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2016-03-11 09:31彭瑶玲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定势相似性创造性

彭瑶玲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510000)

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彭瑶玲 (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510000)

目的:探索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方法:根据认知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分析图形创意的创造性认知的神经基础与认知加工过程,并从发散性思维与灵感迸发这两种主要的创造性认知方式探讨图形创意中创造性认知的实现过程。结论:分析可知大脑中的信息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进行活动,发散性思维过程就是寻找相似块信息的过程。灵感的迸发是基于个人经验也可能是在发散过程中产生,在概念与图形之间进行不断沟通、修改和完善。在创造性认知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即思维定势与依赖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意的相似性四策略,即关系相似性、结构相似性、表面相似性、特征相似性,这四个策略均可应用于思维发散的任何一个阶段。

图形创意;创造性认知;发散性思维;灵感;相似性

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领域对创造性认知的研究都较为丰富,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会上的讲话。但在设计领域,对创造性认知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尽管如此,在这方面贡献比较大的是赫伯特•西蒙与唐纳德•诺曼。赫伯特•西蒙,他的思想核心在于所谓的“有限理性说”和“满意理论”,即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具有限度,人不可能达到最优选择,而只能“寻求满意”。唐纳德•诺曼,则对于现代设计心理学以及可用性工程作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一、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及其神经基础

对创造性认知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吉尔福特提出创造性的主要表现是发散性思维,在这之前格式塔学派曾有过对顿悟问题的解决的研究1。历史上,对创造性认知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过程定义,即将一个创造过程所产生的所有事物都视为是有创造性的。二是人格定义,创造性是人们所特有的能力,它表现在个体兴趣、态度、气质等等人格特质。三是产品定义,创造力就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而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包括适宜性和新奇性两个特征2。图形创意中,创造性的认知指大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某种新颖、独特而具有意义的想法,这种想法可以转化为图形表现的形式。

当前,大脑机制中创造性的研究主要从发散性思维、顿悟问题解决、远距离联想和艺术创造性四个方面进行开展3。许多研究表明,人脑的大部分区域都参与了创造性认知过程,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和内侧颞叶(MTL)。前额叶皮层接受并整理来自感觉、运动和其他脑区的信息并调控他们的活动。它在众多高级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这些功能包括注意力调控、学习和记忆、行为抑制、行为的计划和策略、思维和推理等等。内侧颞叶主要控制人的记忆,所有来自额、颞、顶、枕诸皮质的信息最终都会到达颞叶,它是一个具有高级信息整合功能的重要脑神经结构4。创造性认知能力与大脑左右半球的活动也有关系,左半球负责语言、逻辑、分析性等的加工,右半球负责图形、形象、整体性等的加工。具有高创造性认知能力个体的右半球要比左半球显示更多激活。

二、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过程首先由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的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接收后传达到相应的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冲动,由此产生行为与反应,图形创意中的认知过程包括主题(概念)界定、概念分析-搜索主题相关的元素-酝酿-思维创意、绘制草图、制作正稿,即主题概念以文字的形式首先作用于我们的视觉感觉器官,再由视神经传达到外膝体核,这时视网膜细胞的纤维与新细胞发生突触联系,新细胞携带感觉信息又到达脑的皮质接收区也就是枕叶,离开接收区的纤维再达到视觉联合区,又从联合区传达到脑侧的颞叶5,激活相应的记忆,再又传回到相应的脑区,给出对应的行为指示,如绘制草图。这里呈现的只是单一的信息进入大脑,实际过程中,不同的感觉信息会在同一时间进入大脑,大脑所能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这时注意机制就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被注意机制选中的信息才有可能进入大脑内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创意中创造性的认知从概念出现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这种创造性的认知在分析-搜索-酝酿-思维创意与绘制草图阶段表现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发散性思维与灵感的迸发。

发散性思维又称放射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6,类似于一个放射状,由一个点向外辐射,常与想象和联想联系在一起。大脑的这种“放射”,是根据放射点的内容与个体对其的理解,在大脑内捕捉“相似块”信息的过程。而相似块是个体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并储存于大脑中的认知单元。大脑中的信息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进行活动7,8。这包括两个概念:其一是大脑内过去所积累的经验、知识以“相似性”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相似块”信息。相似块越多,创造性认知能力越强。其二是当新的信息进入大脑内时,信息会激活、组合、分化、联系与主题相关的大脑内“相似块”信息,这个过程中新的信息会与原来的信息重新组合,重组能力越强,创造性认知能力也就越强。

图形创意中具有另一种主要的创造性认知——灵感,主要出现在图形创意过程中的思维创意阶段。因为其没有规律性又具有突发性的特征,这种创造性的认知活动很难进行描述,Rosenman和Gero提出创意设计可能发生五个步骤中:组合(combination)、突变(mutation)、类推(analogy)、依靠第一原则(Design From First Principles)和突现(emergence)9。

