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03-13 18:30丁伟伟周自蕊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治疗师康复社区

丁伟伟,周自蕊

(濮阳市卫生学校,河南濮阳457000)

我国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丁伟伟,周自蕊

(濮阳市卫生学校,河南濮阳457000)

针对我国社区康复护理起步晚、发展滞后,人才匮乏、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内容局限、服务对象范围较窄等问题,提出适合当前国情的康复护理对策,如开展社区康复护理教育,加强人才培养,规范社区康复护理服务,健全社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

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分析

社区康复护理是指把整体护理与社区康复融为一体,根据总的社区康复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在社区的层次上实施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脑梗死等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偏瘫患者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进入康复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伤、残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重新获得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最终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护理的费用远低于医院,且社区康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更高。社区康复护理在疾病治疗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探讨我国社区康复护理的现状及对策,对做好社区康复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1 社区康复护理现状

1.1起步晚、发展滞后

1910年美国建立了康复机构;1917年在纽约成立了“国际残疾人中心”;1938年美国物理治疗师学会成立;1943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1952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首次国际康复医学会议;1969年Sykney Licht发起并成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并于1970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次大会;美国康复护理学会于1974年成立,1986年出台了康复护士资格标准。而我国1987年6月11日—15日在北京召开了“康复护理研究会”;1988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年)》;同年,中国康复研究所成立;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委员会通过我国第一部《残疾人保障法》,直到1993年3月上海医科大学才成立了国内第一所中西医综合康复研究所。

对全国范围内9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设备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颈腰牵引床、远红外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和轮椅较多,拥有率分别为38.04%、36.96%、35.87%、30.43%。矫姿镜、组合阶梯、巴斯球拥有率低,分别为9.78%、9.78%、6.52%。康复设备总体上数量不足,种类不全,限制了社区康复护理的发展[1]。

1.2人才匮乏、水平参差不齐

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约为7/10 000,而我国该数据仅为4/10 000。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急需康复技术人员约三十余万人,其中物理治疗师(PT)18万人,作业治疗师(OT)9万人,言语治疗师(ST)1.5万人,假肢与矫形器师(PO)3.5万人,《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范》中提出:康复治疗小组中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代替。这些都充分表明培养康复护士非常重要和必要,但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还不到两万人,而各高等院校每年只能培养两千多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与康复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2]。

社区康复护理人员的来源组成有以下3类:(1)科班正规出身:受过规范的康复护理教育,有各类文凭及学历;(2)科班非正规出身:中医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体育学院养生保健专业等的毕业生,有文凭及学历,但与国际公认的康复护理专业尚有距离;(3)半路出家:来自临床各科如神经科、骨科、中医科、儿科等的医护人员。

1.3服务内容局限、服务对象范围较窄

调查显示,社区康复护理的主要对象为脑血管、骨科和心血管患者,服务对象范围较窄。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护理集中在提高患者活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着重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等,服务内容局限。肢体康复、健康教育等高层次康复护理基本上未开展,妇女产后康复等尚未纳入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此外,社区护理发展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老年居家康复护理的进程。虽然国内对于老年人常见病,如脑卒中、痴呆、骨折后遗症等进行了一定的家庭康复护理尝试,但并未形成系统的作业流程。因此,规范化的康复护理较难开展[3]。

2 对策

2.1开展社区康复护理教育、加强人才培养

目前全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院校开设了康复护理专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康复护理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满足康复护理需求。开展社区康复护理教育、加强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制定或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政策、规划和制度体系;(2)整合国内现有医学院校资源,完善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鼓励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内容、形式、考核评估等相关要求;(3)建立完整的康复护理专业学历教育和研究体系;(4)开展康复护理继续教育、康复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如开设培训班、函授班和举办讲座等,制订多层次的康复护理教育计划,加强全国康复护理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并按康复护理专业人才技术职称的不同制订相应的继续教育计划;(5)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完善全国康复护理教育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2.2规范社区康复护理作业

组织康复团队成员及相关医疗、护理专家,针对不同的疾病,制订规范化康复护理流程、康复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建立相应的康复护理路径,并制作康复护理标准作业书,使康复护理作业系统化、标准化,以保证康复护理工作全面规范开展。同时,成立康复治疗护理小组,确立团队各成员职责与团队工作流程,定期召开康复护理小组会议,及时修订各种康复护理计划,监测患者康复过程。此外,还可构建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制订相关的家庭访视指南,建立统一的家庭访视指导方针及参考标准[3]。

2.3健全社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

完善三级康复整体护理,积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康复护理,形成“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健全社区康复护理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建议如下:(1)从事社区康复护理的人员必须具有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对社区康复护理人员要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竞争上岗。(2)不断改善社区护理服务方式,大力推行“一站式”护理服务,积极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组织,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4]。(3)政府必须在社区康复设备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政策倾斜,提高矫姿镜、巴斯球等康复设备的人均拥有率。(4)构建系统性护理服务模式,康复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情况,帮助患者制作简单易行的康复器材,让患者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还可利用远程康复服务实现“一对多”的群体性训练,利用大众传媒、小型座谈会和个体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居家康复知识和康复技能,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残疾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我国老龄化浪潮的冲击带来了巨大的康复服务需求,发展中的中国康复护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当务之急,我们应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充分认识未来对康复护理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护理的长效模式,加强社区、居家康复护理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康复护理的优势,满足广大残疾人和功能障碍者日益增长的对康复护理服务的迫切需求。

[1]张诗敏,杜雪平,胡海鹰.社区康复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2918-2920.

[2]李建军.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1-4.

[3]郑丽维,赵红佳,纪小凤,等.社区康复护理的现状及对策[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5):57-58.

[4]薛光辉.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分析及其长期护理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144-145.

R193

A

1671-1246(2016)22-0156-02

猜你喜欢
治疗师康复社区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