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钟继润
(赣南医学院 1.研究生工作处,江西 赣州 341000)
红军长征前夕医疗卫生准备工作探析
李 霞1,钟继润
(赣南医学院 1.研究生工作处,江西 赣州 341000)
红军长征前夕医疗卫生工作的有效准备,确保了长征的顺利进行,为革命保存了火种与有生力量。长征前夕,通过确定长征人员、调整组建医疗队伍、医治和安置伤病员、筹集医疗药品等措施,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了有效的准备。
长征;医疗卫生工作准备;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拉开序幕,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跋涉,三大主力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结束长征,为革命保存了火种与有生力量,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红军长征前夕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医疗卫生工作。本文拟对长征前夕,红军医疗卫生工作的准备,包括人员、医药物资、医疗救护、伤病员安置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工作做一简要梳理,以期深化对红军长征医疗卫生工作的认识与研究。
做好女红军长征前的体检、遴选和安抚工作
在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近20万的部队中,共有3 000多名女红军战士。对于女红军参加长征的条件,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内部的要求比较严格,规定了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上绝对可靠;第二必须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会做群众工作;第三身体强壮,能适应艰苦的环境。符合前两个条件的女性,就会接到去苏区医院体检的通知”[1]。长征出发前,中央红军共有100多位女红军成为拿到体检通知的幸运儿。但经过医生严格的扣诊、听诊、验血、照X光等一系列检查,身体最终合格的只有20人,她们有的是中央苏区机关的干部,有的是医院的护理人员,有的是文工团的战士。另有中央苏区党政军领导的配偶或担任了比较重要职务的10名女红军,经组织批准不参加体检直接进入长征的名单。因此,红一方面军经过中央红军批准参加长征的仅有30名女红军,她们是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刘英、刘群先、李坚真、李伯钊、钱希均等。而不符合长征条件的女红军一律留在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周子昆的妻子曾玉、陆定一的妻子均因怀孕而没有被批准参加长征,其他有些女同志因生病“打摆子”也不能随行,她们很难过“一个一个的都哭着脸,要同我们一块儿走。”[2]红25军、红二、四方面军对参加长征女性的遴选,不像中央红军那样严格。红25军有7名女红军、红二方面军有21名女红军、红四方面军有2 000多名女红军随部队参加了长征。
走,抑或是留?对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女性来说,是党组织的考验。对于每一位参加或者被留下的女性而言,走与留都关乎着她们未来的命运。在漫漫长征途中,近3 000名女红军战士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运输、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组建医疗救护队伍,做好伤病救治预防工作
长征路上,医生和看护人员是最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和大家一样背着自己的行李、枪支,带上医疗药品,还要承担伤病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红军出发前,筹备、组织好一支医术精湛、心系革命、服务至上的医疗救护队伍,不仅事关红军疾病伤痛的救治工作,更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2.1 积极做好医务人员宣传动员工作 大部队决定转移后,各红军医院积极做好医务人员宣传、动员等工作。1934年10月13日,红军发出大转移的命令,红一军团野战医院第一所当天召开支委会研究布置,第二天召开军人大会进行动员,讲清意义,提出要求。出发时,同志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在当地群众及留下的战友依依惜别下,随着军团大部队一齐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2]刚从红三军团卫生部军医训练班毕业不久的谢华医生,也被动员参加了长征。回忆当时长征出发前的场景时,他激动说,“我们都穿上新的衣服,背包也是一样的颜色,每个人四颗手榴弹整齐地挂在腰间……显得特别的威武雄壮。”[2]红色医生傅连暲听说要开始长征,主动请缨,要求陪同大部队一起长征。在得到中央局同意后,他非常高兴,“作了远离的准备,把老母亲送回了汀州……又买了八个洋铁箱子,准备行动时装上药品和医疗用具。”[2]在长征路上,一大批像贺诚、傅连暲、戴济民等优秀红色卫生工作者,积极参加、支援长征,用自己精湛的医术、细致的服务,为红军伤病员治病疗伤、加强预防保健,确保了长征的胜利进行。
2.2 加大培训力度,尽力输送卫生人员 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不仅是红军卫生学校的办校方针,更是战争的需要、健康的保障。为了增强长征卫生人员的医疗水平及工作力量,红军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主要是急训医务人员。卫生学校举办短期培训班,课程以内科、外科为主,以部队战伤和多发病的防治为重点,培养合格后立即输送到部队。由于红军医务人员缺乏,尚未毕业的军医班(6、7期)和预科班(8期)200多名学员,“一律军事化,包含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教育队和休养所”[3]。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各师、团也开设短期培训班,突击培训卫生员和看护员,讲述内、外科疾病的诊治和创伤处理知识。
