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份全中国读书人喜欢的杂志——新春寄语

2016-03-12 11:55:20《名作欣赏》编辑部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坛读书人中学语文



办一份全中国读书人喜欢的杂志——新春寄语

在《名作欣赏》创办的第三十六个年头,我们向读者汇报我们的办刊理想。

作为全国唯一的大型文学鉴赏类杂志,我们的理想,就是在新媒体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的当下,依然坚定不移地倡导经典阅读。我们意在紧密切合当下中国公众的人文问题,通过学界一线学者的研究,以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为载体,发掘其中所蕴涵的人文思想、道德力量,从而对当下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建构以及未来的文化形态产生积极影响。

新的一年,我们将着重于以下栏目:

“古典丛谈”与“现代回眸”。对于古典之“谈”,我们希望不是单纯的赏析,更不是学术的考据,而是探讨古典文学中所包含的精神意趣,力求对当下人的生活形成影响;而对现代文学中真正堪称经典的作品进行梳理和重读,也许更能有助于当下人对于“经典”的理解。

“学人访谈”和“演讲录”。对学人的访谈可以使学人的思想脉络通过谈话的方式亲切呈现,而知名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书店、大讲堂等公众场所的演讲,则往往反映着其知识的积淀和学术的视野,及其对于当下问题的思考。

扩版后的“语文讲堂”,既有“观点与争鸣”“批评与建构”这样对中学语文的宏观把脉,又有“作家读课文”和“课文新读”这样的具体内容,力求真正为语文教师提供思想层面和知识层面的养分。

“当代文坛”,其子栏目包括“作家在线”“文坛纪事”“区域文学”及当代文学评论,力求把脉当代文坛,推动当代文学的经典化。

“她视界”“影视观察”“读书论道”“区域文学”设为机动栏目,在质量上乘的情况下不定期推出。

作为开年的第一期,我们有四个“更注重”:

1.更注重探讨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刘毓庆教授的《“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方勇教授就《“新子学”与中华文化之重构》所做的访谈、王宏图教授对《浮士德》的重新解读即为此类好文章。

2.更注重“中国核心精神”和“中国式表达”。譬如杨匡汉教授《永远的心灵的朋友》、杨朝明先生《当生命邂逅生活》、聂鑫森先生重读《世说新语》等。

3.更注重文化反思、文化清理和文化争鸣。李建军教授对俄苏文学、王向远教授对日本侵华文学所做的清理和反思,周明全先生《入世与出世的写作》所谈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语文讲堂”中傅书华教授和李华平教授关于中学语文的争鸣,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4.更注重推陈出新。“文学新青年”栏目即为示例。

篇幅所限,以上文章不及“点睛”,精彩之处,还望读者细细品尝。

多次收到读者来信,希望我们的杂志能成为全中国读书人喜爱的杂志,我们为之深深感动,这是读者的期待,也是我们的办刊理想,我们愿意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文坛读书人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8:34
读书人的事
读书人
读者(2017年7期)2017-03-15 17:04:16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1
第三只眼看文坛
小说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