灵感的迸发过程,是基于个人经验也可能是发散过程中,在概念与图形之间进行不断沟通、修改、完善的过程。创意设计可以发生于对已有事物或已有事物的某些属性的重新组合或排列。例如将树枝易折断的属性与布料的柔软属性组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事物。突变的创意设计包含着对某个已存在事物的特定属性(或几个属性)的修改。这种方式类似于图形创意表达中置换的手法。如何置换,怎么找准需要置换的属性是个体创造性认知高低的体现。类推思维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创意设计的基础。类推是基于事物两者之间的相似性的考虑。如“大脑”我们可能会类推到计算机,因为计算机就是模拟的人的大脑行为,他们都是智能的代表。在图形创意中,这种类推的思维,让人感觉最后的图形表达不会很唐突。“第一原则”主要是根据个体的经验在设计图形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按照一个原则来进行设计,它通常产生于图形创意的开始阶段,在得到主题问题后,设计者可能不会立马进行发散性思维,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找准一个点,不断深入挖掘下去,这个点就是第一原则。突现是指隐含在已知设计中,新的、并未被识别的特性被察觉和意识到了。如设计者可能会把大脑设计成脑袋里种满了花,这是脑的装载性被察觉的表现。

许多研究者证明草图是有助于提升设计思维创造力的。在图形创意创造性认知过程中,它能够帮助设计者在看不见的概念与看得见的图形之间进行类比,从而做出修改、完善,甚至能够发现意外的惊喜。它不但起着表述的作用,更能够帮助设计师思考设计问题。

但是,创造性认知同样也有不足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定势,另一个是依赖概念。思维定势,是指设计者解决设计问题时的倾向性10,它很容易受到个体过去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影响。Nigel Cross在其研究中有指出,对于优秀的设计师,思维的定势并不就是不好,但对于设计新手来说,却刚好相反。依赖概念是指在图形创意过程中,设计者他们很容易依赖初期产生的创造性概念方案与想法,并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不太愿意改变概念方案,哪怕在之后的设计中出现了困难。

三、基于创造性认知过程的创意策略

在图形创意的创造性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发散性思维以“相似性”为准则,灵感的迸发在任何时段都有可以发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这两种方式建立一个创意策略模型,可以尽可能地发挥设计者的图形创意能力。

从意义相似性-相关概念-子概念-子子概念这个发散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从相似性策略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策略组合进行发散思维,主要有关系相似性、结构相似性、表面相似性、特征相似性。关系相似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的相似性,这些关系主要是类比、包含、互补、比较等等。结构相似性是指关系结构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复制。例如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应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面相似性是指两个实体之间有紧密的语义关系。如自行车与电动车,它们同属于交通工具。特征相似性是指如果两个实体之间有相同的特征,它们也是相似的。如针头与图钉,它们都是尖锐的物质。

在这个模型中,把所能想到的一切以“相似性”组合。最开始发散的概念以名词形式出现,越往后会出现形容词、动词。发散的层级控制在三层以内,如若需要可将关系标注在箭头线上。其次,每一个意义相似块之间或概念之间,需要有意识的把关系相近的放一块,关系远甚至没有关系的放在最远的位置上。当没有好的设计灵感时,把层级上较远的事物进行图形创意的表达能得到较优的创意设计。越近的事物,思维反而较难打破界限。但是,整体过程可以避免一开始对概念的依赖。

在思维难以进行再发散时,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渠道收集信息,把所有能激发灵感的内容写下来继续完善这个策略,这个发现可以直接作为图形创意的来源。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避免思维定势时太过依赖设计者的个人经验。

四、结论

对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的神经基础,主要受大脑前额叶皮层、内侧颞叶与大脑右半球有关。第二分析了图形创意认知加工的整个过程,强调只有引起注意机制的信息才能进行深入的加工。又从图形创意过程中主要的创造性认知能力,发散性思维与灵感的迸发分析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的实现过程。发散性思维是个体在大脑中搜寻和激活“相似块”信息的过程,个体认知和创造性认知能力都会受到相似块积累与相似块重组能力的影响。灵感的迸发则结合创意设计的五个步骤:组合、突变、类推、第一原则、突现,进行分别说明与分析,灵感的迸发,是基于个人经验也可能是在发散过程中产生,在概念与图形之间进行不断沟通、修改、完善。另外,指出图形创意中的创造性认知过程中会受到定势思维与依赖概念的影响。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在分析-搜索-酝酿-思维创意中的创意的相似性四策略,即结构相似性、表面相似性、特征相似性。这个策略适应于发散过程中的任何一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思维定势与依赖概念的问题。

注释:

1.李文福.创造性的脑机制-来自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探索[D].西南大学,2014:1-12.

2.张文新,谷传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9,172-198.

3.罗跃嘉.认知神经科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0,349-371.

4.沈汪兵,袁袁,罗劲等.智慧中创造性核心的神经基础[J].科学通报,2015,60(28-29):2726-2738.

5.刘景钊.创造性认知活动的相似块机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3):22-25.

6.周丹,施建农.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创造力过程[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721-727.

7.Nigel Cross著,任文永,陈实译.设计师式认知[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83-110,144-153.

8.孙秀霞,崔若健.图形创意中直觉思维探析[J].包装工程,2009, 30(6):193-194.

9.艾得胜.解读图形创意的嫁接与融合[J].包装工程,2015,16:23-26.10.S.Ian Robertson著,张奇等译.问题解决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1-155.

彭瑶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用户研究与信息可视化。

猜你喜欢
定势相似性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基于元数据的流程模型相似性度量方法
12个毫无违和感的奇妙动物组合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潜析结构 把握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