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十八中学 王鸿燕
带着稚嫩的脸庞,迈着轻松的步伐,我走出了校门。迎着和煦的阳光,哼着时髦的小调,我走进了十八中学。刚刚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有着年轻人所特有的干劲与冲劲。出于领导的信任和学校的需要,我刚一上班就被任命为班主任。带着孩子王这个称号,我与我的学生们朝夕相处,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回首逝去的青春,记忆是如此的深刻。任意采摘几个教育故事,我的记忆都是那么的清晰。也许是年轻时候的经历颇深,亦或是学生带给我的感受太多,也许又或是其他。如今我静下心来,采撷一段我与学生的故事与你分享,一同去感受我无悔的青春。
我们班××同学常有打人、骂人等不良现象,且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据同学们反映,××在小学就是出了名的捣蛋大王,由于大家对他抱着很深的成见,所以一进入中学,××在班里基本上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开学一段时间,××上课时经常捉弄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揪揪这个的头发,戳戳那个的后背,动不动就打人、骂人。我在办公室工作时,总是一会儿就有人气冲冲或哭着来报告:××又打人了。放学了,他也不按时回家,还常常迟到,轮到他做值日,他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这不但给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还不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文明氛围。他是班级建设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看到××的表现,作为班主任,我觉得要改变××同学的现状,首先要了解造成他种种不良习气的原因。于是,我到他家里进行家访。一走进他的家,我的心被揪得紧紧的,这哪像一个家呀。到处乱七八糟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一问,才知道××的妈妈几年前离家出走,爸爸一向不务正业,家里全靠年迈的奶奶做点小生意维持着,家务活是大他两岁的姐姐一手操持着。××在家里几乎没人管他,奶奶由于生活的艰辛,脾气变得十分暴躁,稍不如意,对××非打即骂。他在这样一个缺乏爱和温暖,没有人正确引导的环境里长大,长此以往,造成了他粗暴、倔强的性格和任性、逆反的心理。由于他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小学就倍受岐视。以至于进入中学时已形成了很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点:对自己没信心,对学习没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持排斥和破坏心理。
面对如此“烫手的山芋”,老实说,我一时也手足无措。但我想:只要我们对学生付出爱,就能溶化他心中的坚冰。于是,我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入手,不放弃对他的教育,对他保持极大的耐心与热情,千方百计寻找他的闪光点。也引导同学不要对他持有偏见,发动大家都来帮帮他。例如有一次,××同学在下课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其他同学忙到我面前告状,我把他俩叫到讲台前,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争吵。××一口气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清楚,还很坦诚地承认自己先动手打人,是自己错了。说完,战战兢兢地望着我。这时,我并没有训斥他,而是摸摸××的头,笑着说:“××同学很调皮,常捣乱,这很不好!但老师也很欣赏他的诚实,只要是他做过的事,不管对与错,他都能坦白地承认,所以老师喜欢他。他身上还有许多优点,只是你们没有注意观察,没有发现,只要你们认真观察,真心地帮助他,他也会成为深受大家欢迎的好同学的。”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我知道他们心里正想着我的这几句话,我的话是真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我适时抓住这个时机,话峰一转,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团结力量大的故事,又对他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要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发现别人的美。这时,有不少同学向××投去友善的目光,有的站起来表示要督促××,帮助他改正缺点。
放学后,我单独留下了××,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俩面对面坐着,我发现××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还没说话,他就先开口了:“老师,谢谢你!”我摸摸他的头,说:“老师知道你也想和每个同学成为好朋友,可是,你知道怎么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信任吗?”他看着我,想了想,委屈地说:“我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可是他们老是嘲笑我,我一急,就打人!我不想他们这样对我!”我趁机说:“只要你能够对同学们好!不为一点小事,或一句话就跟别人吵闹,宽容一点,看到同学有困难,就大方地伸出手去,帮助他们。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成为你的好朋友,老师现在已经是你的好朋友了。”说着,我伸出手,握住他的小手。他也不住地点头,对我说:“老师这么喜欢我,相信我,我一定要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让老师高兴!”
从那以后,××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再动不动就打人、骂人,不再四处乱逛了。有时也主动留下来帮值日生扫地,同学们也不像以前那样以敌对的眼光看他。而是友好地和他一起玩、一起做游戏。虽然××有时也忍不住故态复萌,但次数明显减少了。我欣喜地看到他脸上焕发出以前所没有的动人光彩。渐渐地,××喜欢上学校,喜欢上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上班级的集体氛围。懂得关心别人,有集体荣誉感。做了错事能虚心接受批评,努力纠正缺点。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学,最怕奶奶吓唬他,不让他上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通过这个活生生的案例,使我认识到:中学生的心灵是稚嫩的,犹如刚发芽的小树苗,如果没有细心的呵护,精心的培育,这棵小树苗会过早地凋谢的。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单纯地只会教书,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充满爱的心灵去震撼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的关爱,让他们的心灵倍受爱的滋润,让他们学会用心去关爱别人,关爱生命。同时,也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用我们火热的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希望的火花,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个学生像一棵棵小树苗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
一段故事,一份体会,收获的是成长,感到的是快乐。虽然班主任工作很苦、很累,可我却觉得为了我那些可爱而又淘气的孩子们,我干的有价值,干的有意义!回首自己身为班主任的这些年头,我觉得我骄傲,我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