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际调适理论看电影《推手》

2016-03-13 11:08郑含蕾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朱玛莎公公

郑含蕾,彭 怡



从交际调适理论看电影《推手》

郑含蕾,彭怡

(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交际调适理论在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中有多处的体现。本文从交际调适理论的三个策略(趋同策略、趋异策略、原状策略)出发,分析《推手》中中国公公与美国媳妇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确定交际者的语言动机。本文旨在分析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调适理论在公公与媳妇间的体现。

交际调适理论;电影《推手》;语言动机;自我调适

一、理论介绍和电影简介

GMlds提出的交际调适理论,通过研究交际双方的语言,副语言及非语言行为,来确定交际者的言语策略,此理论认为交际者的语言策略是由语言动机而决定的,趋同策略(convergence)的使用是一方为得到对方奖赏或好感,而调节自己的言语行为,使其与对方的语言行为接近或相似,以此缩小彼此间的距离;而趋异策略(divergence)的使用正好相反:即一方为表示与对方的不同而故意强化他们在语言和非语言上的差异,以此来拉大与对方的距离;原状策略(maintenance)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者保持原有的话语风格,不做语言调适。[5]

CAT是在Giles 的言语调适理论(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 SAT)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SAT认为言者的说话动机是决定用何种语言和交际代码(communication code)的重要因素,而不是由语境来决定的。Gallois将“言语调适理论”延伸到跨文化交际领域,最终发展成为交际调适理论。此理论解释了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不解现象和过程,并阐释了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对方,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畅和有效进行。

本文主要是基于交际调适理论来分析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

《推手》主要讲述老朱的儿子晓生在美国安定下来,取了个美国媳妇玛莎,并育有一儿子杰米,日子过的还不错,于是接他爸爸老朱到美国生活,想让他享享清福。结果事与愿违。到了美国后老朱与媳妇语言不通,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是交流很少。媳妇玛莎也因为这位中国公公的到来而苦恼,不仅语言不通,还不能让她专心的写作。老朱有一身太极功夫,但在美国无所事事。听多了老朱和玛莎双方的抱怨,晓生很是为难。一次老朱不慎走失,晓生到处寻人未果,几乎崩溃。酒醒后晓生想撮合自己的父亲和寡居的陈太太。不料,被两位老人看穿,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后来,老朱坚持离开儿子家,到一家中国餐馆洗盘子为生。不料,遇到黑心的老板,最后洗盘子的工作也没了。晓生在警察局里找到了父亲,但是老朱坚持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公寓里,与儿子一家保持距离。故事的结尾老朱偶遇一样从女儿家搬出来的陈太太,两位老人似乎要走近,相互扶持了。

一些学者已经对这部电影做了一定的研究,比如以梅峰(1995),徐峰(1997),李晨(2004)和于滨(2007)为代表的学者对剧本的编排做了研究。莫小清(2004),陈修远(2008)和王琳琳(2009)通过分析电影的情节和主题来研究跨文化交际在典型中的体现。但是,本文主要基于交际调适理论,研究电影中人物的语言,最后提出建议如何自我调适以适应对方,使得跨文化交际得以顺畅和有效进行。

二、三策略在电影中的体现

该影片主要从无声场景和有声场景两个部分来表现公公和媳妇间从最初的相互不满到后来慢慢接受。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角度来分析三策略是如何运用到老朱和玛莎的交际过程中的。

(一)趋同策略在老朱和玛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Galloiseta说,使用趋同策略的情况是一方为得到另一方的奖赏或好感,而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使得与对方的语言行为接近或相似,以此来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也就是说,趋同策略是交际者双方的语言行为接近或相似,但是我并不是很赞同Galloista前面部分的表述,“一方为得到另一方的好感,而调节自己的言语行为”。在电影《推手》中,有两个场景玛莎分别对公公用中文说了声“谢谢”。

场景1:玛莎在书房写作,老朱坐在客厅看儿子给他租的录音带。换了两盘电视剧的录音带,老朱觉得没意思,于是,老朱换了第三盘京剧的录音带。声音很大,吵到了正在专心写作的儿媳。儿媳走到客厅,在电视上插上耳机,蹲下身把耳机给老朱。老朱很不乐意的接过耳机,玛莎用中文说了声“谢谢”。

