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2016-03-13 12:41袁周敏
外语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料语言学听众

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23)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 210023)

本文旨在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的变异研究到21世纪初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回顾50年来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身份研究的状况。该领域早期静态探讨说话人语言变异与其社会身份的关系,中期则强调以交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或者言语事件本身的研究。当代互动社会语言学指出话语不仅是用来交流信息而且是动作行为的语用思想,并强调运用真实语料探讨话语双方共同建构身份的重要性。身份研究的这一整体研究范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反映出研究者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在研究对象的分析性框架、解释性框架和研究方法上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社会语言学;身份;身份建构

1 引言

身份(identity)一词在指向同一性的同时也表明其异质性,任何一个交际者都有特定的社会群体归属,同时又有区分于其他群体的特性(袁周敏 2011)。交际者的身份是交际双方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是双方互动协商的结果,体现为相应的语言表征和话语实现(陈新仁等 2013, Yuan 2013)。社会交际关系使得身份成为社会成分,使得身份体现在说话人与他人的关系中。社会成员总是或多或少地借助语言,包括语音、词汇、句法、篇章、会话结构以及语体等表达其立场、态度和价值观等,从而或隐或显地构建其特定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本研究从打破结构语言学传统的拉波夫(W. Labov)的变异研究出发,回顾身份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历程,以期揭示语言与身份的互构关系,并评价该学派关于身份的研究。

2 变异研究

变异研究关注社会变量对语言变量的影响。Labov(1966)主要是对城市方言进行细致的实地调查,力图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来揭示种族、阶级、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和交际场合等各种社会因素与语言变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方言派也因此得名。Bernstein(1971)关于复杂语码与局限语码的论述也证实社会阶层与语言变异的某种对应关系。城市方言学派在进行具体语言分析时,十分注意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各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精细入微的研究(冯志伟 1999:342)。此类研究旨在揭示反映在语言变量中的社会阶层、性别和年龄等社会身份变量,开始探讨被结构语言学否定的语言与社会身份的关系问题(谷小娟 李艺 2007)。目前该方面的研究除经典的变异研究外,值得注意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从语言及其变异的角度微观考察说话人的身份建构 (Georgakopoulou 2008, José 2010),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汉语的语音变异揭示说话人的身份特征(Zhang 2008)。

3 性别研究

性别身份是说话人社会身份的一种。其语言学参考文献可以追溯到居住在西印度小安地列斯群岛的加勒比印第安人。据称,“男女加勒比人说不同的语言,这归因于很久以前的一次侵略。一群说加勒比语的男人征服这片土地并杀光了当地的男人,而后他们和当地说阿拉瓦语的女人结合,就这样他们的后代有时会被描述为会说男人和女人两种不同语言的人,因为男孩从父亲那儿学到加勒比语而女孩则从母亲那儿学到阿拉瓦语”(Wardhaugh 2000:310-311),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促使形成两种独立或不同的语言,相反却形成一种具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语言。Lakoff (1975)的性别语言经典之作从词汇、句式和语调等方面全面概述女性语言特征。但是,有些女人会采取一些男性化的语言策略也是常见的,大多的性别差异可以根据男人和女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得到解释,男人拥有更多的权力并且会更自信;女人则倾向于留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但却期望不同且“更好”的位置,也就是她们所理解的社会上层(同上:321)。美国著名语言学家Haas(1964)对几种美国印第安语的调查、Ekka(1972)对印度德拉伟语的分析以及Taylor(1951)对加勒比海多米尼加语的考察都旨在说明各语言中广泛存在着由于性别差异而引发的语言变体形式的对立现象。代表性的研究还包括男女会话风格研究(Lakoff 1975, Cameron 1998)、语音语调研究(Sachs 1975)和称呼语研究等。国内对语言性别差异的专门研究起步则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汉语界和外语界都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白解红 2000, 杨永林 2004, 祝畹瑾 1992)。通过研究语言在社会阶层、性别、地域、行业和年龄等方面的变异,学者们力求客观描述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的规则性变异特征,因为“这些言语特征表明说话人的社会身份更是普通的现象”(陈松岑 1985:24)。

