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霞
中医辨证思维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余海霞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郑州 450007)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疾病,近年来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一直医务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我院糖尿病科医务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把中医辨证思维引入护理实践中,深入研究中医护理与糖尿病患者康复关系,从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护理、针灸疗法等多方面出发,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它以多食、多饮、多尿、尿浊且有甜味及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2],而西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与护理仅能一时缓解临床症状,难以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复发率较高。面对此种情况,我院糖尿病科医务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尝试把中医辨证思维引入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深入研究中医护理与糖尿病患者康复关系,从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护理、针灸疗法等多方面出发,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预防与控制并发症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仅与同行商榷。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素体阴虚,嗜食肥甘,情志内伤,劳欲失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引起,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随着临证的不断深入,中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日趋完善,基本上可以从情志、饮食、劳伤、外感等方面来分析病因,并认识到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是糖尿病的主要病机,这两者互为因果,从而在临床上表现出肺燥、胃热、肾虚等多种病理变化。糖尿病患者一旦延误治疗或护理不当,常可并发疮疡、水肿、耳聋、雀目、中风等一系列并发症[3]。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强调辨证施治,更要强调辨证施护,即在中医辨证思维的指导下,给糖尿病患者以正确合理的护理照顾及心理和康复指导。
2.1生活方式护理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十分密切,故患者生活环境与起居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生的治疗效果。在护理实践中,我们一般会为糖尿病患者选择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干净整洁的环境居住;医务人员对待患者也要文明礼貌、热情周到,这就会使患者感受到温暖、舒适,便于患者安心静养。病情轻者可以为其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运动后不疲劳为宜[4],病情危重者则让其卧床休息。对糖尿病患者还要强调皮肤、口腔及外阴的护理,防止皮肤溃烂、口腔炎、外阴瘙痒等病症出现,并注意为患者保暖,防止着凉。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者的血压、血糖、神志等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将患者的情况报告医生,以便及时采取抢救或治疗措施[5]。
2.2情志护理传统中医学认为怒伤肝,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火灼肺胃阴津而引发消渴症状,所以情志失调也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而在患病之后,患者又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焦急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利于治疗和康复,甚至使现有的病情加重。作为中医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情志护理的重要性,应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平时多患者交流谈心,让其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治疗中的有利方面,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快乐、轻松的心态,这样就能够实现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的目的。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积极鼓励糖尿病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其精神舒畅。并嘱托患者家属尽量不要在其面前伤心流泪,以免给其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
2.3饮食护理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过食肥甘,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而引发。在中医辨证思维指导下的糖尿病护理应根据“食药同源”和“食药同治”的辨证逻辑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患者选择清淡、凉性且有营养的食物,可适当增加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忌吃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禁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对于脾胃气虚的糖尿病患者,可用红枣、山药、莲子肉等食物进行辅助调理,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6]。
2.4针灸和按摩护理针灸和按摩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其并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日常护理中,可以实施一定的灸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病痛。腹部按摩也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胰腺营养。这样胰腺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糖耐量得到改善,进而增强胰岛的功能。按摩护理时,还可对肾系穴、胰俞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调节。通过针灸与按摩的方法,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达到胃、脾、肾等脏器的综合调理。
糖尿病属慢性终身性疾病,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会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承受巨大的压力,需要医务人员提供精心的护理。我们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提供基础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辨证理论,对糖尿病患者提供了额外的生活方式、情志、饮食、针灸和按摩等中医护理方式。实践证明,这些护理方式从根源上调节了患者的脏腑功能,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黄佑艳,胡珊,董艳其,等.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对策与护理效果观察[J]. 大家健康,2014,8(20):44.
[2]黄黎娟. 基于中医病机及辨证分型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中医护理[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157-158.
[3]李月娣. 糖尿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J]. 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54.
[4]刘灿花.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95-96.
[5]黄富献,吴艳青. 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疗效研究[J]. 当代医学,2012,18(20):144,39.
[6]李素芝. 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J]. 大家健康,2014,8(2):289-29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6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174-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李光2015-07-24)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ought in Nursing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YU Haixia
(Diabetes Mellitus Department, Zheng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and chronic lifelong disease, and the occurr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The nursing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has always been a research topic of medical workers. The medical workers in our hospital regar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ought introduced in nursing practice. We made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of diabetic patients. Starting from living, emotion regulation, diet nursing and acupuncture therapy, we enhanced nursing, improved life quality of diabetic patients, and avoided the occurrence of many complications. The nursing methods achieved good effect in nursing care of diabetes.
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