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中,蔡胜娣,吴丽萍,贺惠娴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大洋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广东 深圳 518103)
·社区全科医疗·
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邓伟中,蔡胜娣,吴丽萍,贺惠娴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大洋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广东 深圳 518103)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9月期间在我社区建立并保留了疾病档案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及宣教,观察组予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1年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控制相关行为依从性。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3±2.4)mmol/L、体质量指数为(24.1±1.9)kg/m2、糖化血红蛋白为(6.4±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2.5)mmol/L、(26.2±2.1)kg/m2、(7.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适度锻炼、定期检测血糖等方面依从的比例分别为95.6%(43/45)、80.0%(36/45)、62.2%(28/45)、77.8%(35/4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2%(36/45)、60.0%(27/45)、40.0%(18/45)、57.8%(2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引入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家庭医生;健康教育;糖化血红蛋白;疗效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进展,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调查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者仅约1/4[2],因而社区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即为加强糖尿病管理,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控制水平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增长趋势[3]。本研究通过对比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及常规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探讨有效的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9月间在我社区建立并保留了疾病档案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47~79岁,平均(66.8±9.4)岁;糖尿病病程5~27年,平均(8.6±3.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学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HbA1c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年龄(岁)病程(年)学历BMI(kg/m2)FPG(mmol/L)HbA1c(%)男观察组(n=45)对照组(n=45) t值P值67.5±11.2 66.1±11.4 0.587 0.558 25 27性别(例)女20 18 0.182 0.67 8.8±4.2 8.6±4.3 0.223 0.824小学及以下(例) 27 26中学及以上(例) 18 19 0.046 0.83 25.2±3.1 26.3±3.2 1.656 0.101 12.4±2.9 11.7±2.8 1.165 0.247 8.7±1.9 7.9±2.1 1.895 0.061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家庭医生与患者签订服务协议,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做好健康评估并根据病情制定干预计划,家庭医生对签订协议患者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①糖尿病基础知识,如糖尿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型及临床表现;②饮食及运动指导,如饮食控制方法和食谱的计算、运动的意义、正确运动方式、运动量等;③治疗药物的相关知识,包括口服药及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服药(或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等;④糖尿病并发症,包括低血糖表现及处理,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眼部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的防治知识;⑤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包括正确的生活方式习惯的建立,血糖、体重、血压的自我监测、不良情绪的疏导等。并且家庭医生团队对健康干预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每月一次)抽样随访,对病情控制不理想患者以及计划未落实患者进行预约随访,予以及时纠正。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及宣教。
1.3 观察指标 患者于首诊和1年后复诊时记录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同时检测FPG、HbAlc等指标,并在1年后复诊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适度锻炼、血糖监测)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FPG、BMI、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5 45 FPG(mmol/L) 7.3±2.4 8.8±2.5 2.904 0.005 BMI(kg/m2) 24.1±1.9 26.2±2.1 4.974 0.000 HbA1c(%) 6.4±1.7 7.6±1.8 3.251 0.002
2.2 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相关行为比较 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适度锻炼、定期检测血糖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相关行为比较[例(%)]
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但目前糖尿病控制水平不佳,其原因主要与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不良生活习惯、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差以及社区医师工作不足等多因素有关[5]。糖尿病的控制不仅仅包括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及自我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患者的宣教、管理、治疗、并发症防治的系统管理更需要社区医生的参与。目前也有多数报道指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强化管理的效果明显好于一般的门诊随访[6-7]。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均有了长足进步,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及运行机制、服务模式均仍在探索中[8]。
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该模式以社区为载体,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家庭为单位,可为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更多、更好、更细致的连续的医疗服务及健康指导[9]。医务人员在该服务模式运行过程中通过深入患者家庭,更详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以及家庭护理情况,并制定出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及治疗方案,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安全、有效、适宜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这一服务模式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治疗方案等多方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连续性、协调性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使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密切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科普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即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加深对糖尿病的理解,纠正影响居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以社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对照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及宣教,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指标包括FPG、BMI、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糖尿病控制相关行为方面,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适度锻炼、定期检测血糖等方面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综上所述,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引入家庭医生服务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1]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0.
[2]郭淑芹,李志红,张云良,等.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现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202-2203.
[3]柏霖.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2, 23(23):86-88.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5]韩晓菲,田慧,邵迎红,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5):436-438.
[6]姚菁,赵新平,沈伟珍,等.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64-1866.
[7]陈敏,薛晶晶,王稼颖,等.社区全科团队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 236-238.
[8]张敏,燕英,郄俊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经验交流[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686.
[9]刘玉红,郑颖,杨洪珍,等.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绩效管理方法探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2):84-86.
[10]张学标,莫希兰,高福群,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糖尿病41例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2):66-67.
R587.1
B
1003—6350(2016)12—203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51
2016-01-04)
邓伟中。E-mail:dweiz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