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欢歌——文野长弓《步履酩酊》漫议

2016-03-12 11:55加拿大林楠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

加拿大林楠



寻找心灵的欢歌——文野长弓《步履酩酊》漫议

加拿大林楠

摘要:海外华人作家文野长弓的新书《步履酩酊》,不仅传达出异域的陌生土地带给他的内心思索,也表达了他在异域环境中的身份认同焦虑。他以个性独特的文笔和完整的艺术性,为读者提供了超越文学疆界的非常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文野长弓《步履酩酊》异域文化身份

《步履酩酊》,我喜欢这个书名。因为它鲜活地道出了行者的行为状态、情绪状态、精神状态和心智状态。

凤凰电视台有一档节目的标题是“我们一起走过”,很亲切。我与文野兄神交半个多世纪,一起青春过,一起努力奋斗过,又一起被仕途被妒嫉所排挤和边缘化过……混沌岁月,酩酊着就是生活,也是一种处世的方式,一种用得上的智能,一种存放在心灵深处的自嘲和自解。

我俩都对泰戈尔的《对岸》很是着迷,向往自己也能拥有类似的那么一份闲适,于是打点行装,远渡重洋。我们精神上相互照应着、搀扶着,有时并行,有时一前一后。什么样的崎岖都越过了。这些年,在温哥华这块葱茏蓊蔚的土地上,在蓝天白云下,在雪山辉映下,在铺满红枫叶的大地上,迈着一颠三簸的步子,彷徨着,陶醉着,与菲莎河同道,一起流淌着多彩的岁月。

回望茫茫往昔,半世纪的人生坎坷,我们一起走过。

2015年初夏,有幸得闲,我集中精力赏读了文野兄这两年留在文学博客里的文章,也使我得以能够捡拾他这些年散落在温哥华乃至世界各地的一串串酩酊步履。对于我这个把兴趣投入到观察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状态的人来说,可谓冷不丁获得了一个深刻的惊喜。寻寻觅觅中,回身忽然发现,瑰宝就在近前——文野兄出手的散文、随笔,按移民文学的学科概念和学术涵义衡量,可谓地地道道的海外华文文学。从学术研究视角看,将其视为一部纯粹的海外华文文学经典之作,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全书分三卷。卷一“手记”,是作者初到异乡,面对 “人面陌生,语言陌生,世事陌生,心灵陌生”而引发的繁杂心思的真实笔录。“手记”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撇开惯常的日记体叙事模式,把交叠的心思,按照艺术逻辑、心灵秩序、现场氛围、前言和后语、相关联的枝枝蔓蔓一节一节地、缓缓地为读者展开。标在篇尾的日期成为“切换器”,人们会跟着作者,在这里停下来,回味、思索,再回味、再思索……不管切换多少次,也不管停下多久,“手记”的艺术整体性丝毫没有改变。

卷二“脚印”,展示了作者一趟趟在登山越水过程中的敏锐观察和睿智的心灵感悟。对异乡的山山水水,作者明显有了崭新的思索和理性的认知。异乡的山水在心灵里,已蓝出一片清明通透的新天地。

卷三“凝眸”,是一组精彩的“一分钟小说”,让我们领略到现代“笔记小说”的神韵。掩卷回味,其语言的精练、构思的奇巧、意象的丰富……可谓闳中肆外,令人拍案叫绝。

显然,三辑文字由卷名隔开。实际上,统览全书,读者会发现,无论是温婉的温哥华“手记”,还是散落天涯的点点“脚印”,到最后的止步“凝眸”,整本书的文学思绪和文学意图都是连贯的。作者既写出了这块陌生的土地给自己内心深处带来的孤寂、彷徨、忧郁,也写出了风尘世事的繁杂与丰富。在挣脱母文化的怀抱后,一个人是怎样实现精神重铸的;在异文化环境中,“原乡情结”是如何摆放的;新移民自身的文化身份又是怎样被重新认定的……面对这些无可回避的文化命题,《步履酪酊》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可资深入剖析的标本。

《步履酩酊》可谓是一部个性异常独特、艺术性非常完整的单乐章交响诗。在理想和价值的审视与判断中,在个人对环境做出的反应中,怎样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才气、新的习惯和新的应对能力等诸多方面,《步履酩酊》为读者提供了超越文学疆界的非常有意义的启示。这正是文野长弓文学博客在短时间内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众多网友的魅力所在。《步履酩酊》的出版,必将引起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界的重视。

