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冉 徐向青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
王宪冉1徐向青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应用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的疗效。方法20例肢体麻木患者,均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结果20例中治愈9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疗效显著。
关键词:肢体麻木;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六》[1]“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笔者自2012年至2014年随师跟诊期间见用此方加味治疗肢体麻木患者20例,疗效显著,现录于下。
1.1一般资料20例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门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57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为两年余。9例为上肢发病,7例为下肢发病,4例为上下肢均发病。12例为单侧发病,8例为双侧。20例中均以麻木症状为主,1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及持物受限。
1.2治疗资料
1.2.1处方来源《金匮要略》。
1.2.2药物组成及加减炙黄芪60 g,桂枝15 g,白芍20 g,生姜9 g,大枣(掰)4枚,炙甘草8 g。加减:上肢麻木明显者重用黄芪,加升麻20 g,柴胡20 g,防风15 g,白术12 g;下肢明显者加怀牛膝20 g,防己12 g;伴有明显疼痛者加川芎20 g,鸡血藤20 g,当归15 g;肢端发凉者加细辛3 g,附子9 g。
1.2.3服法及注意事项日1剂,水煎服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期间勿食辛辣刺激食物,患肢勿受寒凉,避免过度劳累,勿凉水洗浴,应连续服药。
20例中治愈9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治愈指标:患者麻木、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疗程最短者为6天,最长2个月。
麻木一症,可见于人体不同部位,治疗比较棘手。肢体麻木多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炎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末梢神经损害等。临床上西医常采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方法,疗效一般。古人将麻与木分别而论。《医学正传》[2]谓:“麻者,非痒非痛,……唧唧然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松之状。”《医学入门》[3]认为:“木者,不痒不痛,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厚。”临床上麻与木常并见,又有麻木不仁之称。麻木,多属中医痹病范畴。《素问·痹论》篇[4]云:“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单纯的肢体麻木多为“血痹”,血痹一证,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其病因主要是气血亏虚,气虚阳气不运而血弱,血脉循环不利,四肢百骸不得濡养而致麻木。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益气温阳、和血行滞,正切麻木病机,而针对患者麻木的不同部位以及患有的其它兼证亦应加减化裁。气虚者先虚于上,上肢麻木明显者病机以气虚升提无力为主,故在原方的基础的上可重用黄芪补气,加以升麻、柴胡等升提之药佐治升提无力之弊。升麻味苦,性平、微寒;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5]《本经疏证》云:“柴胡于仲冬根生白蒻,是静中有动也,识此义则所云能达阴中之阳者……,是以心腹肠胃之间,无结不解,无陈不新,譬之春气一转,万化改观,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6]升麻、柴胡是补气升提的常用药对,补中益气汤即是其中的代表方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7]肢体麻木上肢明显者常兼有湿邪,湿邪虽然容易伤下,但风为百病之长,湿邪可借风邪之力侵袭人体上半身,故可加用防风、白术等祛风燥湿之品,其效堪夸。上文所说湿邪易侵袭人体下半部分,是因为湿性重浊,故下肢麻木明显者可在原方基础上加以怀牛膝引气血下行,加以防己、白术等健脾利湿。上下肢均麻木者可上药同用。气虚血弱,不通则痛,故有的肢体麻木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对此可加用当归、川芎、鸡血藤之属以补血活血通络。而四肢末端发凉明显者多半为阳虚而血液循环不利所致,可使桂枝加量,辅以附子、细辛等通阳行滞之品,则肢冷自解。
临床上,单纯属虚证的肢体麻木有之,但夹风夹寒夹湿夹痰夹瘀者,更为多见。《类证制裁·痹症》亦云:“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8]所以临床治疗肢体麻木可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底方加减化裁,益气通阳,和血行滞,结合风、寒、湿、痰、瘀等见证配以祛风散寒化痰逐瘀之药,诸药合用,切合病机,则肢体气血得充,寒湿得除,痰瘀得化,肢体得养而麻木诸证即解。
临床观察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肢体麻木疗效显著,是治疗肢体麻木的佳效良方。
参考文献
[1]张仲景,何任,何若苹.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
[2]虞抟,张丽君.医学正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3.
[3]李梴,何永.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97.
[4]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
[5]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等.金元四大医家医学全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26.
[6]邹澍,武国忠.本经疏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44.
[7]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
[8]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71-47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3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1-0074-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杨军2015-01-16)