4 言语社区与实践社区研究

变异研究强调说话人的社会身份在语言变异中的本质作用,客观描述言语交际中变异的相关规律性特征。但其一方面忽视自然语言交流中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说话人能够刻意使用某些语言形式以突显其不同的身份侧面;另一方面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不仅仅社会阶层对语言使用具有制约作用,人们总是属于某一言语集团,拥有共同的言语规则和文化背景。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和实践社区(Eckert 2000)的研究就克服这一不足。言语社区(Gumperz 1972,1982,1997),意指“任何以共享的口头符号系统而频繁地进行日常交流的人类集体,又因为语言运用方面的显著不同而相互区分”(Gumperz 1972:219)。实践社区则认为语言变异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而存在,而不是先验的语言实体,具有共同旨趣的人们在言语实践中通过连续的互相沟通和交流逐渐形成共同的信念、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严格地说,言语社区和实践社区模式虽然并非旨在研究语言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却从侧面为语言与说话人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提供一个解释性的框架,即说话人语言变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处在不同的社区中。言语适应模式以及听众设计理论也致力于挖掘说话人语言变异产生的原因,却摒弃社区模式的局限,认为说话人之所以在语言使用上呈现有规律的差异源于其说话对象的不同。

5 言语适应模式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理论发现,言语适应模式首先由Giles等(1973)提出,该模式的核心概念有3个,即趋同(convergence),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获得对方的正面评价、增进理解以及建立友谊,尽量采用对方的言语模式以接近其言语风格;趋异(divergence) 指说话人为保持其社会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在交际中刻意突显某些言语模式或语体特征以区分于对方的言语模式和言语风格;保持(maintenance) 则是说话人的本色表现,在言语交际中既不趋同也未趋异。社会身份感对个体语言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Giles, Johnson 1987)。个体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既有顺应对方的行为,但同时也有在语言层面上突显其身份特征的选择性行为。在日常交际中,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有时候能够同时达到趋同趋异的交际效果,既突显出交际者的某种身份特征又表现为对听话人的某种顺应。许多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往往为突显自己的身份特征而选择与交际对象不同的语码。例如,Scotton(1997)认为语言变体具有指示说话人身份以及协调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Moyer(1998)通过考察直布罗陀地区语言,指出语码转换码的身份标志功能;Lai对香港居民的语码转换研究也支持这一论点(Lai 2005)。

6 听众设计理论及其发展

Bell(1991)将言语适应理论运用于分析媒体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听众设计理论。Bell对Labov(1972)的注意假设提出质疑,认为说话人因其交谈对象而不是交谈时的注意程度而选择相应的语体。Bell(1991)在研究新西兰的一个国家电台和当地电台(相同的播音员和新闻稿)在播报新闻时,发现其语体具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唯一因素只能是这两个电台拥有不同的目标听众。后来,基于这一理论,Bell(1997,1999)提出参照设计(referee design)模式,指出说话人的言语风格不仅趋向于听众,而且要考虑说话人认知的参照对象。Bell断言该类型言语语体风格的转换是对听众或参照对象的身份认同,是对说话人与听众以及参照对象人际关系的一种调节,并提出针对在场的听众选择回应式语体和以不在场的听众为参照系选择引发式语体的概念。参照设计模式的优点在于拓展听众的范围,不仅包括现场的参与者,还包括认知中虚构或者假想的在场人(Bell 1997:248)。 Verschueren(1999)将说话人区分为不同的声音来源,将听话人细分为参与者、旁听者和偷听者。这里的交际语境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角色便与其参照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7 言语交际民俗学与互动社会语言学

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言语交际民俗学从一开始就关注语言与身份的关系。该学派克服静态研究语言与社会身份的不足,将言语交际双方的互动(interaction)放到首位。发扬这一学术传统的当属Gumperz(1982)。将语言作为互动的语篇研究能够揭示出这些社会参数并非恒定的,而是在交际中产生,进而指出身份的维度必须在交际过程加以研究,以确定其在会话中怎样运作以及如何被运作(Gumperz 1982:1)。该论断强调说话人身份是在话语中动态建构的。交际者能够通过语境化提示成分捕捉双方隐藏在话语背后的社会文化身份。Troike在其著作《交际的民族志学》(The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中专辟一章论述语言变异,分析语言选择、语码转换和编码标记等现象,着重考察地域、民族、阶层、地位、角色、角色关系、性别和年龄等维度的语言变异,并在第五章专门论述语言与身份的相互关系(Troike 1989:49-105,200-215)。近期,许多社会语言学家吸收这一研究方法的优点,将这一学派又向前推进一步,提出“互动社会语言学”这一学科名称(Seltin, Couper-kuhlen 2001),并指出要在交际的互动过程中研究语言,重申话语不仅是用来交流信息而且是动作行为的语用思想。 林大津和谢朝群(2003:415)在述评互动语言学时指出,“语言首先是互动的工具,互动塑造语言,并使语言日益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反过来,语言也塑造互动,事实上,人类不是语言和文化被动的承载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为“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动态形式,它建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理解”(项蕴华 2009:189)。互动语言学关注参与互动活动的社会成员如何在互动过程当中共同构建、协调他们的话语和行为,并最终共同构建他们的社会身份。Gisle(2001)则进一步推动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他以日常会话互动中的语料研究相关语用标记语与交际者的社会身份如种族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互动社会语言学摈弃身份研究的静态观,以互动为中心,克服变异模式的本质对应关系以及注意假设忽视听众的不足,认为社会身份在互动中建构,然而该理论实际上也是传统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共性,即未能客观描述交际主体在会话中的能动作用,未能进一步发掘会话中交际双方的的能动性。因为任何交际者都具有多元身份,他们在言语交际中会顺应不同的语境,将不同的身份视为一种语用资源进行调用,从而增加其交际需要的机会。

