济、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法治经济做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新常态。在企业做强做大过程当中,就需要企业家不可忽视法治的力量,除此之外,还需重视资本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和经济新常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金碚.深化改革基于市场经济共识[J].社会科学战线. 2014(11)
[2] 林毅夫.什么是经济新常态[J].小康(财智). 2014(10)
[3] 黄潇,肖晓玲.“大国城市化前沿问题”学术论坛综述[J]. 西部论坛. 2014(05)
Thinking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times in Internet plus
Wu Shaoqin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674100)
Abstract:New norm concept is not the pursuit of does not have the comparative value of the high economic growth,and its essence is in respect of the forward-looking guidance is made on the basis of objective economic laws,is from the political angle revision of previous policy and for the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tate of a kind of active description.
Keywords:Internet plus age;the new economic norm;the new point of economic growth;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