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婉均[广西民族大学, 南宁 530006]
从电影《呼喊与细语》看伯格曼对人性的思考
⊙陈婉均[广西民族大学, 南宁530006]
摘要:伯格曼的电影《呼喊与细语》塑造了四位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用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表现了女性的渴望与痛苦,表达了伯格曼对人性的质疑与失望,同时提出了救赎人性的力量是爱。
关键词:伯格曼人性救赎爱
英格玛·伯格曼是瑞典一位出色的导演,其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是电影史上的一座高峰。伯格曼的电影有各式主题,如童年记忆、宗教、性与爱等,这些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文所探讨的电影《呼喊与细语》,被认为是伯格曼最伟大、最令人深省的电影,原因就在于他揭露了人性中的自私、无奈、痛苦与缺失。
叔本华认为,人类有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一个欲望满足了会导致更多的欲望产生,因此人生充满了挣扎和痛苦,“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呼喊与细语》中,艾格尼丝三姐妹都有着她们自身各自的渴望,这些渴望或从童年时已产生,或从青年时产生,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和转变,一直被压抑的渴望爆发了。
当艾格尼丝病重即将离世时,她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常常会远远地跟在母亲后面,偷偷看着母亲,“因为我爱她,爱的程度到了猜疑这么一个极端”,即使母亲已经去世二十多年,艾格尼丝的脑海中仍然每天都会出现母亲的美丽、温柔、忧伤。艾格尼丝希望能像妹妹玛利亚和母亲那样有着永远说不完的悄悄话,然而母亲却没有给艾格尼丝所渴望的母爱。在艾格尼丝死后灵魂无法离去时,她发出的呜咽声唤醒了姐妹们,当她要求姐妹们拥抱她度过痛苦时,却被无情地拒绝了。艾格尼丝一直所渴望的母爱、亲情,都无法在有着血缘关系的母亲和姐妹们身上获得,最终只有仆人安娜给了她温暖的怀抱。安娜后来在看艾格尼丝留下的日记时,发现艾格尼丝写下了一段她感觉很美好的回忆:在艾格尼丝生病后,卡琳和玛利亚来看她,有天她觉得身体不错,就和姐妹们一起在外面散步,当她们看到孩提时玩的秋千,就突然笑起来奔向秋千,她们三个坐在秋千上聊天,“就像三个要好的小姐妹”,她最爱的人都和她一起。“就像三个要好的小姐妹”,其实就暗示了艾格尼丝已经意识到她们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和友好了,这一切都如同假象,是艾格尼丝在自欺欺人。尽管卡琳和玛利亚是艾格尼丝最爱的人,可讽刺的是,这两个姐妹都不爱她,只有安娜给予了艾格尼丝想要的爱,尽管这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艾格尼丝的“恋母情结”,并不是一种异性情结,电影中父亲这一角色几乎没有出现,对男性的刻画也很少,而着重突出了影片中的四个女性形象。伯格曼渴望童年时能与母亲和谐相处的愿望,可以从艾格尼丝身上看到。伯格曼如果用男性角色会更易于表现自己的愿望,可他偏偏选用了女性角色。由此可见,伯格曼认为女性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情感,她们的内心生活不是依赖或反映男性的。
影片一开始,导演伯格曼以一个特写镜头来表现艾格尼丝病发时脸上痛苦的表情,让观众仿佛也能感受到同样的痛苦。疼痛过后,艾格尼丝起床在日记本上写下:“星期一早晨,我在痛苦之中。”电影开头就将艾格尼丝身体上的痛苦表露无遗了。之后某一天,艾格尼丝病发,痛苦不已,不断抽气,让观者看了连呼吸都觉得疼痛。伯格曼把艾格尼丝肉体上的痛表现得淋漓尽致。艾格尼丝最后一次发病,她不停地痛苦大叫,呼喊着“有没有人能救救我”,并不断捶打自己的胸口,不多久她便死了。牧师来做祷告,跪在艾格尼丝旁边,一边流泪一边说道:“希望你将我们极大的痛苦聚集到你的身躯里,希望你与生俱来的苦难,在死亡之后能消散……请你为我们这些被抛在黑暗中的人祈祷,为我们这些留在悲惨的尘世中的,生活在冷酷空虚的天空下的人祈祷……恳求上帝宽恕我们,恳求他给我们自由,让我们从焦虑和疲倦中脱离出来,从担忧和恐惧中脱离出来,恳求他给我们的生命赋予意义,艾格尼丝,你承受了这么久的痛苦,你是最合适的人,把我们的愿望告诉上帝。”牧师所流的眼泪,看似在为艾格尼丝的离去而伤心,实则是为自己身处痛苦之中而哭泣。安娜因女儿的去世而痛苦,她把自己的爱转移到了艾格尼丝身上;玛利亚因空虚寂寞而痛苦,她的丈夫也因其出轨而嫉妒痛苦;卡琳因虚伪的人生而痛苦。这些人都在痛苦中活着,即使死后,艾格尼丝仍在痛苦着,不仅要带着自己的痛苦,同时还要带着其他人的痛苦。
