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师激励机制管理研究

2016-03-11 12:49:15张琪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7期
关键词:电大薪资激励机制

张琪

电大教师激励机制管理研究

张琪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大开始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电大教师资源是电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发挥电大教师的优势,满足电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电大教师的激励现状与成因进行了探究,旨在进一步优化电大教师激励机制,推动电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电大教师;激励;成因;措施

在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电大教师的激励问题存在相应的制约与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的电大教师激励现状,剖析其弊端与成因,进一步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以期激发电大教师潜力,使电大教育事业可以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及时抓住发展机遇,获得长足发展。

一、分析电大教师激励现状

1.薪资激励。目前,电大通常以工作年限与工作职称来划分教师的津贴标准,在薪资分配时,依然是通过职称发放薪资。没有将激励制度中多劳多得的内容体现出来,该薪资分配模式只是另一形式的平均分配,没有最大化发挥薪资的激励效果。

2.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体现在自我实现。教师只有得到自我认知、自我实现,才可以增强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认同感。现阶段,电大缺乏对教师精神激励的重视,以及构建良好校园氛围的意识。激励方式过于单一化,各项配套设施与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学校内部组织的向心凝聚力较弱,教师缺乏学校荣誉感与个人荣誉感,无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团队激励。电大教学队伍可以划分为三种:学校管理层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一方面,管理层和教师之间认同感比较薄弱,管理层的理念始终是管理与控制,而没有转变为对教师的服务,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对教师激励机制的执行有效性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间缺乏沟通,互相了解不深,增加了电大教师之间的距离感与陌生感;此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学生过于被动性的学习,降低了教师的授课热情。

4.科研激励。尽管电大加强了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但和普通高校相比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重要原因在于电大对科研激励的忽视,科研激励方式不够全面,过于注重物质奖励,忽视了情感、荣誉等精神激励的必要性,导致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过于薄弱。

二、电大教师激励弊端的成因

1.陈旧的管理体系。电大的管理体系与组织机制的过于严密性,制约了电大教师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从中央电大至省级电大、地区级电大、县级电大,构建了相应分级办学与管理体系,对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材料、考试、评分规范等的协调教学和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加快了电大的发展进程。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电大目前陈旧的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过于严密化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使教师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观能动性与创造能力,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不科学的组织结构。电大的教学特色在于灵活性,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功能优势。然而当前的电大教学组织结构倾向于一般高校的教学组织结构,忽略了开发教学特色的重要性,导致沟通路径与组织资源始终得不到优化。

3.消极的组织文化。在远程教育教师社会地位的巩固中,国家制定的远程教育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电大属于国内远程教育中的主要构建部分,以本、专科为主,办学水平缺乏独立性,不具备颁发学位的权利。始终得不到提升社会地位,导致电大内部的组织文化过于被动、消极化。

4.落后的教学设施。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电大被定为远程教育的高等教育院校,属于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构建部分。现阶段,国家对电大的投入力度过于薄弱。结合硬件设备来说,远程教育的实现是以一定的物质支持为基础,而电大学校内的硬件设备较差,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计算机的教学条件,但更新换代较慢,阻碍了对多媒体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三、电大教师激励机制的优化措施

1.重视电大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新型教育体系的建设进程中,现代化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电大在这一社会中充当着中坚力量。由于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电大与电大教师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地位长期得不到提升。要求国家政府与地区政府、教育行政单位方面加强对电大的重视,积极创设有利于促进电大健康发展的教育条件,以达到当地教育发展的目标。重视电大教师的社会地位,全方位提高电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科学调整用人机制,改善电大教学条件,制定科学的政策措施以提高电大教师的经济待遇,巩固其社会地位,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壮大电大教师队伍的同时,赋予电大新时代意义,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2.健全电大教学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大内部的组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下的需求。要求电大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科学调控内部运作体系,明确中央电大至地区电大的职权与自主权。不断改善电大作为新兴高等教育院校的功能优势,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结合电大的实际条件,健全教学体系;通过实现电大教学体系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丰富电大的服务优势,对生产力的提升发挥直接性影响。有利于调动电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开拓创新能力,进而提高电大的市场竞争实力。

3.营造良好的电大文化环境。大学校园内的文化与精神,发挥着强大的向心凝聚力。电大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由此不难发现,营造电大内良好文化环境的必要性,是发挥电大教师激励机制作用的重要举措。构建电大校园文化与精神,需要以电大教育中的价值理念为基础,以电大教学战略、组织体系、制度、人员、工作作风为象征,通过增强电大教师对电大的认同感与荣誉感,实现对电大教师的激励。

4.健全电大内部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完善电大教师激励机制,需要以内部激励机制为基础,充分激发电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激励机制的良性发展。第一,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多数电大依然采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办学体系,过度强化了电大领导者、管理人员的决策权与管理权,忽视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要求肯定教师的教学地位,创设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民主、法治治校的标准化管理。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薪资奖励制度。薪资奖励制度在影响教师经济条件的同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肯定,对教师的工作热情存在积极影响。薪资奖励制度的公平公正性,需要考虑到教师职称,工作范围、时间、内容、难度系数等方面的不同,通过量化管理,有效结合测评与绩效方式,制定公正合理的薪资奖励制度。第三,完善竞争体系。科学高效的竞争体系,有利于增强教职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评聘分离制度与竞争上岗制度,以培养优秀、高素养的教师人才为目的,不断丰富进修、学科投入、科研、评优等活动,有利于加强电大教师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度。

综上所述,教师是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核心所在,而提高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使其主动置身于教育事业当中。所以在激励机制具体实施中,要切实根据电大教师的特点,全面协调相关的激励要素,提高激励机制的科学有效性,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1]米久奇,汪长军,廖远基等.基层电大的反思性教学评价[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17-119.

[2]赵亮.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541-542.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电大薪资激励机制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8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电大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7:09:30
试析电大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县级社区教育的发展创新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5期)2016-03-26 10:39:14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29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57
云计算在电大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