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篇:一起见证五年后的大变样
拭目以待“十三五”规划将带来的改变。
有人问5年后,你还会在上海吗?5年后,你会变成什么样?是已经离开上海,去寻找诗和远方,还是依然留在这片热土上,去见证她的变化。《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布以后,上海将会有哪些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首先5年后的上海,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不再如此拥堵,“十三五”《规划》里,上海将在5年后,建设多达50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而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也将达50%以上,BRT、中运量公交系统全面推进,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50条左右,新辟“最后一公里”线路20条左右,协调推进 76条单行道建设,并通过建设公共交通虚拟中环,改善郊区出行问题。
同时5年内,上海将开工建设47条铁路线,其中23条期间已经开通线路将在“十三五”内建成,12条将在“十三五”内开工并建成,12条线路力争“十三五”内开工;2020年前建成沪通、机场快线、洋山港铁、浦东铁路复线、沪乍杭铁路、沪苏湖铁路等线路,建设上海铁路东站,新增一个动车所—“惠南动车所”,用于配合上海铁路东站新增高铁动车列车组的运转。
5年后的轨道交通也更加便利,郊区也将通上地铁,预计5年内新增10条轨道交通线路,增加216公里地铁,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底上海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形成500余座车站的庞大轨道交通网络,崇明也要通上地铁,上海会实现全区地铁线路的覆盖。
技术进步的另一侧是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预计5年内,电动车单次充电续驶里程将达300公里,实用性堪比汽车,而百公里运行成本仅为汽油车的六分之一。因此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将推广本市电动汽车应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将达到26.3万辆,充电桩规模达21.1万个,建成有充电功能的公交停保场68座,新增1000个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服务网点,公交、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将达80%。
在市民备感头疼的停车问题方面,上海将在5年内增设1500个P+R停车设施,鼓励P+R停车方式,停车场即换乘停车场,早上驾车停进P+R停车场,然后去换乘地铁抵达工作单位,下班后再坐地铁到达停车场,驾车回家,这样既减少了道路拥堵时间,又节省了油费。
多方面的交通规划带来更直观感受会是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如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在5年内实现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至42微克/立方米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到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0%左右,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生态用地达到3500平方公里,沿苏州河、黄浦江等将建成1000公里城市绿道。
在市民最为关注的住房保障方面,“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新增保障性住房30万套左右,旧住房综合改造约1500万平方米,每年实施约6万户、共30万户,实施各类旧小区综合整治约3500万平方米,每年受益居民约15万户,共75万户,实施不成套为主的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约50万平方米,结合旧住房修缮改造实施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修缮约50万平方米。
但在人口规模方面,作为超大型城市的上海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这会通过调整落后产能,合理控制就业年龄段人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疏导非就业人口,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控无序流动人口,控制建筑总量过快增长,抑制人口过度涌入。
居民收入方面,“十三五”规划5年后,上海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以上,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左右,力争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上海配置学前教育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20年,上海将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约150所。到2020年,上海还将建成600家市级青年中心,每年服务青少年100万人次,为青少年创造更多交流空间,青少年人均年参与公益活动时间设定为30个小时,每年为失业青年提供各类就业服务20万人次,力争每名青少年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爱心暑托班将覆盖全市所有区县。
老年人也将会享受“十三五”规划带来的更多福利,预计到2020年,上海的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36%,未来5年,上海将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400家,长者社区照护中心50家,新增2.4万名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大部分老人都可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里安度晚年。
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长滩一号、浦东美术馆、浦东群众艺术馆、浦东青少年文化中心、拉菲尔云廊、BFC外滩金融中心、上海万象城这一批新地标将在5年内陆续建成,拔地而起,它们也将构成上海这座城市的靓丽风景线。
有人说5年后的上海,房价更高了,物价更贵了,挑战更大了。也有人说,5年后的上海,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充满机遇。其实无论5年后的上海将会变成什么模样,期待我们都一直在,和她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