2.3 抽调医护骨干充实医疗救护力量 红军长征前夕,各医院抽调医务人员到各作战部队基层、野战医院工作。红军总卫生部所属医院大为缩小,卫生教导队解散,大批卫生干部离开医院直接充实长征部队,“110名年轻力壮、优秀的男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从预备医院抽调到总卫生部。”[2]当时,李治、孙仪之、王斌、彭龙伯等一大批医术精湛的医疗骨干抽调到前方部队。红四方面军不断调整卫生机构,减少分院的数目,从各医院中抽调骨干充实到前方部队;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卫生部把后方医院缩编,调派一批医务人员到前线各部队, 增强了前线部队对伤病员的急救能力。
经过五次反“围剿”战争,红军伤病员日益增多。1934年8月底,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共有伤病员6 361名,其中伤员3 150名,病员3 211名,各医院有伤病员1 980名,共有伤病员8 341名[4]。随着战事的频繁,中央苏区伤病员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长征前夕伤病员的数量达到2万多人。为保证长征的胜利进行,中革军委总卫生部积极做好伤病员的治疗、动员及安置等工作。
3.1 加快伤病员的医疗救治,鼓动轻伤病员参加长征 1934年10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发布“鼓动轻伤病员随医院行动、突击治疗争取病员归队”的政治指令,要求加快对伤病员的治疗,把能随队行动的伤病员统统带着一起行动。红三军团医院长征出发前有伤病员约一万多人,为了实施战略转移,医院积极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并动员伤病员立即出院准备随部队转移。由于伤病或转移宣传不到位等原因,“绝大多数伤病员不想或不能出院,只有少数人当即出院归队。”[2]经过中革军委卫生部、各军团卫生部和师、团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宣传动员,大部分伤病员得到及时治疗归队,从1934年10月20日到1934年12月28日,“出院四千余人,残废与重伤已分散到群众家里,瑞西地区还有八九千轻伤病员……”[5]至1935年1月出院一万多人。这些人员及时充实革命队伍,为革命保存了火种及力量。
3.2 做好重伤病员的思想及安置工作 根据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的命令,凡一个月内治不好的重伤病员都留在后方医院。由于伤病、残废及治疗的原因,部分伤病员在短期内无法治愈随大部队转移,党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及安置工作。一是针对每位重伤病员的担忧耐心细致地进行教育和解释工作,让重伤病员配合、服从组织安排,留在中央苏区后方或安置在可靠百姓家中,继续治病休养,等候归队。虽然许多伤病员因“担心离开部队安全没保障;群众医不好自己的伤;对部队有感情,怕伤愈后无法归队”[6]等原因不愿离开部队,但部队要转移,无法带走更多的伤病员。因此,这种安置方法在当时也是迫不得已和最有效的办法。经过思想动员,大部分重伤病员都能积极配合治疗、休养,按时归队。二是做好重伤病员安置期间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党和苏维埃政府对红军伤病员的保护和安置工作非常重视,不仅对安置的重伤病员发放一定的津贴,“重伤员每人发给40块银元,伤稍轻一点的每人发给30~35块银元,连级干部一律发给50块银元”等[2],而且生活上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关心和照顾。1935年1月22日,瑞西县苏维埃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和安置伤病员指示信》,要求 “每个伤病员都要有个火龙;要有一床棉被;每个休养员要有一副担架,准备四个人抬,无论任务环境不使伤病员受危险……”[3]中央红军细致周到的安排,不仅有利于红军伤病员的救治痊愈、及时归队,充实革命队伍,但大部分被安置的红军伤病员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残遭杀害或失散。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统计,全国有15万失散红军,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红军长征前夕及途中的伤病安置人员。
为了红军长征,中革军委对医疗机构和队伍进行了精简和整合,一大批优秀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被抽调到前线部队。医疗机构和队伍大大提高了应战能力,更适合战时工作和游击战争的需要。
4.1 精简长征医疗机构队伍,提高应战能力 长征期间, 三大主力红军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不尽相同。中央红军医疗卫生系统的最高机构是中革军委总卫生部, 部长贺诚。各军团设有卫生部及野战医院, 各师有卫生部, 团有卫生队, 营有卫生所, 连有卫生员。
