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对《校邠庐抗议》的几点思考
⊙尚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校邠庐抗议》是冯桂芬面对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提出的具有独特见解的改革方案,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依据。本文从编撰体例方面分析策论的特点,并试图总结作者的思想主张。
关键词:《校邠庐抗议》 策论思想
冯桂芬(1809—1874),近代散文家,江苏吴县人,林则徐的得意门生,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冯桂芬在苏州兴办团练,为清王朝收复松江府诸城,后升右中允,但赴京一年即告归。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占领苏州,他逃到上海,参与组织由江浙官绅和英、法、美等国领事组成的会防局。冯桂芬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是沿着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路线发展的,他继承了龚自珍对自身制度的批评,同时学习了西方的一些东西,对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校邠庐抗议》就是他在上海期间所作,“校邠庐”是他的居住处,“抗议”二字语出《后汉书·赵壹传》,即位卑言高之意。1860年的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冯桂芬看到当时社会的种种积弊,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遂成《校邠庐抗议》,以策论的形式向朝廷进言献策。“凡为篇四十,旧作附者又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对当时社会的思考,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依据。
此书是关于治国思政的政论文,即对当时的政策、事件、现象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是宋代以来各朝常用的科举试士的项目之一,这类编撰体例称为策论。古代策论的文章有很多,而对于这一体例的特点却鲜有总结。就此书而言,冯先生的策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目的明确,预设读者,即为当权者而论,为执政者而论,我们也可以从书中内容明确地发现这一特点,如在《公黜陟》《汰冗员》《厚养廉》等篇中,实质上无一不是为当权者而议。二是一事一议,一个策论只针对一个问题,各篇篇幅短小,但是总体上却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内容相互联系的,如《易胥吏议》和《省则例议》《公黜陟议》都从不同层面提到吏治问题的重要性。三是注重文采,形式结构整齐,语言精练且富有时代特征,全书数十篇策论全部是四字标题,语言凝练,论证清晰。四是论证不仅来自直接经验,也来自间接经验,即作为从小受儒学思想熏陶的封建士大夫,冯桂芬对清朝积弊的变革依据不仅是来自于接受西方先进技艺,还不能摆脱儒学的桎梏,就连学习西方思想最明显的《采西学议》开头也即是“《传》称……《诗》列……孔子作《春秋》,有取于百二十国宝书”①。五是参杂个人感情和时代特征,面对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危机,冯桂芬的爱国之情和救世情怀在书中处处可见,以至于“明知有不能行者,有不可行者,夫不能行则非言者之过。而千虑一得,多言或中,又何至无一可行?存之以质同志云尔”②。此外,对于所有的策论文来说,提出问题非常关键,自我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的了解程度是需要经过多年积累和长期关注的,所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策论非常重要的特点。《校邠庐抗议》是标准的策论型文章,通过对书中各篇形式的研究和对文章内容及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总结出策论这一体例的如上特点。
《校邠庐抗议》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研究冯桂芬思想的主要文献。书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政治观点多是针砭时弊,用独到的眼光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有些积弊较深的问题还多次反复提及,力求完整论证解决。
比如,在官员和吏治问题上,书中就曾多次论述,《公黜陟议》主张人才选拔重才德而非重文字,重公论而非私见,主张各用其材,随事分举。《汰冗员议》指出冗员的实质问题即是吏治问题,并对漕运衙门、河务衙门、盐务衙门、各官监督、督抚司道、京官和内外武职等各部门都提出具体的减裁意见。《免回避议》中主要针对官员回避本省任官问题,指出回避之大弊,建议复古乡亭之职,厅、州、县各官,皆选近省就职。《厚养廉议》指出今之官员受赂是因为俸禄太少,杂务人员过多,国家迫之,使其不得不贪,主张“议筹复职田,县若干亩,绅士征其租,供本州县养廉。次上司,次本籍京官,亦古采地遗意也”③。《复乡职议》再次提吏治问题,主张复古乡亭之职。《易胥吏议》指出要正确对待胥吏,要择优而上,使“人知自重”。《变捐例议》主张停止捐官,“现任有政绩者,上司特疏保留,改其籍曰荐举,其余无论实缺候补候选,皆视原输银数,改入民爵”④。可以看出,冯桂芬的许多建议不乏片面武断之处,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一员,能发现这诸多问题并一一应对,已实属不易。
在人才方面,《许自陈议》中提到用人之法,同上篇中《公黜陟议》等多篇相一致,“使人自择官,使各尽其才”。另外,在下篇中主张变科举、改会试、广取士、停武举,“宜停罢大小一切武试,一归之荐举”⑤,“荐举之权用众不用独,用下不用上”⑥,并且提出,要重视培养外交专才,以备通商大臣之选。可见,冯桂芬对人才选拔的要求,已经基本去除了封建人才观,而是要求与近代国情和世界秩序相结合。
在社会事业方面,冯桂芬也有涉及各方面的一系列完整的方案,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还多次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改河道议》提出可用西方刷沙之法,《兴水利议》也以英国为例,认为英国能不远万里,远涉重洋,即是因为垦田拓土而生息日繁,所以中华也没有会贫穷的道理。冯桂芬还提出劝种树桑,绘制地图、赋税、权量、户口、漕运、盐业,等等建议,冯桂芬对当时种种社会积弊的看法可谓面面俱到,针针见血。
在学习西方方面,主要体现在《制洋器议》《善驭夷议》和《采西学议》三篇,冯桂芬认为“算学、重学、视学、光学、化学等,皆得格物至理,舆地书备列百国山川厄塞风土物产,多中人所不能及”⑦,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以“如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最为闻名。可见,冯桂芬的变革思想虽然一再和因循守旧的陈腐观念相冲突,却始终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禁锢,突破不了传统的束缚。但是,他和之前的洋务官员们相比仍然是进步的,他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⑧,所以,在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和洋务官员们只是“师夷长技”之时,冯桂芬却没有过分依靠外人的技艺,而是主张自强,将西方技艺学习掌握到自己手里,“聘夷人数名,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以授众匠”,如此才能“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⑨。可见,冯桂芬的思想虽然有其封建性和时代局限性,但其思想变革精神的积极意义总归是在中国近代思想链条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他的好友吴云评价《校邠庐抗议》是“关系民生国命,旁及西人格致之学”⑩。
《校邠庐抗议》写成于19世纪60年代,其影响虽然在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未曾间断,但其真正盛传却是在写成之后的三十年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的中国内部停滞不前,所有的变革还都是在中国内部寻找思想资源,是在中国体制之外学习西方。而到了90年代的戊戌变法才再次进行内部变革,这时冯桂芬的思想才广为传播,对戊戌变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跟维新人士相比,冯桂芬的进步思想还少了很多,但跟前人相比,他是继承并进步的,在政治要求上已有朦胧的民主意识,催发了维新思想的萌生,使他成为由地主阶级改革派向维新思想转变中的过渡人物。这些都说明,从林则徐、魏源,到冯桂芬,再到康有为、梁启超,他们是一脉相承的。《校邠庐抗议》则是这个系列中一定时期的代表作。
①⑦ 《采西学议》,《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147—152页。
② 《校邠庐抗议·自序》,《校邠庐抗议》,聚丰坊校刻本,第2—8页。
③ 《厚养廉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④ 《变捐例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⑤ 《停武试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⑥ 《广取士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⑧⑨ 《制洋器议》,《校邠庐抗议》稿本,存上海图书馆。
⑩ 吴云:《吴序》,《显志堂稿》,第7—17页。
作者:尚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助研。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