8 评介

社会语言学对身份的探索早期静态探讨说话人语言变异与其社会身份的关系,中期则强调以交际为中心的交际活动或者言语事件本身的研究,当代互动社会语言学指出话语不仅是用来交流信息而且是动作行为的语用思想,并强调运用真实语料探讨话语双方共同建构身份的重要性。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研究对象的分析框架、解释性框架和研究方法上依然有待进一步改进。

从研究对象的分析框架来看,以往对身份的研究缺乏较为完备的分析框架,缺少较为系统的考察反映身份建构的资源并从具体的语言结构出发进行系统描写。变异研究从方言入手,性别研究克服变异研究的单一性,从不同的语言层面寻找语言证据。最近的互动社会语言学从语用标记入手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一些解释性理论主要关注语体的选择。因此缺乏较为系统的考察语言资源的研究,而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尚缺乏从会话结构和听众反应角度的实证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解释性理论来看,以往对身份研究的解释性理论稍显单薄,当然这是由于其研究旨趣不同所致,并不构成这些研究本身的缺陷。变异研究系统调查并描述社会阶层对语言选择的制约作用,寻求其共变的规律性,打破结构主义语言学重内部语言而轻功能的研究局面,积极推动外部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的研究。然而由于其切入角度为方言,因此忽视考察体现社会身份的其他语言特征。性别研究虽然逐步克服这些不足,从语言的多个层次考察其与性别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拓宽变异研究的话题,然而这两类研究由于其研究目标的限定,都从某种程度上预设说话人社会身份的本质性特征,并且没有注意到说话人在做出语言选择时除受社会阶层的制约外,他们总是属于某一言语集团,受言语社区或者实践社区的言语规则制约。言语社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规定性特征,而实践社区则强调语言变异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而存在。社区模式研究的缺陷在于语言身份的默认性,然而在实际会话当中,人们不仅根据会话需要选择相应的身份而且受听众身份的制约与影响。言语适应模式及听众设计理论则从听众角度探讨说话人语言选择的原因,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仅从听众的角度解释特定语言选择的成因稍显片面。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学者还主要借助于内省和归纳,实证性和演绎性研究须加强(景晓平 陈新仁 2007)。以往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缺少定量的研究;规定性色彩浓,借助自然语料进行的描写与分析不足(陈新仁等 2013);其研究语料来源比较单一,较大规模的真实语料来源稍显阙如;语料静态性特征居多,缺乏从会话的整个过程考察语境动态性特征的研究。

9 结束语

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的变异研究出发,然后从性别研究、言语社区与实践社区研究、言语适应模式、听众设计理论及其发展、言语交际民俗学与互动社会语言学共6个方面回顾50年来社会语言学领域对身份研究的状况。学者们对身份的研究从宏观逐步向微观推进,在关注国家和种族等身份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特定语境下交际者情景性和互动性身份的构建,并且力求在语料的获得方法以及解释理论的完备性上取得突破。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身份研究的分析框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多地在会话的整体层面上挖掘身份建构的语言资源;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还比较单一,缺少大规模真实性语料来源;对不同体裁话语中的身份展开实证性研究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白解红. 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陈松岑. 社会语言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陈新仁等.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冯志伟. 现代语言学流派[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

谷小娟 李 艺. 语言与身份构建:相关文献回顾[J]. 外语学刊, 2007(6).

景晓平 陈新仁. 语用、认知与习得——第十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综述[J]. 外语学刊, 2007(6).

林大津 谢朝群. 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 现代外语, 2003(4).

项蕴华.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 2009(5).

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袁周敏. 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 外语学刊, 2011(4).

祝畹瑾. 社会语言学概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Bell, A.TheLanguageoftheNewsMedia[M]. Oxford: Blackwell, 1991.

Bell, A. Language Style as Audience Design[A]. In: Coupland, N., Jaworski, A.(Eds.),Sociolinguistics:ARea-derandCoursebook[C].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97.

