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综合演习中开展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的思考

2016-03-13 15:41吴玉蔡明春刘运胜罗勇军薛大东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7期

吴玉,蔡明春,刘运胜,罗勇军,薛大东(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



军事医学综合演习中开展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的思考

吴玉,蔡明春,刘运胜,罗勇军,薛大东*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

摘要: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是我校军事医学综合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原病救治训练开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课程内容设置、协作能力培养、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急性高原病救治;实战化训练

注:本文系第三军医大学教育研究重点项目(20130A05)

按照“聚焦部队,贴近实战”的要求,军事医学综合演习在军队医学院校教育训练中占有重要位置[1,2]。近年来我校组织实施以高原高寒环境为作战背景的军事医学综合演习,其中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是演习的特色部分,是培养学员高原病救治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对指导学员今后在高原地区进行伤员分级救治并开展高原临床工作,提高军队战斗力及保障官兵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3]。但在训练实施过程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对此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1 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基本情况

1.1训练对象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参演对象主要为实习之前的五年制大四本科学员,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高原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药学与生物工程,此外还包括临床医学八年制、护理四年制等专业学员。他们在前期学习中已完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军事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

1.2训练环节

演习一般为10天,分为分练期和演练期[1]。前期为分练期,分为轮训、分练、合练与考核;最后一天进行汇报演练,为综合演练期。学员通过前期的轮训、分练掌握基本卫勤保障技能,达到考核标准,最后进行示范性综合演练。按照“能力生成”的目标要求,今年演习新增考核环节,参演本科学员按照分轮、分组、分单元的方式,随机分配考核单元。

2 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存在的问题

2.1理论与应用衔接不畅

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安排,参加演习的成员主要为大学四年级学员。其中,除高原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学员在演习之前未对高原医学及高原病救治相关课程进行过系统学习。在综合演练轮训阶段,仅2个学时的集中授课很难将相关知识介绍清楚,而直接讲解治疗手段和操作流程会导致部分学员理论与应用衔接不畅,教学效果欠佳。

2.2协调合作能力有待强化

协同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体现,一个组织协调、运作流畅的救治组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高原病救治组是在全部参训学员中随机抽选组成,面对陌生的合作者,怎样在短时间内畅通交流、完成合作尤为重要。从实施效果来看,个别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欠佳,应对突发情况反应较慢;部分组员的参与性不高,不愿意承担较重或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整个团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协同合作能力有待进一步训练与强化。

2.3分组考核环节效果欠佳

考核是卫勤训练工作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方向,对训练过程具有反馈和监督作用,对训练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推动作用[4]。此次的军事医学综合演习新增了分组考核环节,有效检验了轮训期间学员的学习效果和综合应用能力。但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参演学员人数较多,只能通过随机分组抽选考核单元;一名学员只能参加部分模块的考核,对于所参加考核的组室内容印象深刻,对其他组室内容却不甚清楚。

3 急性高原病救治训练改进建议

3.1理论结合实践,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针对前期缺乏高原医学相关知识的问题,建议在前期的教学安排中,适当为各专业学员开设形式多样的高原医学相关课程,普及高原病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此外,高原病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重在预防[2],提升学员对高原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能力并将其放在重要地位。因此,在轮训和考核过程中,均应增加高原病预防措施相关内容的讲述与考核。

3.2融合专业优势,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考核不仅是检验学员学习效果,还要重点考查骨干的组织协调能力及成员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抽组考核小组成员时,应涵盖多专业、多层次学员,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组织团队。如一个高原病救治组,成员设置有组长1名、军医2名、护士2名、卫生员3名等共10人,组长安排工作时,应根据专业特长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集体潜能。同时,在教学中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实战演习体验,学生不仅能巩固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获得应对实战条件下医疗救治的技巧,而且能体会到组织指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战演练和团队合作提升学员实战能力,形成良好心态,实现学员角色意识向军医角色意识的转变。

3.3优化考核模式,理清救治流程

3.3.1设置复杂条件下的实战考核场景考核以一个急性高原病救治组为单位,伤病员流为主线,从人员分工、组织布局、接诊分治、合理调度及高原病具体救治流程等多个方面,综合考查救治组应急处理能力。由于在分练阶段只发配一批伤员(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各1名)进行对症救治,学员在训练中存在程式化思维,且在组室人员过多、伤病员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发挥各成员优势。建议在考核过程中,设置各种突发情况及复杂伤病情,适时变换考核场景,增加考核难度,最大限度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激发潜能,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应用技能。

3.3.2完善现场问答环节设置本次综合演习在考核中新增了现场问答环节,考评教员根据预设问题或现场实际情况随机提问,学员作答[5]。该方式不仅能考核学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能考查和锻炼学员的语言组织和应变能力,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是一种很好的考核方式。但从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是第一次实施,预先设计的题目偏少,个别问题不适合应用于现场作答环节;(2)随机提问针对性不强。因此,设计多样化问答形式,加强相关考核单元常见问题题库建设十分必要。

总之,以实战化训练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组合演练训练内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本次军事综合演练,学员切实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实战化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光伟,刘运胜,黄朝晖.中俄院校卫勤演习的比较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20-221.

[2]高文祥,高钰琪,陈建,等.军事医学综合演习中高原医学课目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0):1121-1123.

[3]罗勇军,周其全.高原疾病学在我校卫勤演习中的实践和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7):709-710.

[4]陈国良.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训练之我见[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712-714.

[5]蔡明春,吴玉,谭小玲,等.卫勤训练急性高原病救治考核指标与标准的建立及实践[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9):1025-1026.

(*通讯作者:薛大东)■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7-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