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第三师50团节水农业发展研究

2016-03-13 10:1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李 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兵团第三师50团节水农业发展研究

□李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要: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节水农业研究,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兵团第三师50团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节水灌溉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区域灌溉节水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节水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1 50团农业节水现状分析

50团团部距喀什市321 km,位于喀什噶尔平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叶尔羌河下游北岸冲积平原地带,50团现有耕地面积11660hm<上标> 2上标,有相当一部分为中低产田。由于水量不足及土壤盐碱化严重,虽然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产量一直较低,产量上不去,承包户收入得不到提高,这部分中低产田也难于承包,不但影响了团场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团场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目前迫切需要改善这部分中低产田的灌溉条件。50团地处灌溉农业区域内且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已经对社会发展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提升高效节水水平,就成为现阶段50团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高新节水工程的实施,将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减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促进土壤脱盐,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高新节水工程的实施,可有效地节约灌溉水。节余的水可用于改造中低产田,恢复日益衰败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人工防护林、人工草场种植面积,增加自然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抵御风沙侵袭,减少自然灾害。

2.1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50团的农业用水受叶尔羌河来水量的影响,供水存在季节性不平衡,特别是在每年的6、7月份,小海子水库干涸,叶尔羌河洪水尚未到来,又正值作物灌水高峰期,使得作物大面积受旱,为有效调节农业灌溉用水,必需采用有效的节水措施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在未使用节水灌溉以前,50团现状地面灌平均公顷灌溉定额为4000 m3,而在实施节水灌溉以后每公顷灌溉定额为3050 m3,每公顷可节水950 m3,通过计算可知节水率达到了23.80%,总共节水16990.55万m3。节水项目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降低灌溉用水量,还能有效提升缺水区域的灌溉保证率,按照给缺水区域每亩灌水量增加80 m3水来进行计算,能有效改善14160万hm2的农田灌溉条件。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使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区域,都已经获得了良好且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以及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危机,还有效缓解了水资源整体供需关系。

2.2发展节水农业是提升职工增产增收,使职工摆脱贫困的的有效途径

由于常规灌灌水不均匀,破坏了土壤水分状况,漫灌抬升地下水位,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棉花产量一直上不去,影响了职工收入,所以必需改善这一部分中低产田的灌溉条件,才能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职工收入。例如,通过采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可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并且能够提高棉花单产,增产效益显著。通过增产效益来增加团场职工收入,进而有效改善灌区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

2.3发展节水农业是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0团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的西北缘,受西部帕米尔高原,北部天山及南部昆仑山和青藏高原的阻挡,潮湿气流难以进入灌区,从而使灌区内水汽缺乏,形成典型的暖温带内陆性干旱气候。气候特点: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现有耕地土壤砂性大,保水、保肥差,用水效率低,特别是中低产田上的棉花产量徘徊不前。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本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的大局。针对灌区水资源量短缺等问题,50团采用节水、增产效益显著且技术较为成熟的滴灌技术,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和中低产田灌溉条件,同时缓解灌区水土供需不平衡矛盾,增加灌区职工收入,以达到扶贫的目的。近年来,提高节水能力不仅为生态环境、下游民族的和谐稳定以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奠定了基础,并且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所以不但要大力提升高效节水能力,还要对农业产业布局进行规划,大力推广对滴灌、喷灌、涌泉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4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改变传统手段完成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需要从小型经营、分散型经营走向集中经营、规模经营。棉花膜下滴灌的实施可实现上述两个转变,将改地面灌溉为管道灌溉,可人为的、有效的调控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条件,不仅可以解决常规灌溉存在的灌水不均、时间不均的问题,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达到规模化生产,为农业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

3 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由于滴灌系统自身工作期间的压力不足,导致灌水均匀度出现下降现象,进而使滴灌工程实际效益发挥受到严重影响。而对灌溉地区中的滴灌系统压力进行试验后可知,滴头工作压力普遍达不到设计要求,结果造成灌水和施肥的均匀度降低,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是滴灌工程施工、安装、监督、质量验收等环节不严密;其次是职工群众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开启轮灌组,而是任意开启轮灌组,造成系统工作压力不足。

其次,长期实施滴灌技术后,耕层土壤盐分积累增加,进而对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常情况下,滴灌土壤湿润深度一般在60 cm左右,而滴灌技术的长时间以及大范围使用,就使水不断深入到土壤中,而随着水分从土壤中的蒸发,使得盐分在土壤中进行了相应的积累,长时间如此就会使土壤中的盐分增加,在盐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再次,职工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有待进一点提高。目前,灌区在大规模的实施节水灌溉工程,而对于广大职工群众来说,节水灌溉技术科技含量相对较高,需要加强培训他们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最后,由于50团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50团经常会受到风沙等危害和影响。每年4-5月这一时期是多风季节,而这短时间正是灌区进行播种以及发苗的时期,而强风、沙尘天气都会影响棉花的播种,而这一时间可以长到两周左右,这种风沙天气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对其周围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4 节水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具体措施

4.1推广滴灌技术,提高滴灌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质量

在现有各方面条件基础上,有效结合灌溉区域的地理环境、农业水平、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等方面,进而对灌溉工程进行有效规划和设计,合理布置滴灌系统,做到科学、合理和经济,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总体要求。合理进行管网系统布置,保证管道使用量科学,尽可能的减少管道穿越障碍物的情况,能迅速分配水流,不仅能够提升操作水平,还能够减少故障发生几率,完善管理方式。滴灌设备选择,做到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合理、科学。

滴灌工程运行是否良好与施工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滴灌系统主要由塑料管道及管件组成,如果施工质量不好,造成管接头或管件连接处漏水,将影响灌溉质量,给今后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在施工上应严把质量关,组织一个有专业施工资质的队伍或培养几个熟练的安装人员,能够独立施工,在保证安装质量的情况下,实行责任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4.2加强用水管理,提高节水效益

加强用水管理是充分发挥滴灌设施效益,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在滴灌工程田间作业中,经常遇到实际与规划设计不符的情况,不能千篇一律地按设计确定的工作制度运行,也不能随意和盲目地操作。规划设计确定的滴灌工作制度,是依据设计标准所确定的极限,滴灌工程的田间作业是适时灌溉,根据当地当时情况对作业计划进行临时调整是必要的。一项好的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建、管、用三者关系。建是基础、管理关键、用是目的。因此,只有有效确保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收益的最大化。

4.3重视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规律及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应用

在灌区内大范围使用膜下滴灌技术以后,一定要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以及综合调控技术方面加强重视。建议今后新建设的滴灌工程按滴灌共用系统设计,首部采取“变频”方式调节灌溉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确保其自身通用性以及多样性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排盐、压盐目的,还能符合农作物轮作灌溉的实际需求,进而使农业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和水平得到保证。

4.4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科技素质

为保证滴灌系统正常运行,发挥最大效益,就要构建起完善的经营管理机构,对其中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指导,实现分级或者是集中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滴灌工程整体的管理成效,就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对其自身工作职能以及所要承担的任务进行明确,制定完善且健全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实现对滴灌产业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滴灌工程能够顺畅的运行。此外,滴灌系统要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实际上,将具体操作管理承包到人,即承包给工程所属用户,但对水泵要派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介开展全员技术培训,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基层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科技素质,提高节水灌溉技术措施的效益。

5 结语

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想要保证灌溉工程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有针对性的提升其操作技能水平、科学素质以及管理能力,进而使节水工程整体收益达到最佳。

(责任编辑:左英勇)

收稿日期:2016-02-01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1673-8853(2016)03-0040-02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