Bell, A. Styling the Other to Define the Self: A Study in New Zealand Identity Making[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1999(4).

Bell, A. Back in Style: Reworking Audience Design[A]. In: Eckert, P., Rickford, J.(Eds.),StyleandSociolinguisticVari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Bernstein, B.Class,CodesandControl:TheoreticalStudiestowardsaSociologyofLanguag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1.

Cameron, D. Performing Gender Identity: Young Men’s Tal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eterosexual Masculinity[A]. In: Coats, J.(Ed.),LanguageandGender:AReader[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8.

Davies, J. Expressions of Gender: An Analysis of Pupils’ Gendered Discourse Styles in Small Group Classroom Discussions[J].DiscourseandSociety, 2003(14).

Eckert, P.LinguisticVariationasSocialPractice:TheLinguisticConstructionofIdentityinBeltenHigh[M].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Ekka, F. Men’s and Women’s Speech in Kurux[J].Linguistics, 1972(81).

Georgakopoulou, A. On MSN with Buff Boys: Self- and Other-identity Claims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Stories[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08(5).

Giles, H., Johnson, P. 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Mainten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SociologyofLanguage, 1987(68).

Giles, H., Taylor, D.M., Bourhis, R. Y. Towards a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Accommodation Through Language: Some Canadian Data[J].LanguageinSociety, 1973(2).

Gisle, A.PragmaticMarkersandSociolinguisticVaria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Gumperz, J. J. The Speech Community[A]. In: Sills, D.L.(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heSocialSciences[C]. New York: Macmillan, 1972.

Gumperz, J. J.LanguageandSocialIdent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Gumperz, J.J. On the Interactive Bases of Speech Community Membership[A]. In: Guy, G., Feagin, C., Schiffrin, D., Baught, J.(Eds.),TowardsaSocialScienceofLanguage:SocialInteractionandDiscourseStructure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7.

Haas, M. Men and Women’s Speech in Koasati[J].Language, 1964(20).

Henley, N.Language,GenderandSociety[C].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3.

Hymes, D.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A]. In: Gladwin, T., Sturtevant, W.(Eds.),AnthropologyandHumanBehavior[C]. Washington: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1962.

José, B. The Apparent-time Construct and Stable Variation: Final /z/ Devoicing in Northwestern[J].Indiana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10(1).

Labov, W.TheSocialStratificationofEnglishinNewYorkCity[M]. Washington: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66.

Labov, W.SociolinguisticPatterns[M]. Oxford: Blackwell, 1972.

Lakoff, R.LanguageandWomen’sPlace[M].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5.

Lai, M.-L. Language Attitudes of the First Post Colonial Ge-neration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J].LanguageinSociety, 2005(3).

Moyer, M.G. Bilingual Conversation of Code-switching for Power Wielding[A]. In: Auer, P.(Ed.),Code-switchingin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andIdentity[C]. London: Routledge, 1998.

Myers-Scotton, C. Code-switching[A]. In: Coulmas, F.(Ed.),TheHandbookofSociolinguistics[C].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Sachs, J. Cu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ories by Children[A]. In: Thorne, B., Henley, N.(Eds.),LanguageandSex:DifferenceandDominance[C]. Rowley:Newbury House, 1975.

Seltin, M., Couper-kuhlen, V.E.StudiesinInteraction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Taylor, D. Sex and Gender in Central American Carib[J].InternationalJournalofAmericanLinguistics, 1951(17).

Troike, S.M.The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9.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 1999.

Wardhaugh, R.AnIntroductiontoSociolingu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Yuan, Z.-M. Understanding Identity Discourse[J].JournalofMulticulturalDiscourses, 2013(1).

Zhang, Q. Rhotacization and the ‘Beijing Smooth Operator’: The Social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Variable[J].JournalofSociolinguistics, 2008(12).

AStudyonIdentityfromthePerspectiveofSociolinguistics

Yuan Zhou-m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This paper surveys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identity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arly sociolinguists take a static approach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variation and social identity; the middle stage witnesses the emphasis on the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nd speech events; and the contemporary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attaches due importance to the language not only as a tool to convey information but also as an act to realize a certain performance, stressing the significance of using natural data to explore the interlocutors’ co-construction of their identities. This paradigm of identity study presents a wider scope and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with a not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need for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nalytic and explanatory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Sociolinguistics;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应对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话语策略及其形象构建研究”(14BXW055)和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身份与形象建构研究”(苏教师2016-15号)的阶段性成果。

H030

A

1000-0100(2016)05-0054-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5.017

定稿日期:2016-06-27

【责任编辑谢 群】

猜你喜欢
语料语言学听众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