1934年9月15日,中革军委发布编制命令,精简卫生机构人员,担架运输统一由军团野战后方部编成运输队,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各编成一个纵队,分别为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由红军总卫生部抽调医疗骨干紧急组建红星医院,红星医院下设三个所,其中一所主要负责收治中央干部,有董必武、邓颖超、贺子珍等。总卫生部编入军委纵队作为第二梯队。1934年10月中旬,为整合医疗资源及管理工作的需要,总卫生部组成了“瑞金”司令部,由贺诚任司令员,受“红章”(军委纵队代号)司令部指挥。“红章”司令部是中央红军长征期间医疗卫生工作的总后勤保障部门,由总卫生部、卫生学校、医院(代号红星医院)3个所和运输部队、警卫部队等3 000余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减少伤、病、掉队的减员和药品器材的损失、保障随军长征3 000多名老年及妇女领导干部的医疗、住、食及安全,沿途安置不能随队行动的伤病员等。经过整编后的总卫生部,不仅将编余人员选送去增强战斗部队,治疗和安置红军部队伤病员,而且提供卫生建议、开展卫生宣传,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征队、战斗队、宣传队、工作队。”[2]
4.2 整合后方医疗卫生队伍,加强机构管理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为领导中央苏区各省军区及所属部队和留守在苏区的工厂、医院等单位,1934年10月初成立了中央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项英任政治委员,同时设立了军区卫生部。由漆宗羲任部长,王立中任政委,陈义厚任医政处长,陈明任总务处长,张凯任政治部主任。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卫生机构有10个后方医院、1个疗养院、1个残废医院,2万余伤病员和1个卫生材料厂[4]。为了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中央军区卫生部加紧对伤病员的治疗、归队及机构编并等工作。经过卫生部门的紧急治疗,至1935年1月治愈出院伤病员达1万多人。为此,中央军区陆续将后方医院、疗养院、残废医院逐步编并裁减,医务人员充实到部队中去,部分医务人员连同重伤病员保留并疏散到老百姓家中,由新成立的医院管理局进行管理,局长由中央军区卫生部政治部组织科长朱非紫担任。中央军区卫生部则分散活动。由于后方敌军“围剿”频繁,战争激烈,许多中央军区卫生部人员如陈义厚、陈明、唐仪贞、朱非紫等都先后壮烈牺牲了。
医疗物资供应保障是军队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队作战取胜的物质基础。长征前夕,红军卫生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到敌占区缴获或购买医疗用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自主研发医疗药品、药材等,确保了长征的胜利进行。
长征之前,中央红军自力更生创办了卫生材料厂,保证了医疗物资的供应。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地处偏僻的赣南、闽西地区和农村,加之敌人长期的包围封锁,医药物资历来十分缺乏。因此,筹措药材一直是红军十分注重的问题。早在1928年5月井冈山时期,红军在距茅坪不远的茶山源,设立了最早的红军药材库。随后中央红军还积极利用缴获,以战休养、提倡非药品治疗等方法来进一步缓解药品匮乏的问题。1932年在中央苏区开办了红军卫生材料厂,根据伤病员的需要,利用当地原料加工生产出大量医用棉花、纱布、绷带、一般外科器械、西药、中药等,“有些自制药品比西药的效力还要好些,生产的药能及时赶上部队的需要。”[3]卫生材料厂的创办,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对红军药品器材的封锁,使我军前后方的药品生产、购置和供应完全统一起来,做到能基本供给。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不但给部队预发了供100名伤病员用三个月的药品,总卫生部还自带了200担药品器材、50多副担架等,确保了红军长征前期医药物资的供应。
“长征是对参加长征的每个成员的意志、政治上的辨别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的严峻考验。”[2]长征时,工农红军积极踊跃,以参加长征为光荣和自豪,历艰难万险,共同为着革命的事业奋斗着。红色医护人员在医疗卫生准备和救治工作中,所体现的“革命信念高于天”“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指战员健康的服务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仍然是当前医疗卫生人员学习、传承、借鉴和发扬光大的医学道德及宝贵精神。
[1] 徐焰,马祥林.重解长征之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1.
[2] 刘善玖,张莉芳.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回忆史料[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292,295,304,276,325,303,368,273,271.
[3] 刘善玖,钟继润.中央苏区卫生工作史料汇编(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376,386,342.
[4] 高恩显.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工作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7,235.
[5] 红安县卫生志.见:鄂豫皖苏区卫生工作资料汇集[Z].1984:72-80.
[6] 李霞.论红军长征中伤病员的救治与安置工作[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35(5):65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军长征中的医疗卫生工作研究”(编号:15XDJ016)
钟继润,男,副教授。E-mail:zh_jirun@126.com
K269.4
A
1001-5779(2016)05-0705-04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5.012
2016-09-20)(责任编辑:敖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