场景2:餐桌上,玛莎给晓生夹菜,老朱也给自己的儿子夹菜,顺便给玛莎也夹了一块肉,但是却遭到玛莎拒绝,冷漠的说了句“No,谢谢”。

这两个场景中,玛莎用中文说了“谢谢”,她调节了自己的言语行为,与公公的言语行为相似。但是,这两个“谢谢”所表达的感情并不相同。场景1中,玛莎知道中途给电视插上耳机,让公公戴耳机听会扫公公的兴致,会让公公不满。所以,当公公接过耳机时,她说了声“谢谢”。这句“谢谢”可以看作是她对公公情绪上的一种弥补,也是为了让公公对自己的抵触心理不那么大。所以,基于这种分析,我同意Galloista所讲的“一方为得到另一方的好感或奖赏”。虽然,公公并没有对玛莎转变情绪,但是当时玛莎的语言动机是降低公公对自己刚才行为的抵触心理。场景2中,玛莎也用了“谢谢”,但是表达的感情却与场景1不同。玛莎不理解公公为什么总是大鱼大肉的吃,认为这样吃很不健康,所以当公公给她夹一块肉的时候,还没到碗边 就被它一句“谢谢”拒绝了。这里的“谢谢”并不是为了得到公公的赞赏或者是好感,而是表达自己内心对吃大鱼大肉的抵触心理。基于这种分析,我并不认同“一方为得到另一方的好感或奖赏”这一观点。有时在跨文化交际中一方调节自己的言语行以适应对方的言语行为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拉开交际双方的距离。

以上是对老朱和玛莎语言的分析,下面用两个非语言场景对二人进行分析。

场景3:玛莎胃痉挛,疼的难受,老朱让儿子把她扶到沙发上躺下,自己给她把脉,玛莎有点犹豫的把手伸向他。老朱给她按穴位,让她慢慢平静下来。

场景4:晓生因为父亲的走失大发脾气,将厨房砸了。老朱被警察送回来后看见厨房一片狼藉,默默的拿起扫帚跟玛莎一起打扫,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灶台上的垃圾。

这两个场景中两人零交流,场景3玛莎有点犹豫到底该不该相信公公,但是最后还是将手伸向他。而老朱对于玛莎突然的胃痛还是有些紧张的 ,给玛莎把脉,揉穴位,让她放松,玛莎慢慢的闭上眼睛让自己平静下来。可见老朱对玛莎的关心以及玛莎对老朱放下戒备之心,两人之间的隔阂慢慢在消失。虽然后来事情逆转,但是从这一个场景看出两人在尝试着以非语言的形式接受对方,缩短两人的距离。场景4中两人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灶台上的垃圾,这与影片开头两人在厨房各做各的,互不搭理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对比,说明二人从最开始的疏远到后来慢慢靠近。这就是趋同策略所讲的“缩小彼此间的距离”。

(二)趋异策略在老朱和玛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正如Galloista所讲,趋异策略(divergence)的使用正好相反:即一方为表示与对方的不同而故意强调他们在语言和非语言上的差异,以此来拉大与对方的距离。该影片有许多场景都体现了这一理论。下面本文从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来分析老朱和玛莎交际的趋异性。

首先,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趋异性在二人交际中的体现。

纵观整个影片,公公老朱和儿媳玛莎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语言与对方交流,使得交流无法正常交流。老朱和玛莎几乎从未调整自己的语言行为与对方成功交流。

场景5:在饭桌上,老朱,玛莎,晓生三人的对话。

老朱: 这美国女人,光吃青菜怎么顶事?

晓生:她怕胖。

老朱: 我怎么不胖?这地球上有一种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玛莎停下瞪着他)另一种东西,牛羊猪鸡,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

(玛莎打断他们,向晓生说朋友介绍房子的事)

老朱: 她嘀咕什么?

Step 5 According to Eq.(6),the degraded manipulability,the degraded condition number,and the degraded minimum singular value corresponding to each configuration in the confi guration set A a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杰米: Mum, can I watch cartoon?

老朱: 来杰米,吃块肉。吃肉长肉,啊。

杰米: 我不要,谢谢。

玛莎: Jeremy, finish milk and you can watch TV.

老朱: (她)说什么?

晓生: 喝完奶才看电视。

老朱: 这美国教小孩,好像做买卖,什么都谈条件。

老朱: 这小孩吃饭都不专心,还有什么是值得专心的呢?还有这美国动画,完全是怪力乱神,唯恐天下不乱。哪可以给孩子看?简直是鬼打架。咱们古有明训……

(玛莎继续打断两人的对话,知道晓生让两人停。)

玛莎: What’s he babbling about?

晓生: Violence in cartoons.

玛莎: He’s complaining? He is a martial arts expert himself. Isn’t it violent enough?

