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 150028)
基于跨文化交际视角的中美文化对比分析
肖 丽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 150028)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跨文化交流始终贯穿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经济全球化催生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中美两国的交流也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文化领域,跨文化交际为两国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美两国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由语言决定。本文从语音、语法、地域、宗教、社会习俗等方面分析英汉语言的不同,进而阐述中美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文化;语用;语法;中美交际
1.1 以宗教为背景的文化差异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其教义形成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视上帝为世界创造者。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宗教氛围,也没有形成占主导作用的宗教。即便儒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形式上的宗教,但儒家学说并不信奉神,中国人持有多神论观点,认为万物相生相克,在冲突对立中实现动态和谐,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儒教、道教以及佛教共同影响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即便同一个中国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奉行的信仰也会存在差异。例如,年轻时往往渴望建功立业,以儒家入世观为指导,但在中年后逐步趋于信奉佛教或者道教,倾向修心养性。道教清静无为、佛教因果报应以及儒教仁义礼智信和中庸等多种宗教文化因子共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佛教虽然不是中国本土的,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分析佛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不同。第一,关于人生的意义,基督教认为要通过传递爱心、进行忏悔、不断祈祷然后实现赎罪方能进入天堂;佛教认为要通过自我修炼、普度众生最后实现解脱而涅槃重生。第二,关于人生意义的实现方式,佛教要求苦修和修行,强调信仰者的自我不断努力;基督教更加依靠上帝的帮助和拯救。第三,关于人性的认识,基督教持性本恶观点,所以强调规范和遏制人性,尊崇宽恕、慈爱,强调法制,由此推动美国社会的法制化建设;佛教持性本善观点,倡导善行、自我修养、慈善等,注重伦理道德,由此推动人治社会的发展。第四,对社会发展以及文化的影响力,基督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核心;佛教在和道教及儒学的融合中发展,没有形成绝对的主导地位。无论从语言形式还是语言内容来看,它们都是重要的文化影响因素。
1.2 思维模式、社会习俗与价值观的异同
1.21 思维模式
文化背景、认知图式等内容共同影响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影响推理模式、思考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决定信仰世界的构筑、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同的意识方式产生不同的意义和表达式。“语言即人, 人即语言”(曹廷军 2007),“人通过语言解释世界和人”(李洪儒 谢萌 2014:71),“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抽象的、独特的”(王苹 刘文捷 2001),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与美国人的存在一定差异。连淑能指出,“由于受到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伦理型特点、整体性特点、直觉性特点、意向性特点、归纳性特点以及求同性特点等多种特点的集合,而美国等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认知性特点、逻辑性特点、实证性特点、求异性特点以及分析性特点等”(连淑能 2002:29)。同时,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习惯于辩证思维,思考问题倾向于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美国人比较喜欢演绎法,擅长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
中国人和美国人最为关键的思维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悟性和理性的不同。虽然悟性和理性都属于哲学思维范畴,但悟性更多借助形象思维,通过直觉、联想、想象以及灵感等方式组织感性材料,形成条理清晰的认识体系,使感性世界通过悟性思维模式体现出直觉性、主观性、整体性以及形象性等特点;理性思维模式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方式,采用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思维形式,实现对事物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认识,思考模式体现出逻辑性、确定性、抽象性、分析性以及客观性特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导致语言表达上比较模糊;而西方语言在培根和洛克等学者的长期倡导下,突出理性素质和逻辑意识。
1.22 社会习俗的差异
社会习俗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反映,在不同的发展历史中,中美两国都形成各具特点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
同样是热情的见面,美国人一般会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不太熟悉的朋友,谈话内容不会涉及个人问题,因为这在他们心中是一种维护隐私的做法;而中国人则会很快表现出熟络,彼此交流家庭信息、个人工作和生活状况等,觉得越亲密越好。这种生活习俗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引发交际失误;美国人会认为中国人的一些交流话题触犯自己的隐私,因而引发不快。
从谈话方式来看,美国人在进入一个话题前往往通过谈论天气等过渡,但过渡的时间不会太长,然后会直接切入主题,在交流过程中也围绕主题直述自己的观点。Scollon 指出,中国人对说话人等级的顺序非常敏感(Scollon 1991:113-115, 1994:133-135),在进行话题交流时,需要的过渡时间比较长,经过很长时间寒暄后才进入主题,并且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喜欢旁敲侧击,委婉表达。Leech 指出,中国人为了不直接触及对方的面子,只好拐弯抹角,含蓄间接地表达真实信息,让听者自己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Leech 1983:139-140),而美国人却觉得这会增加交流难度。例如,中国人拒绝美国人邀请共进晚餐时会说:“今天我不是很方便,改天再聚吧”,也许美国人会问:“改天是哪天?”
