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规划局》看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2016-03-12 06:06关云飞
电影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批判价值观

[摘要]导演安德鲁·尼科尔与贾斯汀·汀布莱克和阿曼达·塞弗里德两位主演合作拍摄的影片《时间规划局》上映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于2012年获得第14届青少年选择奖。影片创新性地以“时间”为切入点,通过“软科幻”的故事风格,潜移默化地呈现了美国社会对于“时间”“竞争”以及“公平”等主流价值观的拥护与推崇。然而影片在反映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真实存在的“等级差距”与“拜金主义”等问题,体现出影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主题。

[关键词]《时间规划局》;价值观;批判

2011年,继电影《战争之王》后,导演安德鲁·尼科尔携手贾斯汀·汀布莱克和阿曼达·塞弗里德两位主演共同完成了《时间规划局》这部佳作。影片上映后,凭借出其不意的故事创意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得到观众青睐并获得了良好的口碑。2012年,该片获得第14届青少年选择奖,男主角贾斯汀·汀布莱克也凭借影片中良好的表现获得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电影男演员提名。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类的遗传基因被设定在25周岁。当人们活到25周岁,体貌特征就会停留在25周岁。无论是谁,到了25周岁后,如果不能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生存的时间,人就无法继续存活。当手臂上的时钟清零,就代表着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在未来世界里,时间同时被赋予了货币职能。然而“时间的启动”使得上层社会统治阶级获得了长生不老的权利,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却不得不挣扎在生死线上。影片中,主人公威尔意外获得上层社会的亨利·汉密尔顿先生的赠与,获得了一笔巨额时间。从汉密尔顿先生口中威尔意识到“时间启动”的罪恶本质,继而展开了一系列摧毁上层社会统治的行动。影片围绕“时间”这一创意性切入点,通过软科幻的故事风格,在讲述威尔与塞丽维亚试图撼动上层社会统治的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着美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观众在观看影片之余,对影片中体现的美国社会现状产生深刻思考。

一、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

(一)惜时如金——时间就是金钱

对于美国人来说,时间是至关重要并且不应挥霍的。人们似乎更加在意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影片《时间规划局》围绕“时间”这一主题,对故事情节进行层层展开,渲染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价值观。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社会中,在未来社会里,时间被用来当成货币,进行等价交换。时间就是货币,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任何人,一旦手臂上的时钟清零,都无法躲避死亡的命运。

男主人公威尔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第12时区。在这个时区中,每天都会有很多穷人因为无法获得充足时间而猝死街头。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为了能够生存,不得不忍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影片中,主人公威尔为了使母亲能够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为了能够带母亲去第一时区(富人的时区)安逸地生活,威尔一人同时打两份工,母亲也在为生计忙碌着。而这样的努力并没有让威尔和母亲住上拥有热水的房子。在12时区生活的人们,总是奔跑在路上,就像奔跑在自己的生命线上。在这样的社会中,时间就是一切。当男主人公威尔在工厂结算工资时发现获得时间变少了,于是与工作人员争执。然而工友们面对相同的压迫却没能协力反抗,而是默默接受,并怒斥威尔浪费他们的时间。影片这一情节安排并不意味着人们愿意被压迫,而是暗示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抗。在这样的社会里,为生计奔波的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供其反抗。

观看影片时,观众不免对威尔母亲的死感到惋惜和震撼。为了让威尔能够安心吃顿午饭,母亲离家前传给威尔半个小时的时间。当母亲下班回家,还完贷款,准备回去和儿子共同庆祝自己第25个25岁时,时间却跟他们开了个玩笑。交完贷款的母亲只剩下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回家的公交车却突然涨价需要2小时的乘车费。母亲苦苦哀求司机,商讨能否将后半段剩下的钱由儿子代付。然而在得知威尔母亲时间仅剩一个半小时,跑回家需要2小时的情况下,司机仍然没有松口,让母亲下车;同时全车人在知道威尔母亲很可能会猝死街头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在司机的眼中,时间就是金钱,没有时间,就不能够上车;对于乘客来说,同样是奔波在生死线上的人们也无法慷慨解囊,因为他们的时间就等于他们的生命,有谁可以在自己性命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希望拱手让给他人呢?影片以“时间”为影片背景,运用软科幻的表现手法,将对“时间”的追逐贯穿影片始终,层层揭开“时间”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突出体现了美国人对于“时间”的重视与珍惜。