(李安: 16 ’ 47 ’’ — 18 ’ 51 ”)

该场景中两人一直坚持使用各自的语言,造成交际的混乱,并且,从老朱的用词“这美国女人”“这美国”“嘀咕”,玛莎的用词“babbling”以及玛莎说最后一句的语气可以看出两人存在很深的矛盾。两人为表现自己与对方的不同,不调节自己的语言行为适应对方的语言行为,而是坚持各自的语言行为,从这点可以看出两人的距离很大,不愿意尝试着为对方做出改变。基于这种分析,体现了趋异性策略。

然后,从非语言的角度分析趋异性在二人交际中的体现。

场景6: 老朱在厨房做饭,玛莎在院子里捡烟头。老朱很大力的拍打着蒜,发出哐当响的声音,玛莎进来厨房把碟子里的烟头倒进垃圾桶,也发出刺耳的声音。

该场景中二人并未有语言上的交流,但是两人故意做出大动静,发出刺耳的声音,是在发泄自己对对方的不满。使得二人距离拉大,让交际无法正常进行。

场景7:

玛莎:what do you want?

老朱:我要出去溜溜弯儿①(老朱用两根手指做出走路的手势)

玛莎:A walk? I don’t want to see you getting lost.

老朱:就抽根烟。②(拿出烟做出抽烟的手势)

玛莎:You know I am a kind of babysister.

老朱:我就在附近转转③(手画一个圈)

玛莎:Do you understand what I mean?④(提高音调)

老朱:我不会走丢的,就在附近转转。

玛莎:⑤(叹气)Alright, go ahead.⑥(摆手表示随你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从该场景的非语言行为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①②③为老朱的非语言行为,④⑤⑥为玛莎的非语言行为。①②③老朱的做手势的语言动机是担心对方不懂自己的意思,而他的非语言行为只是为使交流顺畅,并没有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反映不出趋异策略。④⑤⑥是玛莎在与老朱交流无果后,为了表现自己无奈的情绪而做出的行为。④是玛莎对于老朱不能听懂自己意思的愤怒,所以故意提高音调。⑤(叹气)是因为双方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玛莎觉得说再多也是徒劳,表现了她当时无奈的心情。⑥是在双方交流失败后玛莎表现的一种不耐烦的心情。从玛莎这些非语言行为来分析,玛莎与老朱的距离在拉大,这也是趋异策略的体现。

(三)原状策略在老朱和玛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中的体现

场景8:厨房里,玛莎吃着盘中的蔬菜和一片饼干,老朱端着一碗覆盖大鱼大肉的米饭,坐在玛莎对面。老朱大口大口的吃,玛莎边吃手里的饼干边看着对面的老朱,心中充满了疑惑。

该场景中,老朱和玛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而去适应对方的习惯,而是各吃各的,这符合原状策略的表现形式——交际双方保持原有的话语风格,不做任何调适。

另外此策略也适用于场景5,从老朱,玛莎和晓生三人的对话形式可以看出,老朱用中文,玛莎用英文而晓生充当一个翻译的角色。老朱和玛莎都没有调适自己的语言行为但是成功的实现了间接交流。这也是原状理论在老朱和玛莎语言交际中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交际调适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从《推手》中两种不同语言的角度分析趋同策略,趋异策略和原状策略在老朱和玛莎交际中的运用。事实上,交际调适理论也试用于同种语言背景下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比如:北京人之间的交谈,由于社会地位与社会身份不同,言辞自然有异,如一方想要得到对方身份人认同或地位认可,他首先会用北京话,然后他可通过调节自己的言辞或话语风格与对方保持一致。他亦可坚持自己的语言风格来强调自己与对方的不同从而拉大与对方的距离。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无论是想缩小或者是拉开交际者的距离,都离不开交际调适理论的使用。因此在实际的交际中,我们要善于运用交际调适理论的三个策略来帮助我们实现成功的交际。

[1] 陈秀渊.从李安电影<推手>看“孝顺”经历不同文化的变迁[J].文教资料,2008,(5).

[2] 李晨.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2004,(2).

[3] 梅峰.李安影片风格谈,从<推手>,<喜宴>及<饮食男女>说起[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2).

[4] 莫小青.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D].广州:暨南大学,2004.

[5] 王琳琳.东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论李安电影的特色与魅力[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1).

[6] 任瑞.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概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9,(1).

[7] 徐峰.流转的舞台,<推手>造型语言浅析[J].当代电影,1997,(2):90-94.

[8] 于滨.李安,好莱坞语境下的华语文化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Analyze the Movie Pushing Ha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T

ZHENG Han-nei, PENG Yi

( Institu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CAT(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 is applied in the movie Pushing Hands in many aspects. Based on three strategies of CAT(convergence, divergence, maintenance), this paper identified the speaker’s language motivation from language and non-language by analyzing the dialogue of father-in-law and sister-in-law. It aims to analyze how CAT is applied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se two persons.

CAT; the movie Pushing Hands; language motivation; self accommodation

J905

A

2095-414X(2016)04-0075-04

郑含蕾(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对比.

猜你喜欢
老朱玛莎公公
叫醒太阳公公
冬公公
小玛莎和大黑熊
雷公公
妻子不在家
老朱的菜园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发誓怪圈
老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