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黎
(萝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萝北 154200)
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李黎
(萝北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黑龙江萝北154200)
在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养殖水环境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在日常生产中要认真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所谓水质监测是指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监视和测定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其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加强水质监控工作对渔业健康养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水质监测工作,可掌握水环境的基础信息。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养殖水体是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其理化性质、物质循环及变化动态等均与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密切相关。以pH为例,pH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鱼类人工繁殖时一般以中性偏酸性为宜(pH不能小于6.5),而鱼苗培育时以弱碱性(pH约为8.0左右)为宜,在整个养成阶段,pH应处于6.5-8.5,酸性水体生物生产力偏低。另外,特定的水生生物对pH会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我们需密切关注一些重要基础信息。
第二,通过水质监测工作,可及时发现、化解、排除生产隐患。随着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高密度的养殖模式、相对封闭的养殖系统,导致养殖水体的自身内源性污染日趋严重。比如在精养池塘,经常会出现氨氮含量超标的问题。氨氮是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氮,一水合氨同铵离子和氢氧根两种物质构成一种动态平衡。在精养池塘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即氢氧根含量增多,则养殖环境中一水合氨的比例增大。分子氨对许多水生生物有毒,浓度过高会抑制鱼的生长,甚至会造成鱼的大量死亡。因此,日常生产中加强氨氮的检测非常必要,可帮助渔民减少生产损失。
第三,通过水质监测工作,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也导致养殖用水水源的质量下降。养殖水体在面临内源性污染的同时,还受到外源性污染的威胁。由于养殖生物的自身污染和外源性污染的双重作用,导致养殖水体的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不仅危害养殖生物,而且为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导致养殖生物疾病频发。因此,除对内源性污染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需要严加控制外,还应对外源性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的含量也需加以检测、处理,特别是渔用药物的使用更应规范。通过加大内源、外源污染物的监测力度,优化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品质,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鉴于水环境监测对于养殖生产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日常养殖生产中要加强水质监测工作。由于水质监测项目众多,我们该如何选择监测项目呢?依据什么原则来安排检测工作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首先,要全面规划合理选择监测项目。水环境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生物化学等一切可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其监测对象包括水源、养殖水体和废水,以及废水影响的水域等水体,只有对这些水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水环境质量情况,因此在实际监测中采取实用、经济、重点污染物优先监测的原则,来安排检测工作。
第二,注重水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养殖水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因此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须长期坚持监测。
第三,要注重水环境监测的追踪性。水环境监测包括监测目的的确定,监测计划的制定,采样,样品运送和保存。实验室测定数据整理过程,是一个复杂又有联系的系统,任何一步的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建立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四,要选择适合的水质监测技术方法。根据生产环境和管理的要求不同,需要监测的水质指标不同,具体的水质监测技术方法可参阅《渔业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等相关标准。
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加强水产养殖用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等投入品监测,确保水产品合格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