艾格尼丝死后的一天半夜,安娜听到有人在哭泣,后来发现原来是死了的艾格尼丝在哭泣。艾格尼丝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可是我不能睡过去,我不能离开你们,我太累了。我太累了,谁能帮帮我?”所有人的痛苦都聚集在艾格尼丝身上,使她太累以致无法离开。这时候艾格尼丝要求卡琳过来握住她的手,给她一丝温暖,和她待在一起直到这恐怖结束。可是卡琳一口拒绝了:“没人会听你的吩咐,我还活着,我不想牵扯到你的死亡中去。如果我爱过你,我或许会,但我并不爱你。你让我做的事情是令人厌恶的,我现在得离开你了。”被卡琳残忍拒绝后,艾格尼丝转而要求安娜把玛利亚喊过来。玛利亚过来时,虽然嘴上说着小时候姐妹们抱在一起的事情,可是当艾格尼丝要抱她的时候,她却十分害怕地大叫起来,最终玛利亚也离开了。痛苦的艾格尼丝,最后在安娜的怀抱中第二次死去。
叔本华认为要想没有痛苦,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出生,而人要解脱痛苦,只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就是立即死去,这是根本的解脱方法。艾格尼丝不仅仅承受着肉体的痛苦,还承受着心灵上的痛苦,这种痛苦直逼灵魂深处,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痛苦,因此即使艾格尼丝死后,她的灵魂也无法安息,无法摆脱痛苦。
在《呼喊与细语》这部影片中,女性的身体多次被展示。安娜的身体是丰满和母性化的,她不像卡琳那如同失去希望源泉的干瘪身体,也不像玛利亚那散发着淫靡的身体,而是如同圣母般的圣洁。影片中安娜曾两次露出她的乳房,让艾格尼丝躺在她的怀抱中来获取温暖,如同孩子躺在母亲的怀抱中安然入睡,充分突显出安娜的身体代表母性的丰饶。
观者可以发现,安娜在整部影片中,对白极少,是最为沉默安静的角色。她的仆人身份赋予了她耐心和恬静的性格特点,她就像旁观者一样在窥探三姐妹的秘密,亲眼目击她们的痛苦、挣扎。尽管安娜有着丧女之痛,但她并不像三姐妹那样因痛苦而呼喊,她把对孩子的爱转移到了艾格尼丝身上。安娜每天起来都会祷告,感谢她还活着,因为对生活的知足、内心的满足使她不空虚。艾格尼丝死后,卡琳和玛利亚迫不及待地要和丈夫离开,对于安娜,她们则打算给点钱就打发她走,还装作大方地让安娜挑选一样东西带走。
导演安排这样一个具有母性化的形象,目的就是为了拯救这些活在痛苦中的人。艾格尼丝死后,牧师做祷告时说了一段话,其中当他说到这句“愿他能让他的天使,消除你在尘世的痛苦”时,本来导演对于众人的镜头都是一扫而过的,却突然给了安娜一个特写镜头,似乎在暗示着,上帝的天使其实就是安娜。安娜一直默默地在这些人中,在一群贪婪、自私、冷酷的人中,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导演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就是暗示安娜即拯救世人的天使。这个天使,就是要消除活在尘世的人的痛苦。而安娜用什么消除尘世的痛苦呢?那就是爱。
虽然安娜可以用自己的爱来拯救活在痛苦中的人,如艾格尼丝,却不能拯救卡琳和玛利亚。因为艾格尼丝爱母亲,爱卡琳和玛利亚,所以安娜能用爱来拯救她。而卡琳和玛利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残忍不懂爱,在自己的姐姐艾格尼丝死后也没有一丝留恋,只想赶紧离开。这种人只能永远活在痛苦之中,同时又得极力掩饰这种痛苦。
伯格曼认为:“爱是唯一能够拯救人类的力量,但是爱的匮乏是人类在文明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人类最终还是沉沦在欲望中,不断在痛苦中挣扎直至死去。
参考文献:
[1]英格玛·伯格曼.伯格曼论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5]李启军.理论穿行:从文艺审美到影视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李静.伯格曼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孟凡伟.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潘汝.身体在时间中的呼喊与细语——关于影片《呼喊与细语》的再读[J].上海大学学报,2011(4).
[9]庞婷婷.镜像背后的真相——伯格曼电影《喊叫与耳语》美学分析[J].文艺学研究,2007(3).
[10]王玉良.不做男性凝视的原料——英格玛·伯格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08(24).
作者:陈婉均,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与大众文化。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