社会习俗的差异还表现在对于一些民间文化艺术的理解上。例如,抓髻娃娃形象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很常见,用在结婚时,则意味着祈福多子多孙;如果平常使用,有时则表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如果美国人不理解这种文化习俗,就难以知道什么情况下、为什么张贴抓髻娃娃。如果理解错了,将会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误。
1.23 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价值现象或者价值关系在人头脑中形成的系统化的看法和观点。人的言行总会受到社会价值标准的影响和约束,不同文化背景会导致不同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不同也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至高无上,个人主义是首要和正面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主导一切。”(Samovar 1988:58)关于美国主流价值观,弗朗西斯·许郎光以及罗伯特·贝拉等人早有总结:个人主义,信奉个人奋斗,追求自主独立。而中国主流价值观一般会指具有集体主义思想,崇尚合作,表现谦恭。贾玉新指出, 中国人“喜好安逸 ”, 长久奉行“安分知足”的价值观, 不爱冒险。可见,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际:中国人价值取向中的集体主义是国家、社会和集体,所以国家、社会和集体在中国人心中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强调个体对集体的融入和奉献,因此说话一定要让对方感觉舒服,“贬己尊人是汉文化礼貌的核心”(顾曰国 1992:23)。但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认可个人价值,鼓励公民表现自我。所以,中国人对美国人积极维护个人利益的做法不是很理解,而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行为也是能力不足或者个性不鲜明的表现。
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庸”观念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做事时格外求稳。而美国人重视变革、创新,习惯于打破固有藩篱,喜欢标新立异,所以“求变”的心理特点更加突出。基于这些不同,在跨文化交际时,美国人觉得中国人说话模棱两可,很少直接表达见解,在交际过程中比较不容易把握对方真实的想法;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直接,有时觉得比较尴尬。
从时间观念看,中国文化认为万物周而复始、永不停止,春去春还会来,所以在循环往复中时间并不紧迫,欲速则不达,凡事从长计议,强调反思、反观,比如“慢用、慢走”等。而且在相互交往中讲究“世交”,比较看重故土和家庭,在中国文化中时间可以沉淀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慢工出细活”等俗语就充分表达出“来日方长”的思想。而美国文化认为时间是改变一切的力量,因为根据基督教的教义,时间不是周而复始而是线性的单向运动,时光一去不复返意识已经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所以他们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总是更加关注未来,而且注重行动和效率。
地域差异也是导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和美国地理环境差别十分显著,这种差别通过语言反映出来。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但是很多地方是内陆环境,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史上靠天吃饭曾经是民众的主要生活状态。中国人对粮食得来不易的认识非常深刻,例如“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等。同样,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很多谚语和俗语都和农业生产以及节气变化的经验有关,如“瑞雪兆丰年”、“夏天不热,五谷不结”等。而美国领土上河流湖泊众多,又临海,农业、渔业都比较发达,大部分地区为大陆性气候,南部地区是亚热带气候。于是,其很多谚语都与海洋渔业有关。例如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in deep water(s)(处于困境)等,都是海洋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
3.1 语音方面
在语音方面,汉语是单音节语言,每一个字都有一个音,并且开音节的字占大多数,同一个音会分为4个声调,4个声调的调值等都规范。要确保交际效果,就要准确读出每一个音节,包括声调。英语文字不仅有单音节词,还有众多多音节词,而且一词多音节的情况十分普遍。英语从音素开始到组成句子,都具有逻辑性。例如,元音读法要平稳,双元音读法要饱满,短元音要有力等。英语音节构成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一个音节可以由元音和辅音组成,也可以由元音单独构成,响辅音也会在没有元音出现的时候组成音节,几个辅音构成辅音群出现的情况会受到限制,只能是词首或者词尾。英语还有一些词在句子中可以连读、强读或者弱读,词语重读表示的意义会有所不同,跨文化交际时要注意体会。
从语音修辞的角度也可以看出汉英语言的差别。语音修辞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所以语音修辞表达方式也各有特点。英语的语音修辞方式共有5种:首韵、尾韵、半谐音、拟声和谐音。语音修辞增强语言表达的音乐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跨文化交流时可增强表达效果。以首韵为例,首韵是在相近的两个或者几个词语和音节中重复首字母或者重复辅音,这种重复加深表达,传递充沛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宣传美国休斯顿美丽夜景的时候,会用到Starlight on Skyline, Galaxy of Glamour(高楼摩天,星光灿烂,火树银花,瑰丽绝伦)。前面的词语重复S,后面的词语重复G,以此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美感和节奏感。
汉语的语音修辞无法实现首韵修辞,因为汉字不具备头韵。汉字的语音修辞通过声、调、韵和轻重音以及节奏等实现,汉语的语音修辞结果往往是音韵和谐,充满音乐美、节奏美。以语音双关为例,“千红同窟”的窟与哭是双关语,“万艳同杯”中杯与悲谐音,增强《红楼梦》主题表达的深刻性和美感。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谐音双关出现频次很高,例如元春4姐妹之间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原应叹息”,点破4个姐妹的共同命运归宿。
汉语和英语都有利用语音要素强化语言表达的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时,双方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以便理解和感知对方语音修辞的目的,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成效。
为了表达特别情感或者特殊意义,中国人或者美国人会使用一些对偶、排比甚至押韵等语言方式,但因为文化迁移有时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汉语语音之间的差异。
3.2 语法方面
首先,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独立形态。汉字的组成没有前缀和后缀、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更没有数、性、格等的区别,所以一个汉字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地方,完成表意功能,而且因为出现位置不同表意效果也不一样,具有较强的语法创造能力。英语文字限制就比较多,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定位都比较固定。动词无论放到哪里都是动词,形容词无论放到哪里都是形容词,而汉语词语可能因为位置不同而改变词性。所以,英语的表意功能比较稳定,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固定,随意性较小,但是表达准确。
