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娟
(吉林省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1)
浅谈如何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姜晓娟
(吉林省通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通化 134001)
动物疫情防治包括疫情预防和控制,而预防需要及早发现疫情,采取积极措施,这就使动物疫病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动物疫病监测是疫病监督机构对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掌握疫情的流行规律、发展动态和趋势,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提供依据。《动物防疫法》自2007年8月修订后,为我国动物疫病监测提供了法律支持,积极推动了动物疫病监测的有效开展,因此,检测已成为各级疫控中心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采取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是畜牧业生产安全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措施分析
在我国的动物保护工作中,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具有较为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当下开展的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最终的监测效果,同时也阻碍了对我国动物疫病的控制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加以重视,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把控,在动物疫病的控制、传播工作中作出最大的努力。
1.1 养殖者监测意识不足
监测人员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监测意识对于促进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一些畜牧养殖人员的文化素养不足,导致了其意识不到疫病监测的优点,造成了监测意识淡薄的问题。加之有关部门并没有大力宣传动物疫病监测的优点,养殖人员在养殖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的获得有效信息。即使近几年来正度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基于养殖人员淡薄的监测意识,即便是在专业人员的协助和教育下,其不能积极的配合工作,阻碍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基层动物疫病监测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在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中,监测人员的思想意识受到了传统思想的限制,其思想意识主要在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上,但是对于如何进行疫病的预防和监测工作却没有过于关心,主要表现在了对于疫病的监测工作重视程度不足[1]。加上部分监测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专业的疫病监测人员数量不足,进而导致了疫病监测工作的进展不到位。
1.3 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通化市大部分县级兽医实验室基础条件还难以达到监测网络体系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养殖户对监测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等,动物疫病监测网络体系依然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没有完全形成市、县、乡镇、养殖场(户)的全覆盖监测网络体系,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动物疫病仍欠缺有效的预警预报能力。
2.1 提高养殖者的监测意识
要想切实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想真正的提升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就要从细微做起。其中,首要的就是提升养殖人员的监测意识,这是因为养殖人员在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大对数疫病的发生都是从小发展到大的,若在疫病的扩大前就将其监测到,并加以解决,这样就降低了动物疾病出现的概率,也避免了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要想提升养殖人员的思想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于养殖人员的帮助和指导,第二是政府和部门要加大对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宣传。
2.2 提高基层监测人员业务水平
将动物疫病监测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加以提升是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了监测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影响。在提升监测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措施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招聘专业的监测人员,以此带动监测队伍整体的素质;在监测人员中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不断地以新知识新技术丰富其业务水平;加强政府的资金支持,改变监测的方法,提升监测人员的技能操作水平,确保监测结果不会出现较大失误。
2.3 多管齐下,加强疫病网络监测
第一,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的网络平台结构,在重点区域设置监测点,并且将规范饲养动物和散养动物加以结合进行管理,实现全区域覆盖的目的。然后,要重视动物疫病实验室的建设,最后,加大网络监测工作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并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基础设施加以完善,确保监测工作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最好网络平台的病毒防护工作,确保监测工作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
2.4 合理协调与领导、员工及相关养殖户关系
认真做好汇报和审批工作,系统完成工作方案纲要、计划和执行细则,具体到精细的操作步骤,定期向领导汇报,分析疫情的发生情况,让领导从宏观上认识到疫情的可控性和不可忽视,认识到工作具体执行中的内容的丰富性。不断培训员工,拓宽员工的工作视野,让员工看到事业的希望和未来,让员工意识到所从事工作的光荣和责任重大,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勤于精炼自己的专业技术,提高队伍的执行力。定期与大中小型养殖户进行交流,从双方的工作目的出发考虑问题,提高养殖户对监测机构的信任度,共同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并避免疫情的发生。
2.5 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与评估分析机制
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对其进行监测,其中包括了统计、分析及整理相关的监测信息,评估动物疫病的病情和预警工作。相关的动物疫病防控部门要建立一支评估分析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动物疫病的病情分析评估,以具体的评估结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预警方案。科学细致的分析动物疫病的病情,做出有力的预警和控制措施,避免动物疫病的出现、扩大和流行,将疫病隐患及时的消除。为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养殖业做出安全保障。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将疫情情况及时地掌握,在重大疫病的传播和扩大中可以发挥出较为突出的作用。本文对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措施,如加强宣传,提升监测人员素质等方法,希望以本文的讨论可以为相关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1]黎永锋,李文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2011,(07).
(编辑:张淑凤)
S851
A
1006-799X(2016)21-0050-02
姜晓娟(1984-),女,内蒙古赤峰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和实验室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