让我们一起翻阅作者移民生活中的几则日记。

1995年8月2日,记录了作者初抵异乡的心情——

乍然来到温哥华这块陌生的土地,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峭壁千仞构筑的陌生世界。语言陌生、环境陌生、人事陌生、生活陌生从各个角落默默地向我袭来,连住处后院子里似曾相识的紫萝藤、小草,好像都昂着高贵的头颅说不认识我。

我烦躁、郁闷、孤寂,眼前一片迷茫,脑子一片空白。

凌乱的房间,油渍斑斑的厨房,一堆肮脏的衣裤,后院芜杂丛生的草地,因烦躁而不知怎样收拾。郁闷中想奋笔疾书,想狠狠地咀嚼一下人生,奈何脑子像麻乱一团,枯坐桌前,不知从哪里下笔。孤寂时,急切期待太平洋彼岸亲友的越洋电话,奈何铃声始终不响。

我想逃走,然而找不到逃出的窗口。

我对着陌生的墙面壁,我自己禁锢自己。①

“面壁”的日子里,心情是灰暗的。把帮女儿带孩子的生活视为“保姆”生涯。

仅仅过了三个月零两天,作者结交了邻居一位洋人朋友。1995年11月12日的日记这样写道:

有一天,他(菲力普)用心良苦地请我到他家做客,以即席作画兼用手语,终于让我明白了他要对我叙述的是这样一席话:

“我有女儿,但没有儿子,所以五十年前,我在中国就领养了一个黄皮肤的儿子。后来我有了孙儿,但又缺孙女。所以在二十五年前,我又在意大利领养了一个白皮肤的孙女。再后来,这群子孙逐个都像鸟儿似的长硬了翅膀先后飞走了,所以现在,我又在非洲助养了一个黑皮肤的曾孙。

这位具有北美印第安血统的加拿大画家、雕刻家始终一脸微笑。末了他耸耸肩,摊开着双手,像开玩笑,又像有所指地说:“我连自己都不明白,我一生为何总爱扮演保姆这一角色!”②

1995年11月16日的日记中,作者第一次写下自己的感悟——

菲力普老人为什么对我讲述他的这段“佳话”?“佳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我苦思冥想。几天后,我自己找到了最佳答案:

既然你来了,就应该把这里当作家园,而不是驿站。如果你视之为家园,你就是名副其实的外公;反之,你就是名副其实的保姆。③

1996年4月7日在题为“倾听时间走过的声音”的日记中他写道:

以五帆酒店为起点,也是领略温哥华人深厚的文化素养的起点。电影院、歌舞剧院和音乐厅通常座无虚席,艺术家不至囿于小圈子冷清而孤芳自赏。藏书丰富的温哥华中央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散落于各处品位高尚、店员笑容可掬的书店,到那里参观、借书、看书、买书,环境绝对宽松、自由而安静。

五帆酒店,是倾听时间走过声音的起点,是我注视它、触摸它、咀嚼它,乃至拥抱它、亲吻它的起点。④

心境图像、精神风采乃至文化态度的转变,显而易见。

将《步履酪酊》置于新移民文学谱系中考察,其共性,依然是“从最初生存状态的尴尬、文化身份的失落和对异域风情交织的复杂情绪”⑤的素描式书写;所不同的地方,正是散文家文野长弓对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作者将文学意义上的散文、随笔创作,恰当地揉入网络写作元素,试图将文本写作与网络优势结合起来。面对现实世界的飞速演进,作者是在进行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文体尝试。这种简单的融汇组合,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完善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形式;眼前的探索,或许是在为文学模式的多样性和文学空间的进一步拓展,绘出了某种值得期待的前景;甚至还可以说将平面展示的文本阅读,演变为有读者代表参与进来的交互式阅读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参照系。我查阅新浪网文野长弓博客,发现这个纯文学的博客在三年的时间里,居然吸引了九万多人次前去阅读,并有上千人与其交流,留下了数千条诗话式的评语。

二、也是文野长弓散文创作最精粹的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已经在诗性化的移民生活中,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尾随飞瀑流泉的踪迹,树枝飘拂的山风,随波逐流的花瓣,树丛中啾唧的小鸟,跳跃着水珠的卵石……都以自己的方式与飞瀑流泉的轰鸣遥相呼应。倾注于最富于包孕的那一瞬间,我仿佛也是山风!⑥