其次,汉语主语一般用我、你、他以及相应复数形式和人的名字,强调主体作用,体现中国文化重视主体思维,但这种表达方式在美国人眼中是过于主观的表现。在英语句子中很多句子无主语,或者说主语是没有生命的名词。例如,It is right that反映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传递重视客体的思维模式。此外,英语主动句和被动句区分严格,被动句的数量远远多于汉语。从词语构成句子的排序上也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汉语在句子中的线性排序往往是遵循主、状、谓、宾的基本形式。例如,汤姆昨天买了一本词典,该句在英语中就变成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Tom bought a dictionary yesterday,表示时间的词语在汉英语句子中出现的位置不同。汉语时间性词语还可以放在句首,例如“考完试,我们打扫卫生”,体现出中国文化思维模式的整体思维特点,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达。但类似的英语句子却是We will go to the movies after shopping(逛完街后,我们去看电影)。汉语的整体性思维还表现在表达事物的时候先交代大环境,后介入小事物。例如,“房间里有书桌和床”。“房间”放在前面,交代大环境。而英语则体现分析性思维模式,通过局部介入然后交代全局,例如上述汉语句子译为There are desk and bed in the room,床和桌子是首先要交代的物品,最后才介绍它们出现的地方。
第三,从段落组成上也可以看出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风格。汉语造句时喜欢交代环境、描写细节,通过起承转合切入主题,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归纳感。在段落构成上喜欢引经据典,把权威的话语视为自己的结论和前提,逻辑关系不强。段落中含蓄、委婉,因此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受话人花心思琢磨、领会。但英语段落呈现出线性关系,直接触及主体,把重要信息放在前面,然后利用短语、连词等实现句子扩容,最终表达事件全过程,无需过多话外分析,想象空间不大。在句子连接上,汉语讲究意义契合,句子是散文式的,结构不固定,不需要严格词汇衔接就可以成篇,例如“红的花、绿的草,都在夜里切切私语”。而英语句子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连接词进行,常用连接词有and,but,therefore等。这样,句子和段落整齐清晰,逻辑分明。
语法方面的差异会影响跨文化交际,这种影响既体现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体现认知事物的不同。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时,表达意义要尽量根据对方的文化习惯和传统,避免文化迁移影响对语法、词组、句子乃至段落的理解。
中美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也有相似性。例如,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美国文化都认同诚实、善良等品质,都看重家庭和社会责任。所以,在跨文化交际时我们既要顾及文化差异,也要看到文化普遍性。
除了固有文化因子的普遍性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加速,中美文化之间也存在相互转化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势必影响人的意识形态。人们学习和使用语言时,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和使用它的主体,使其逐渐接受相应语言代表的文化传统(Swales 1997:379)。例如,中国年轻人也日益重视个人价值的体现,希望能够在实现自我中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美国企业注重学习中国的团队精神等。作为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教育很重要,“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Nieto, Booth 2010:421)。在相互学习中,中美文化的融合越来越明显。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展开。
曹廷军. 语言即人、人即语言——反思英语全球化与弱势民族语言文化的丧失[J]. 外语学刊, 2007(5).
顾曰国. 礼貌、语用和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4).
李洪儒 谢 萌. 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5).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王 苹 刘文捷. 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写作[J].外语界, 2001(5).
Leech, G.N.Principlesof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1983.
Nieto, C., Booth, M. Cultural Competence: Its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J].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 2010(4).
Samovar, L.A. 跨文化传通[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1988.
Scollon, R., Scollon, 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Swales, J.M. English as Tyrannosaurus Rex[J].WorldEnglishes, 1997(3).
定稿日期:2016-07-05
【责任编辑王松鹤】
AComparativeAnalysisof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sBasedonIntercultureCommunication
Xiao Li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 China)
culture; pragmatics; grammar; Chinese-American communication
H030
A
1000-0100(2016)06-0171-4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6.039
The history of mankind is also a history of cultur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under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nd has never stopped. Culture is a national, perennial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spirit of a nation’s unique temperament.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given rise to more frequen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an ever. The exchanges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extend from economic events to cultural ev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rought positive impact in promoting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in many aspects, and as we know, culture is often influenced by langua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in terms of phonetics, grammar, region, religion and social customs, in the hope of better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