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 谢长妹
语文是所有学科考试中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在语文分值中,作文却占了大半江山,有人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可见作文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对于教学者及考生而言,作文自然而然地成了语文的重中之重。
对于作文教学,每个教学者都会有自己的教学看法。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而基础等级的要求第一要求即是符合题意。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必须要从审题入手。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高考作文赢的第一步就在审题,特别是材料性作文。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所以写作者要经过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内涵,最终提炼出观点。从材料中是否提出了契合题意的观点,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一篇作文的成败。这一步做好了,就如打下了基石框架,接下来就可以有条不紊、较为顺畅地按既定的思路“添砖加瓦”,于是作文这个建筑就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也自然会有一定的好分值。
审题方法在各类资料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且多种多样,但是每个人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也不能保证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能审对题,那么如何去判断自己提炼出的观点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一个自我检测方法?于是我带着这种疑问,走进了我的教学中,得出了一个自认为可行的方法,那就是:根据你所提炼出的观点,再进行材料扩展,看是否与原文材料相符,如相符,那就意味着审题正确,如果不符,那就出现了偏差。请看这则材料:
有一天,狼发现在山脚下有个山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他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动物们来送死。第一天,来了一只羊,但从一个可以逃生的小偏洞里跑了出去,狼恼怒地堵上小洞。第二天,来了只兔子,结果兔子从洞侧面更小的洞口逃生。于是,狼把类似大小的洞口全堵上。第三天,来了一只松鼠,却从洞顶上的一个通道跑掉。于是,狼气急败坏地堵塞了山洞里所有的窟窿,只留下了入口。第四天,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老虎穷追不舍。狼在山洞里跑来跑去,最终无法逃脱,被老虎吃掉。
我们在阅卷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学生就认为应该写投机、不劳而获、脚踏实地等,如果观点确定为“做事应该脚踏实地”,那可以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确定观点之后进行材料扩展,那在这样的观点基础之上,扩展的材料应该是这样的:“有一天,狼发现在山脚下有个山洞,各种动物都由此通过。狼非常高兴,心想守住山洞就可以捕获各种猎物。于是,他堵上洞的另一端,等待动物们来送死——而后,一只动物也没来,狼竟然饿得皮包骨,最后被老虎吃掉了。”把扩展后的材料跟原材料进行对照,发现这样的扩展恰恰少了原材料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堵洞。而原材料这个细节正好是审题的关键:把所有的洞都堵上,最后也把自己的逃生之路也堵上了——做事要留有余地。这样一对照,就知道写投机、不劳而获、脚踏实地等属于偏题的范围了。
再看:2014年4月26日,陕西省汉中市一女子因债务被逼爬上高楼欲轻生,消防人员正在紧急营救。几名围观学生在一旁大喊:“跳啊,赶紧给哥跳”“这个太好玩了就是吊人胃口!”
这则材料,有的学生就写到了“指责女子不应轻生,生命是多么地可贵,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那么,在此观点基础之上的扩展的材料应该是:“2014年4月26日,陕西省汉中市一女子因债务被逼爬上高楼欲轻生,消防人员正在紧急营救。几名围观学生在一旁大喊:‘别跳,你还年轻,还有很多重要事要做,想想你的父母。”这么一扩展的话,明显和原材料有较大的出入,也偏离了出题者的用意:学生的反应的言行表现出对生命的极端冷漠,要有悲悯同情之心,要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等。
作文审题并不是说要“谈虎色变”,有问题出现必然也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需要我们平时练习时多加总结,多积累,善于发现。当然这个方法只是解题方法中的“零碎片”,因材料作文的形式有很多种,这个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道作文题,这仅是我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所总结到的一些浅略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如何,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须谨慎对待,毕竟一动笔,偏题还是符合题意,基本上也就已经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