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少鹏,麦剑培,廖伟强,陈耿树,胡建军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山 528100)
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元少鹏,麦剑培,廖伟强,陈耿树,胡建军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山 528100)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48例出现外伤性脑梗塞(观察组),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休克、颅内血肿、D-二聚体水平、血沉、脑疝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1.02±0.49)mg/L]、血沉[ESR,(41.1±5.3)mm/h]、降钙素原[PCT,(0.189±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472±0.931)f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36)mg/L、(33.0±3.7)mm/h、(1.172±0.04)、(7.243±0.615)fL],血小板[PLT,(208.72±57.84)×109/L]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3±36.1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18/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 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脑外伤;外伤性脑梗塞;危险因素
外伤性脑梗塞(PTCI)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颅脑外伤并发症,大面积的脑梗塞更会加重脑功能损害,造成预后不良。PTCI的发生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危害,但临床极易将其与术后并发症和原有并发症相混淆,从而增加早期诊断的难度,造成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1]。据文献报道显示[2],脑外伤患者中有2%~8%会发生PTCI,而其中约有1/2会发生死亡。因此,分析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效预测PTCI的发生风险,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脑外伤史,并排除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史者、既往有脑梗塞病史者、首次诊断为陈旧性脑梗死者、伤后3 d内死亡者。800例患者中,男性526例,女性274例,年龄6个月~84岁,平均(45.2±10.5)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490例,打击66例,坠落121例,跌倒123例。75例在入院时伴有休克症状,212例存在颅内血肿,61例有脑疝形成。其中119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62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800例患者中有48例发生外伤性脑梗塞,纳入观察组,其中脑梗塞位置为大脑中动脉颞叶8例,大脑前动脉额叶5例,基底核区9例,大脑后动脉枕叶19例,大面积脑梗塞7例。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纳入对照组。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脑疝、颅内血肿、脑挫裂伤情况,以及D-二聚体、血沉(ESR)、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和预后情况。
1.3 PTCI诊断标准 ①在入院时经CT检查明确无脑梗塞;②治疗期间经颅脑MRI/CT检查,可见界限清晰的脑血管分布区低密度影,有新的独立梗死病灶出现;③外伤或手术引起的低密度灶及陈旧性脑梗死排除在外。
1.4 疗效评价 外伤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参考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标准,结果分为5级:恢复良好(5级),有轻度缺陷但恢复了正常的日常生活;轻度残疾(4级),有残疾遗留,但能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重度残疾(3级),有残疾遗留,意识清醒,需在他人照护下生活;植物生存(2级),只有随睡眠清醒周期睁眼等最小反应;死亡(1级)。预后良好=5级+4级。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ESR、PLT、PCT等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P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ESR、PCT、MP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外伤性脑梗塞为结局变量,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一步做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ESR、PLT、PCT等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ESR、PLT、PCT等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752) t值P值D-二聚体(mg/L) 1.02±0.49 0.64±0.36 6.919<0.05 ESR(mm/h) 41.1±5.3 33.0±3.7 14.270<0.05 PLT(×109/L) 208.72±57.84 233.93±36.17 4.481<0.05 PCT 0.189±0.03 1.172±0.04 167.243<0.05 MPV(fL) 8.472±0.931 7.243±0.615 12.940<0.05 PDW(fL) 16.818±2.216 16.636±1.864 0.648>0.05
表3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4 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 (18/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69,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例)
临床诊断PTCI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颅脑的影像学改变来进行判定。PTCI的临床表现多样,梗塞部位、梗塞范围、脑损伤严重程度等的不同都会引起临床表现的不同,其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特征性。不仅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还应高度警惕引起PTCI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于早期诊断预防PTCI的发生。
本次研究发现年龄、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以及D-二聚体、ESR、PCT、MPV、PLT水平变化都可能与PTCI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年龄越大的患者,发生PTCI的风险越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弹性会逐渐减退,血管的调节功能会减弱,再加上大部分高龄患者都合并高血脂、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所以更易发生脑梗塞[3]。本次研究发现合并外侧裂池周围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PTCI,这是因为脑挫裂伤容易对外侧裂血管造成直接损伤,同时还会造成血管直接受压,影响脑静脉回流,加剧脑缺血、脑水肿,增加梗死风险[4]。合并休克者的PTCI发生率更高,是因为创伤性休克会造成脑灌注不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血容量迅速恢复又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再加上出血、创伤所产生的大量的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极易引起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梗塞。脑疝的发生可压迫大脑后动脉,引起枕叶脑梗塞,并且随着脑疝形成时间的延长,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受压越久就越容易引起大面积梗死,所以脑疝也是PTCI形成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颅内血肿会损伤脑血肿下的神经元,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受压,相邻血管推移、扭曲、牵拉,使血管管腔变窄、闭塞,进而引发脑梗塞。D-二聚体是纤维溶解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的高说明纤溶活性增强,表明机体处于纤溶亢进和高凝状态[5-6]。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D-二聚体水平也是PTCI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栓是PTCI形成的重要基础,而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又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血栓的形成多与血小板功能亢进有关。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的ESR、PCT、MP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在明确PTCI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PTCI的发生风险。比如缩短止血药的应用时间,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引起血小板功能亢进,从而降低脑梗塞发生风险[7-8]。外伤后早期给予足量补液,并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对于不准备手术者要早期进食。对于合并严重蛛网膜下出血者,要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于合并颅内血肿、脑疝、休克及高龄患者,要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血流量的变化,以便于早期发现PTCI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9]。
综上所述,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如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等,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1]吴亮.研究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塞相关危险因素[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2:142-142.
[2]魏俊,杨珉,王威,等.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73-1574.
[3]翁挠南,叶金练.外伤性脑梗死50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87.
[4]Shao A,Guo S,Chen S,et al.Comparison between routine and improve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o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without traumatic brain injury[J].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2013,24(6):2085-2088.
[5]Staykov D,Gupta R.Hemicraniectomy in 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J].Stroke,2011,42(2):513-516.
[6]张高健,刘金龙,揭家广,等.外伤性大面积缺血性脑梗塞的诱发因素研究[J].安徽医药,2015,22(2):357-358.
[7]苏一家.成人外伤性脑梗塞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1, 22(11):133-135.
[8]庄之剑,王青松,林婷婷,等.外伤性脑梗塞33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80-82.
[9]王福录,高廷军.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及防治[J].中外医疗, 2015,8(22):1-2.
R743.33
B
1003—6350(2016)12—2024—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45
2015-12-10)
元少鹏。E-mail:shaopy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