(二)追求平等

追求平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是美国人一直在努力追求的价值观。在美国社会中,人们尊重每个生命体。人人生而平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能够成功的机会,只不过如何获得成功,则需要靠个人的努力。男主人公威尔无意中救了来自富人区的亨利·汉密尔顿。拥有巨额财富的亨利·汉密尔顿厌倦了自己的长生不老,厌倦了自己毫无意义地活着。从亨利的口中,威尔得知上层社会的人们为了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财富永存,就牺牲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威尔意识到,上层社会很多人都像亨利一样,人活着,却对生命没有任何期待;也有一部分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毫无理由地“谋杀”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统治阶级启动了“时间基因”,让自己能够容颜不老,财富永存,生命不息,却牺牲社会底层的人们。知道事情真相的威尔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亨利死前将自己的时间留给威尔并留下遗言“不要浪费我的时间”。然而得到时间的威尔却陷入了时间监察员的疯狂追捕中。威尔一路去了富人的时区,并试图打破上层社会对穷人的压迫,追求真正的平等。

影片在角色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各个阶级对于平等的追求。作为社会底层阶级的代表,威尔的一系列行为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试图攻击上层社会的统治,体现出社会底层人们对于平等权利的追求。而亨利·汉密尔顿,则是上层社会先进思想派的典型代表。虽然享受着上层社会为他带来的名利、舒适生活、长生不老,然而亨利却清楚地明白这样的压迫与剥削不应该存在。他追求社会的平等,不赞同上层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无端“谋杀”社会底层的人们。而塞丽维亚这个角色,可谓是影片美好愿望的寄托。富家女塞丽维亚一出生就因父亲是威尔斯银行创始人的身份而与众不同。塞丽维亚的人生不需要自己去奋斗便能锦衣玉食。生活在富人区的塞丽维亚生活在父亲为其营造的假象中,不能享受精彩刺激的人生,也无法了解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塞丽维亚默默接受一切。直到威尔的出现,逃亡中的威尔和塞丽维亚来到威尔从小生活的12时区。看到社会底层人们如何奔走在生死线上后,她意识到贫民窟与富人区的巨大差异,并相信统治阶级肆意决定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是不公平的。作为上层社会的觉醒派,影片赋予塞丽维亚这个角色的深刻内涵不免引起观众的思考。塞丽维亚的存在是上层阶级的人们在逐渐觉醒的表现,统治阶级的人们意识到公平的重要性。塞丽维亚与威尔一同抢劫父亲的银行并将财产分发给穷苦的人们,给社会底层的人们进入富人区、创造实现梦想的机会,则是人们追求平等公正最完美的体现。

(三)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竞争,是美国社会一直秉持的主流价值观之一。美国社会一度被全世界各国称为“净土”,无数能人志士来到美国想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来到美国的人都能够成功。美国社会依然遵循达尔文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电影《时间规划局》同样将这一价值观贯穿整部影片。无论生活在哪个时区,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在无力撼动社会现状的同时,人们能做的便是通过调整自己去适应社会大环境。在观看影片时,观众不禁对街头猝死的人们感到遗憾和可惜,但同时也产生了思考。同样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有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得生活的资本;而无法适应这样生活节奏的人,就会在社会的进步更迭中淘汰出局,成为失败者。观众唏嘘上层社会的人们无限制挥霍自己的时间,可以在自己家中举办舞会,可以在赌场里随意将自己的时间作为赌注,这一切不免让人觉得非常不公平。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上层社会的人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赢得他们生活的资本。也许他们的方式带有侵略性、压迫性,然而无论何种方式,他们能够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本,就不会被历史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抛开一切外因,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可以不被淘汰出局。