此时,距作者登上彼岸大陆仅仅六年时间。在异域生存,一位老人,这么短的时间内,心灵境界竟能如此洒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著名华裔作家张翎把这一点说得很透彻:“上帝把我放置在这块安静得几乎寂寞的土地上,是让我在回望历史和故土的时候,有一个合宜的距离。这个距离给了我一种新的站姿和视角,让我看见了一些我原先不曾发觉的东西。”⑦

作家有没有这种不同于以往的“站姿 ”与“视角”,关涉到他的作品有没有、有多少移民文学的精神质感和东西方价值判断及文化冲突所带来的深层次意蕴。

文野长弓已经完全拥有了这种“站姿”和“视角”——

什么是人生美好的滋味?岂不是跳出名利和高贵的高墙,冲破眼光短视、贪婪,内心高傲的藩篱,走向阳光,走向欢笑,让大自然浸润肌肤与灵魂的洒脱?

岂不是徜徉于山巅水湄,凭一双慧眼、一具钓竿、一只背篓与灵山秀水周旋,忙于收割喜悦、悠闲和富足的畅快?

岂不是踢开累人的嫉妒和算计,与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没有豪富与贫困之别,最终归结为有血有肉、蓑衣笠帽造型的群体结伴同行的乐趣?

岂不是交友满天下,“大隐隐于市”?⑧

许多人到森林的浓荫中追逐帐篷、露营车,是为了拥抱绿色,刻下绿色的记忆;文野长弓徜徉其间,却是为了领悟大自然的隐语——

卡佩兰奴吊桥终于到了,但我没有在那里停留。这并非我对吊桥周围那些被建筑学家和艺园学家雕凿的景点如陡峭的花岗岩璧悬浮道,七条吊桥连接七棵大树干的树屋等等不感兴趣。更不是急于回家去切生日蛋糕,而是因为我这一路三个多小时走来,大自然原生态的一切举动不断地在我灵魂深处一幕一幕地浮现。

我知道根扎大地,还要甩掉身上的枝杈,才能穿透绿荫如盖的树冠,而与蓝天相辉映。

我知道改变林中光明或幽暗的使者,是微风。

我知道茂密林中美妙的流云,是阳光给浓荫以奇妙的光圈。

我知道树木身上渗出的树脂是疗伤的药膏。我知道丛林生存的规律。

我知道不久的将来,森林将允许我的骨灰撒在这片绿丛中。⑨

尤为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将其散文创作的美学追求和他对移民生活的哲学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行文老辣、真诚而率直。他的美学体验在书写移民生活过程中,得以极至的发挥。文野的散文,内敛、精巧、细微而富有节奏。读文野的散文,让人感受到音韵美、画面美、气氛美、回味美,让人激荡,让人陶醉。

三、《步履酩酊》毫不涉及宏大叙事,作者只重视内心感觉。他写英吉利海湾,写卡佩兰奴吊桥,写站在北温山巅上看日出日落,写裸体海滩,写埃菲尔铁塔顶上的灯光闪熠,写塞纳-马恩省河波浪的浅吟低回,写人与大自然的对话,写时光流转中所能捕捉到的停留在老人心里的各种古意……作者遵循自己的美学趣味,立足静谥,面向自然,写山写水写月写大海写云岚写恬淡,冥想人生,启示你从庸常的生活琐碎中勇敢地脱出身来,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去,尽情“酪酊”挥洒,放飞心灵。这是文野长弓先生赠予城市现代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几年,有关移民文学的学科理论建设的紧迫性呼声渐高,文野长弓的《步履酪酊》恰在这个热潮中进入了海外华文文学理论梳理的大视野。相信,在其影响下,必将产生一次关于散文、随笔创作的新的活跃和繁荣。我们期待着。

2015年7月于温哥华

①②③《步履酪酊》之《保姆没有梦》,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15—16页,第18页,第19页。

④《步履酪酊》之《倾听时间走过的声音》,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33页。

⑤庄伟杰:《跨疆越域的边缘叙事——以新移民女作家严歌苓、张翎为例》,《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3期。

⑥《步履酪酊》之《诗意生活》,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 60页。

⑦张翎:《金山》序,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⑧《步履酪酊》之《渔翁之意不在鱼》,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43页。

⑨《步履酪酊》之《独闯卡佩兰奴原始丛林》,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137—138页。

作者:林楠,加拿大华裔作家,评论家。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日报《华章》编委,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香港《橄榄叶》诗报顾问。

编辑:张勇耀mzxsz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