二、价值观下隐藏的影片中的批判主题

电影《时间规划局》围绕“时间”话题展开故事情节,运用“软科幻”的故事风格潜移默化地呈现了美国社会对于“时间”“竞争”以及“公平”等主流价值观的推崇与遵守。然而影片在反映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反映出美国社会真实存在的一些问题,体现了影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主题。

(一)等级差距

追求公平、平等是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一。个体的存在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等级差距与不平等却真实地存在于美国社会中。生活在富人区的上层社会的人们启动了“时间”,将时间变成可以交换一切的货币。为了自身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机会,他们压迫和剥削社会底层的人们。当12时区的人们奔跑在生死之间时,上层社会的人们却可以不劳而获,凭借剥削社会底层人得来的财富在上层社会开着派对舞会,挥霍自己的时间。当威尔来到富人区后,他的言行举止显得和上层社会的人格格不入。习惯于奔跑在生死线上的威尔奔跑在富人区的街道上,让塞丽维亚一下子发现了威尔的与众不同;在餐厅吃饭的威尔获得服务员的提点,明白了在富人区他的动作不能太快。社会底层的人们为了能够生存,一直忙于奔波,而他们最正常的行为却成为上层社会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塞丽维亚来到贫民区,发现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难生活时,塞丽维亚决心与威尔一起打破等级差距,撼动上层阶级对社会底层人们的剥削制度。当向父亲索要时间不成后,塞丽维亚与威尔走向劫持塞丽维亚父亲银行的道路。他们通过打劫威尔斯银行,将获得的时间分发给穷人。原本以为在市场上大量流失的时间可以让上层社会的统治动摇,然而统治阶级却通过提高商品价格和税率的方法继续剥削社会底层的人们。可见,等级差距的存在并不是简简单单便可以改变动摇的。

影片的结尾,塞丽维亚和威尔盗窃了威尔斯先生一百万年的时间,并分发给贫民区的人们。贫民区的人们纷纷踏过时区来到富人区,导致了第12时区生产线瘫痪,众多工厂倒闭。此外,塞丽维亚与威尔一直以抢劫作为推翻资本统治的手段不免显得有些无力。影片结尾做此安排,便暗示了想要撼动社会等级差距的存在体系并非易事。

(二)拜金主义

在拜金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不论身份、地位,不问金钱的来源,只在意一个人是否拥有巨大的财富,持有者便是拥有者。资本积累后,能够产生马太效应,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投射到社会中,最终导致垄断的产生。影片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在为生存努力着,然而却存在着“时间劫匪”这个职业。他们并未通过正常手段获得生存的权利,而是通过打劫等方式暴力获取时间。在这样的社会中,拥有时间就是他们生存的法则。由于“时间劫匪”仅仅是打劫,并非致命,时间监察员从未介入调查。此外,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通过残酷地剥削社会底层的人们获得的巨额财富,却也从未有人质疑统治者财富的由来。在此环境下,上层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富有,而社会底层的人们却无法翻身。影片通过男主人公威尔的反抗来代表社会底层人们的反抗,而以塞丽维亚和亨利·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反抗暗示了影片对美国社会拜金主义的讽刺与批判,此外也象征着人们想要打破拜金主义的美好愿望。

三、结语

电影《时间规划局》通过围绕“时间”这一主题,以“软科幻”的故事风格对影片故事情节层层展开。影片将“时间”作为科学幻想的切入点,讲述社会底层阶级的代表人物威尔试图撼动上层社会对社会底层人们的压迫与剥削。从情节与角色的安排上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对“时间”“竞争”以及“公平”等主流价值观的拥护与推崇,也潜移默化地引起观众对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等级差距”和“拜金主义”现象的深刻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新.好莱坞科幻电影意识形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 田婕.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3] 钟林.美国价值观浅探[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关云飞(1981—),女,满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中西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批判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强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技术合理性及其批判
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价值探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